姜酒鸡的基本概述
姜酒鸡,也被叫做炒鸡酒,是传统的客家补品菜肴,在广东省十分常见,属于粤菜系。它还是产妇月内必食的营养补品,产妇从分娩后的第一餐开始,直至满月的三十天内,都必须以姜酒鸡作为主食。在大埔美食街等地,姜酒鸡也是当地传统名小吃之一,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及外出乡亲,每回桑梓都对其青睐有加。
姜酒鸡的食材与做法
食材准备
主料:鸡肉(土鸡最佳)、老姜、酒(客家黄酒、糯米酒、高度白酒、土 炮酒等均可,20几度的酒较为适宜)。
调料:盐,部分做法中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白糖或冰糖、酱油、枸子等。
制作步骤
处理食材:鸡肉洗净切块;老姜洗净用刀背拍碎或拍扁,也可剁成碎块。
煸炒姜块:热锅放少量油(黑麻油也可),下老姜以小火慢慢煸炒至两面焦黄或微黄,这样驱寒效果更明显。
炒鸡肉:将鸡肉倒入锅中,翻炒至水份干、肉收缩,皮略带焦或两面金黄。
加酒烹饪
方法一(全酒煮带汤):炒好后马上倒入酒,盖上盖子,大火烧开后保持大火煮13到15分钟,直至闻不到酒味,最后加盐调味。
方法二(酒焖收汁):加入少量黄酒翻炒一分钟,加适量清水盖上锅盖煮熟,可根据个人爱好收汁。
方法三(灵活加水):若怕热气可少放酒,煮开几分钟没酒味后,开盖冲水下去煮成一般的汤。
方法四(常规煮汤):加入半杯酒再炒,加水没过鸡肉,盖上锅盖煮开后再煮5 - 10分钟(老鸡可延长时间),加盐、酱油调味。
姜酒鸡的功效与食用禁忌
主要功效
滋补驱寒: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能增进血行,驱散寒邪,特别适合产妇产后滋补以及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食用。
营养丰富:鸡肉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能为人体提供所需营养,增强免疫力。
禁忌人群
久服积热,损阴伤目;阴虚、内有实热、患痔疮者忌食;高血压病人慎食。
食用注意事项
食时不应饮汤弃肉。
禁忌食用多龄鸡头和鸡臀尖。
不宜与兔肉同时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