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致T台上的东方骨架》
Ⅰ. 光之素胚
镁光灯浇筑的河流上,你走来
以未隆起的丘陵为画布——
两段月光缝合的峡谷,盛满
设计师的留白哲学。
锁骨撑起丝绸的穹顶,
平缓处停着宋朝的蝶:
“胭脂腊月点吴锦”的工笔
在真空西装里坍缩成
一道呼吸的直线。
Ⅱ. 身体修辞学
他们用卷尺争论黄金分割,
你拆解曲线的暴政:
乳房是“小池荷花举玉尊”的倒影,
肋骨下藏“疏影凌波琴音起”。
当镜头啃噬凹陷的阴影,
你捧出瓷胎——
“瑞雪施粉点丹朱”的釉色,
裹住“清淡几片雪儿书”的坦荡。
Ⅲ. 后台辩证法
更衣室飘满“离愁别绪如芳草”,
你擦拭粉底,露出“桂死菊枯一夜霜”的脊线。
少女们填塞硅胶的沟壑,
你拆解海绵,向镜子展览:
“夭夭桃花萧萧雨”的残红,
在平坦处酿成“春风沿岸吹玉箫”1的风道。
Ⅳ. 存在主义T台
“长街霓虹如黄昏”的幻城里,
瘦骨是“幽州台上人已去”的碑文。
当金主点数“油纸伞”的丰盈,
你举着“窈窕未动香百步”1的旗——
“老来未改多情病”的时尚史,
终将把超模卡
押给“桃源月色泛春湖”的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