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阅读
  • 1回复

[猎奇]老照片:1924年日本人拍摄的苏州寒山寺,一副破败萧条样子 [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3756
金币
31432
道行
38009
原创
2422
奖券
4995
斑龄
136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5129(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9-1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9:47



这组珍贵的黑白照片拍摄于1924年,真实记录了苏州寒山寺及其周边地区的风貌景象。这些照片均由日本考察人员拍摄完成。当时,日本政府以文化交流、地理考察为名,派遣了大量人员深入中国各地,暗中收集情报,为日后侵华战争做准备。这些日本考察者拍摄的影像资料,在客观上为我们了解民国初年苏州的城市风貌提供了重要参考。让我们通过这些泛黄的老照片,穿越时空回到百年前的姑苏城。

第一张照片展现了民国时期的寒山寺全景。这座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的古刹,坐落在苏州姑苏区枫桥之畔。唐代诗人张继那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让这座古寺名扬天下。照片中的寒山寺显得格外萧条,斑驳的院墙、残破的屋檐,处处透露着岁月的沧桑。寺内古建筑因年久失修而显得破败不堪,与今日修缮一新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张照片聚焦于寒山寺内的诗碑遗迹。寺内保存着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张继《枫桥夜泊》的石刻碑文。此外,还能看到明代书画大家文徵明、唐寅等人的书法碑刻残片。这些历经风雨的石碑静静地矗立在庭院中,斑驳的石面上镌刻着历代文人墨客的佳作,为这座千年古刹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第三张照片记录了一座苏州古桥的风貌。作为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苏州城内遍布着众多富有特色的古建筑。照片中的石桥造型别致,桥上建有精巧的木结构楼阁,飞檐翘角,保存相当完好。这种水乡特有的桥梁建筑形式,展现了苏州独特的城市风貌。遗憾的是,随着城市发展,这样精美的古桥很可能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第四张照片呈现了苏州城外的运河景观。画面中,宽阔的运河上行驶着数艘木制小船,船夫们正撑着竹篙缓缓前行。运河岸边是高大的苏州城墙,青砖砌筑的城垛依稀可见。晚清时期,苏州历经太平天国运动等多次战火洗礼,这些古老的城墙下不知掩埋着多少战乱中逝去的生命。



第五张照片拍摄的是苏州运河上的\"乞丐船\"。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照片中这些简陋的小船就是无家可归者的栖身之所,他们以船为家,在运河上漂泊度日,生活之艰难可见一斑。



最后一张照片记录了码头边的贫民窟景象。低矮的茅草屋杂乱地挤在一起,这些用木板、茅草搭建的窝棚四面透风,连最基本的遮风挡雨都难以保证。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百姓的生活已经贫困到了极点。这些影像真实反映了当时底层民众的生存状况,令人唏嘘不已。



1条评分金币+12
huozm32831 金币 +12 - 昨天 20:0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6285
金币
415855
道行
2004
原创
2428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167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1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3:06
1924年苏州寒山寺及其周边风貌:珍贵的老照片

这组珍贵的黑白照片拍摄于1924年,真实记录了苏州寒山寺及其周边地区的风貌景象。这些照片均由日本考察人员拍摄完成。当时,日本政府以文化交流、地理考察为名,派遣了大量人员深入中国各地,暗中收集情报,为日后侵华战争做准备。这些日本考察者拍摄的影像资料,在客观上为我们了解民国初年苏州的城市风貌提供了重要参考。让我们通过这些泛黄的老照片,穿越时空回到百年前的姑苏城。

第一张照片:寒山寺全景

第一张照片展现了民国时期的寒山寺全景。这座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的古刹,坐落在苏州姑苏区枫桥之畔。唐代诗人张继那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让这座古寺名扬天下。照片中的寒山寺显得格外萧条,斑驳的院墙、残破的屋檐,处处透露着岁月的沧桑。寺内古建筑因年久失修而显得破败不堪,与今日修缮一新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张照片:寒山寺内的诗碑遗迹

第二张照片聚焦于寒山寺内的诗碑遗迹。寺内保存着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张继《枫桥夜泊》的石刻碑文。此外,还能看到明代书画大家文徵明、唐寅等人的书法碑刻残片。这些历经风雨的石碑静静地矗立在庭院中,斑驳的石面上镌刻着历代文人墨客的佳作,为这座千年古刹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第三张照片:苏州古桥

第三张照片记录了一座苏州古桥的风貌。作为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苏州城内遍布着众多富有特色的古建筑。照片中的石桥造型别致,桥上建有精巧的木结构楼阁,飞檐翘角,保存相当完好。这种水乡特有的桥梁建筑形式,展现了苏州独特的城市风貌。遗憾的是,随着城市发展,这样精美的古桥很可能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第四张照片:苏州城外的运河景观

第四张照片呈现了苏州城外的运河景观。画面中,宽阔的运河上行驶着数艘木制小船,船夫们正撑着竹篙缓缓前行。运河岸边是高大的苏州城墙,青砖砌筑的城垛依稀可见。晚清时期,苏州历经太平天国运动等多次战火洗礼,这些古老的城墙下不知掩埋着多少战乱中逝去的生命。

第五张照片:运河上的“乞丐船”

第五张照片拍摄的是苏州运河上的“乞丐船”。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照片中这些简陋的小船就是无家可归者的栖身之所,他们以船为家,在运河上漂泊度日,生活之艰难可见一斑。

最后一张照片:码头边的贫民窟

最后一张照片记录了码头边的贫民窟景象。低矮的茅草屋杂乱地挤在一起,这些用木板、茅草搭建的窝棚四面透风,连最基本的遮风挡雨都难以保证。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百姓的生活已经贫困到了极点。这些影像真实反映了当时底层民众的生存状况,令人唏嘘不已。

通过这些老照片,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百年前苏州的历史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这些影像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了解过去、珍惜现在的重要资料。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