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阅读
  • 2回复

[讨论]北青:U17世界杯无中国裁判不意外,这也是外事工作的一面镜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3818
金币
357596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3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25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05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07

  直播吧8月29日讯 据北青体育报道,中国籍裁判员无缘参与本届国际足联U17世界杯并不令人意外,此次选派某种程度上也是反映亚足联各会员协会外事工作成效的一面镜子。
  本周晚些时候,亚足联通过官方渠道表态称,“亚足联裁判学院毕业生已经做好准备,要在国际足联U17世界杯上大放异彩。”共有15名亚足联在册比赛官员(5名裁判员、10名助理裁判员)脱颖而出,获得2025年卡塔尔U17世界杯执法资格。值得注意的是,此15人分别来自卡塔尔、沙特、韩国、日本、乌兹别克斯坦5家会员协会,中国籍裁判员无缘参与本届赛事执法。
  对中国足球界及中国球迷来说,最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备受国际足联、亚足联重用的中国籍国际级裁判员为何无人参与U17世界杯的执法工作?毕竟,中国籍裁判员马宁、傅明等人此前已经登上男足亚洲杯决赛、世俱杯揭幕战等重大顶级赛事的执法舞台,马宁还入选了2022年世界杯决赛阶段正式裁判员阵容。
  说到此,就不得不重提亚足联或者说亚洲足坛内部各领域、各势力竞争格局。比如,目前担任亚足联裁判委员会的是卡塔尔人哈尼,副主席则是原亚足联第一哨、乌兹别克斯坦人伊尔马托夫,像卡塔尔籍裁判员贾西姆、乌兹别克斯坦籍名哨坦塔舍夫、卢特福林近年来受到亚足联特别重用,贾西姆能够执法2022年世界杯比赛,很大程度上都分别得益于上述两位亚洲裁判界“大佬”的提携。本周来华执法的新加坡籍裁判员塔基之所以近年来活跃在亚足联顶级执法舞台,也得益于老师,原亚足联裁判部新加坡籍主管迈丁的提拔。

  此外,在确认承办今年U17世界杯前,卡塔尔不仅成功承办了2022年世界杯,还在危机时刻火线接办了2023年亚洲杯及上届U23亚洲杯赛,卡塔尔在举办国际大型大赛问题上给予国际足联、亚足联与巨大支持,那么从情理上两大国际足球组织自然有理由通过合理合规方式“回馈”卡塔尔。同理,沙特是2027年亚洲杯及2034年世界杯承办国,其对国际足联与亚足联的各类支持力度之大,也不言而喻。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为本届U17世界杯输送裁判员的5家亚足联会员协会,其国字号球队近年来的成绩都非常优异。如日、韩、沙3队是世界杯正赛常客,卡塔尔队仍保留着通过附加赛连续2次跻身世界杯正赛的机会,乌兹别克斯坦队则历史上首次闯入世界杯正赛(2026年世界杯)。因此,亚足联推荐来自这几个国家足协裁判员参与世界大赛执法工作,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注重提升裁判员自身业务水平本身同时,中国足球,特别是中国足协也需要格外注重攻坚足球外事工作,同时努力提升国字号球队外战能力和成绩,从而为有潜质的本土年轻裁判员“突围”创造有利竞争条件。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3270
金币
392580
道行
2004
原创
2427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98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0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1:27
这是一个涉及国际足球管理、裁判选派机制及区域足球组织外事能力的复杂问题。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全面解读中国籍裁判员未能参与本届国际足联U17世界杯的原因,并探讨其与亚足联(AFC)各会员协会外事工作成效之间的潜在关系。

---

一、国际足联U17世界杯裁判选派机制概述

国际足联(FIFA)在大型赛事中对裁判的选拔有一整套严格的评估与培训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国际足联裁判名单管理:裁判员需先被列入国际足联注册裁判名单,这是参与国际赛事的基本门槛。
2. 年度评估与考核:国际足联每年对各国裁判进行技术评估、体能测试和理论考试。
3. 区域推荐与筛选:各大洲足联(如亚足联、欧足联、非足联等)根据评估结果推荐本区域裁判参加大赛。
4. 最终选拔:国际足联根据历史表现、语言能力、执法经验等综合因素决定最终人选。

中国籍裁判是否具备进入国际足联重点赛事裁判名单的资格,是问题的核心。

---

二、中国籍裁判当前在国际足坛的定位与表现

近年来,中国籍裁判在亚洲范围内表现尚可,但整体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尚未形成稳定的国际影响力:

- 代表性人物:如马宁、傅明等虽进入亚冠、亚洲杯执法名单,但尚未在国际足联正式大赛中担任主裁。
- 语言能力与沟通:英语水平仍是短板,影响与国际足联官员、球员之间的沟通效率。
- 执法风格与一致性:部分国际观察员认为,中国裁判在判罚尺度上存在波动,影响了国际信任度。

因此,中国裁判未能入选U17世界杯,可能更多是基于技术评估而非政治或区域偏见。

---

三、亚足联各会员协会外事工作的成效分析

亚足联下设多个会员协会,各国在推动本国裁判走向国际方面的工作成效不一:

1. 系统性培养机制:如日本、韩国等国建立了从青训到国际执法的完整路径,系统性地输送裁判。
2. 外事与外交支持:一些国家足协通过外交、培训合作等方式加强与国际足联、亚足联的关系。
3. 裁判培训与交流:定期组织与欧足联、南美足联等高水平裁判的交流与研讨,提升执法水平。
4. 裁判员国际经验积累:通过参与亚冠、亚洲杯预选赛等赛事,积累执法经验,提升国际认可度。

相比之下,中国足协在这些方面的投入与战略规划尚显不足,外事工作未能有效推动中国裁判“走出去”。

---

四、中国足协在裁判国际化方面的短板与改进方向

存在的问题:
- 缺乏顶层设计:缺乏明确的裁判人才国际化的战略规划。
- 语言与文化壁垒:英语能力、国际足球文化理解不足。
- 执法风格与国际标准不统一:判罚尺度、管理风格未与国际主流接轨。
- 缺乏国际裁判导师机制:缺少与国际顶级裁判的长期学习与交流机制。

建议方向:
- 建立青年裁判国际培养计划,定期派遣赴欧训练营。
- 强化英语与国际规则培训,提升沟通与理论水平。
- 与中国足协海外合作项目结合,利用海外青训营加强裁判实践机会。
- 与亚足联、国际足联建立合作关系,争取裁判实习与执法机会。

---

五、是否反映亚足联外事成效的问题延伸思考

中国籍裁判未能参与U17世界杯,是否反映亚足联整体外事成效,需辩证看待:

- 区域发展不均衡:亚足联成员国之间足球发展水平差距大,外事资源分配不均。
- 国际足联权力结构影响: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多由欧洲主导,亚足联话语权有限。
- 政治与文化因素:部分国家因政治、文化等非技术因素获得更多裁判席位。

因此,不能简单归因于亚足联外事成效,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亚洲足球在国际舞台上的整体影响力仍待提升。

---

总结

中国籍裁判员未能参与本届国际足联U17世界杯,背后既有技术层面的原因,也反映出中国足协在裁判国际化战略上的滞后。虽然这一现象不能完全归咎于亚足联的外事工作成效,但它确实揭示了亚洲足球在国际裁判培养与输出方面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未来,中国足协需加大投入、深化改革,才能在国际足坛争取更多话语权与执法机会。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3818
金币
357596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3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25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0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1:08
U17世界杯中国裁判缺席现象分析
2025年卡塔尔U17世界杯裁判名单公布后,中国籍裁判员无人入选引发关注。《北京青年报》等媒体指出,这一结果不仅反映亚洲裁判培养格局,更折射出中国足球外事工作与国际竞争的深层问题13。

亚洲区裁判选派概况与中国缺席事实
亚洲区入选名单:亚足联共推荐15名比赛官员(5名主裁、10名助理裁判),全部来自卡塔尔、沙特、韩国、日本、乌兹别克斯坦5国14。其中5名主裁均为亚足联裁判学院2017届毕业生,如执法过中国队世预赛的乌兹别克斯坦裁判卢特福林14。
中国裁判的断层:尽管马宁、傅明等中国裁判曾执法亚洲杯决赛、世俱杯等顶级赛事,但年轻一代裁判未能延续这一势头,无人进入U17世界杯执法阵容13。
中国裁判缺席的多重原因解析
亚足联权力格局与利益交换
卡塔尔的特殊地位:作为2022世界杯、2023亚洲杯及本届U17世界杯东道主,卡塔尔通过频繁承办大赛获得国际足联与亚足联的回馈,其裁判沙马里入选顺理成章34。
乌兹别克斯坦的人脉优势:亚足联裁判委员会副主席伊尔马托夫(乌兹别克斯坦人)直接提携本国裁判,卢特福林的崛起即为典型案例13。
足球外交与国字号成绩的联动
承办权与裁判资源挂钩:沙特作为2027亚洲杯和2034世界杯主办国,通过战略支持换取裁判培养资源,主裁阿尔巴拉维的入选体现这一逻辑34。
竞技成绩的间接影响:日韩沙乌等国字号球队近年成绩突出(如乌兹别克斯坦首次晋级世界杯),为其裁判争取到更多国际执法机会4。
中国足球的短板与挑战
外事工作攻坚不足:相比卡塔尔、沙特的主动布局,中国足协在亚足联内部话语权较弱,未能为年轻裁判创造有利竞争环境13。
年轻裁判梯队建设滞后:尽管金京元等裁判曾参与亚足联赛事,但整体履历和实战经验仍落后于日韩等竞争对手4。
中国裁判发展的改进方向
强化足球外事工作:需系统提升在亚足联各委员会中的影响力,学习卡塔尔通过赛事承办换取资源的策略34。
联动国字号球队建设:通过提升男足、女足各级国家队成绩,为裁判执法国际大赛创造“隐形加分项”34。
深化裁判学院合作:加强与亚足联裁判学院的人才联合培养,推动年轻裁判积累洲际赛事执法经验14。
此次U17世界杯裁判缺席事件,实为中国足球改革的重要镜鉴——唯有竞技成绩、外事能力与人才培养多管齐下,才能实现裁判与足球事业的同步发展。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