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甲子年”生肖邮票首日封赏析
1984年,中国邮政发行了第一轮生肖邮票中的“甲子年”鼠票,这套邮票及其首日封的设计不仅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巧妙地融合了象征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以下是对这套首日封的详细赏析:
邮票设计
原画与设计:
- 原画:邮票的原画由著名漫画家詹同先生创作,描绘了一只灰白相间、蹲立着的小老鼠,尾巴呈圆弧状卷起。
- 设计:李印清先生在原画基础上进行了设计,他在老鼠尾巴的末梢添加了一枚异型印章,红色印泥与灰白老鼠形成鲜明对比,更加醒目。同时,以甲骨文的“甲子”字样强化了老鼠的生肖身份。
色彩与布局:
- 底色:邮票采用明黄色作为底色,既烘托了鼠画,又不喧宾夺主,保持了画面的素净。
- 布局:整个设计紧扣原作画面的特点,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纪念邮戳
设计元素:
- 形状与布局:纪念邮戳的小老鼠尾巴高高翘起,形成一条半封闭的圆形曲线,替代了戳记的内圈。老鼠两侧分别写有“北京”二字,表明该戳的使用地。
- 文字:内、外圈之间的正上方以楷书“甲子年”三字标明农历年份,正下方则以阿拉伯数字标记邮票发行的公历日期。
封面设计
整体印象:
- 素净与醒目:封面设计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素净而醒目,整体布局简洁明了。
图案与主题:
- 圆形图案:信封左下侧有一个圆形图案,四周环绕着十二生肖图像。小老鼠被安置在圆形的正上方,以黑线勾勒轮廓,中间填以红色,其余十一只生肖以淡褐色衬托,完整地表现了十二生肖的轮回。
- 左手图形:中间褐红色的圆面中,以留白的方式显出一只左手图形。手指向上直指小老鼠,大拇指恰好掐在小指最下端的骨节上。这一细节巧妙地指明了这一年属于子年。
文化内涵
天干地支与手指骨节:
- 天干地支:我国历法习惯上以天干地支来表达年、月、日、时。设计者通过手指骨节的位置来表示干、支次序,从食指的最下一个骨节开始往上数,再从中指的最上一个骨节往下数,然后从小指的最上端往下数到第二个骨节,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天干”。然后跳过一个骨节,重新从小指最下端往上数,再从中指的最上端往下数,而后又从食指的最上端往下数,数到最后一个骨节,正好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地支”。小指最下一个骨节正是“子”的位置。
- 文化普及:设计者通过这一细节,不仅展示了生肖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巧妙地普及了天干地支的知识。
1984年“甲子年”生肖邮票首日封的设计不仅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巧妙地融合了象征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这套首日封不仅是集邮爱好者的重要收藏品,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