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6G无线通信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近日,我国科学家在6G无线通信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为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发展扫清关键障碍。相关成果已于2025年8月2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358。
核心突破: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技术解析
研发背景与挑战
6G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需在多样化场景下满足多频段信号高速传输需求。传统电子学硬件存在频段局限性,不同频段器件的设计规则、结构方案及材料体系差异显著,难以实现跨频段或全频段工作,这一问题长期制约行业发展346。
技术创新与性能优势
北京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攻关,自主研发的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实现以下突破:
全频段兼容能力:支持0.5GHz至115GHz范围内任一频点高速传输,覆盖中低频到毫米波频段,国际领先457。
超高速传输速率:实验验证速率达120Gbps,满足6G通信峰值速率要求,且全频段性能一致性优异,高频段无劣化239。
灵活可调谐特性:信号受干扰时可动态切换至安全频段,提升通信可靠性与频谱利用效率,解决传统固定频段干扰问题
技术原理类比
该系统被形象比喻为“超宽高速公路”:
电子信号类比“车辆”,频段类比“车道”;
传统技术中信号“挤在一两个车道”,新系统提供“多车道选择”,干扰时可“灵活换道”,实现高速无阻塞传输137。
未来应用与技术价值
场景化应用前景
高密度人群场景:如演唱会、体育赛事等,可避免传统固定频率导致的网络拥堵,提升用户体验3;
复杂环境通信:通过AI算法植入,实现实时数据传输与环境精准感知,自动规避干扰,适用于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等复杂场景15;
全场景无线网络:支撑从低空通信到深海探测的全域覆盖,推动“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构建13。
产业与学术影响
学术价值:突破传统电子学硬件限制,为全频段通信提供新范式,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体现国际学术认可389;
产业意义:有望重塑无线通信产业生态,成为6G技术商用化的核心引擎,助力我国在下一代通信标准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369。
研发团队与技术细节
该成果由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完成,团队通过光电融合技术路径,解决了跨频段器件兼容性难题,其自主研发的集成芯片为系统小型化、低成本化奠定基础146。未来,结合AI算法的智能化升级将进一步拓展系统应用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