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要坚决避免无序竞争、一哄而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2723
金币
345706
道行
20030
原创
761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07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2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8小时前
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副司长张铠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工智能+”工作涉及领域宽、参与主体多、覆盖范围广、影响程度深,做好统筹非常关键。
接下来在《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实施过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加强统筹、强化与各方联动,共同努力、同向发力、形成合力。简要说就是做好“四个坚持”,凝聚“五方面合力”。一是坚持协同联动。发改委已建立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将以《意见》印发为契机,持续强化沟通协商、信息共享、政策联动,形成一条心、一股劲,系统推进产业协作、生态融通。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发改委将推动各地立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确定发展重点,形成各具特色、各展实效、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展态势,坚决避免无序竞争、一哄而上。
三是坚持分业施策。发改委将与各部门一道,结合各行业特点,聚焦破解痛点难点堵点,针对性挖掘人工智能赋能的深层次需求、高价值场景,充分释放增量效能。
四是坚持开放共享。发改委将与社会各界一起,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加强算力、数据等要素开源开放、共建共享和人才、资本等资源有序流通,实现最集约利用,最大化效益。
通过这四个坚持,凝聚好五方面合力。一是凝聚政府和市场合力。发改委将着力把握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关系,锚定既“管得住”又“放得活”的目标,做好标准制定、数据开放、安全监管等兜底保障,同时,政策、项目、资金等多管齐下,让企业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展现更大创新活力。
二是凝聚部门协同合力。发改委将与行业主管部门一道,加快推动各行业专项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出台,形成落实《意见》的政策合力。同时,在政策制定、资金支持、环境优化、风险监管等方面强化协同,形成产业发展更快的加速度和更强的韧性。
三是凝聚部门和地方合力。发改委将持续强化国家层面系统布局和资源支持,指导和帮助地方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形成上下联动、互促共进的协同配合格局。
四是凝聚国企和民企合力。发改委将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挥机制灵活、创新力强的特点,跑出更多勇攀高峰的技术创新“黑马”。同时,鼓励央国企发挥好“压舱石”的行业带动和资源整合示范作用,加大开放应用场景,让人工智能在国计民生重点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五是凝聚人工智能企业和行业用户合力。发改委将着力推动人工智能企业与行业用户双向奔赴、双向赋能,共同打造行业解决方案,实现人工智能更深层次、更高价值应用。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2723
金币
345706
道行
20030
原创
761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07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2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8小时前
国家发改委:“人工智能+”行动将以统筹协调推进高质量发展
政策核心导向:遏制无序扩张,强化差异化布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实施过程中明确提出,将通过因地制宜、分业施策的策略,推动各地基于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确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生态,坚决避免“一哄而上”导致的同质化竞争和资源浪费125。这一导向旨在破解人工智能领域可能出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引导资源向高价值场景和核心技术环节集中。

实施路径:“四个坚持”与“五方合力”协同推进
为确保政策落地,国家发改委提出“四个坚持”工作原则,同时凝聚多方主体力量:

坚持协同联动: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强化信息共享与政策联动,系统推进产业协作与生态融通36。
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地方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领域,例如东部地区侧重技术研发与高端制造,中西部地区可聚焦算力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落地25。
坚持分业施策:针对不同行业痛点挖掘人工智能赋能需求,例如制造业的智能质检、服务业的个性化服务等高价值场景35。
坚持开放共享:推动算力、数据等要素开源开放,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实现资源集约利用3。
在主体协同方面,政策强调“五方面合力”:

政府与市场:通过标准制定、安全监管兜底保障,同时释放企业创新活力3。
部门与地方:国家层面统筹布局,地方发挥主动性,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34。
国企与民企:鼓励央企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支持民企在技术创新中“领跑”,形成“双轮驱动”3。
配套保障:从要素支持到市场规范
为支撑“人工智能+”行动有序推进,国家发改委将推出系列保障措施:

降低创新成本:通过发放算力券等方式,减轻企业研发投入压力4。
强化市场监管:加快清理市场准入壁垒,规范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查处低于成本倾销等无序竞争行为4。
优化政策协同:推动各行业专项实施方案出台,形成“1+N”政策体系,增强产业发展韧性34。
行业影响: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政策实施后,人工智能产业将逐步从追求“规模速度”转向“质量效益”。一方面,消费领域将涌现智能终端、智联网汽车等新业态,推动居民消费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升级4;另一方面,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将通过AI赋能实现效率提升和模式创新。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将更趋规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速,为人工智能技术跨区域、跨行业应用创造有利环境4。

此次政策释放的信号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正进入**“统筹协调、精准发力”**的新阶段,通过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结合,有望在全球AI竞争中形成“错位优势”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降低创新成本:通过发放算力券等方式,减轻企业研发投入压力4。
强化市场监管:加快清理市场准入壁垒,规范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查处低于成本倾销等无序竞争行为4。
优化政策协同:推动各行业专项实施方案出台,形成“1+N”政策体系,增强产业发展韧性34。
行业影响: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政策实施后,人工智能产业将逐步从追求“规模速度”转向“质量效益”。一方面,消费领域将涌现智能终端、智联网汽车等新业态,推动居民消费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升级4;另一方面,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将通过AI赋能实现效率提升和模式创新。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将更趋规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速,为人工智能技术跨区域、跨行业应用创造有利环境4。

此次政策释放的信号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正进入**“统筹协调、精准发力”**的新阶段,通过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结合,有望在全球AI竞争中形成“错位优势”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1311
金币
377327
道行
2004
原创
2420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61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2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44分钟前
这是一个关于政策落实与统筹协调的关键问题。张铠麟副司长提到“人工智能+”工作涉及广泛,说明该领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与跨行业、跨部门的特征。要有效推动《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的落实,必须在顶层设计、机制建设、资源整合、评估反馈、协同创新等方面做好统筹协调。以下从五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对策建议:

---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统一协调的政策框架

政策的落实首先依赖于清晰、统一的战略框架。人工智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科技、产业、教育、医疗、交通、金融等多个领域,必须由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明确目标路径与责任分工。

- 建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联合科技部、工信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人工智能+”实施路线图,明确阶段性目标、重点领域、关键任务以及责任主体。
- 机制保障:设立“人工智能+”专项协调办公室或领导小组,负责跨部门统筹,避免政策碎片化和资源重复投入。

---

二、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机制

人工智能+不是单一部门的任务,必须实现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科研机构与市场之间的高效协作。

- 横向协同:推动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各领域人工智能+的进展与瓶颈。例如,将交通、医疗、制造等行业的AI应用纳入统一调度平台。
- 纵向联动:加强中央与地方政策衔接,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开展试点示范,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 政企协作:鼓励企业参与政策制定与执行,建立公私合作(PPP)机制,发挥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中的主导作用。

---

三、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资金、人才、数据等基础支撑

资源的有效配置是政策落地的关键保障。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高端人才支撑和高质量数据供给。

- 资金统筹:设立国家级“人工智能+”专项资金或引导基金,集中用于核心技术创新、产业平台建设、示范项目扶持。
- 人才协同:整合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资源,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 数据共享机制:构建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平台,推动政务、医疗、交通等数据对人工智能应用的开放与合规使用。

---

四、健全评估与反馈机制,提升政策执行效能

政策执行过程中必须建立动态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优化实施策略。

- 目标导向评估:围绕“人工智能+”行动的关键指标(如技术突破、产业转化、经济效益、社会影响等)建立评估体系。
- 反馈机制建设:设立政策执行反馈渠道,鼓励基层单位、企业、公众提出意见,形成“制定-执行-反馈-优化”的闭环机制。
- 试点经验推广:对地方或行业试点成效进行评估,提炼可复制推广的模式,为全国推广提供参考。

---

五、推动创新生态建设,激发多元主体协同活力

人工智能+的核心在于融合与创新。政策落地需要构建一个包容、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 平台化发展:推动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平台、共性技术平台、应用孵化平台,降低企业进入门槛。
- 标准体系建设:加快人工智能+相关标准的制定,包括技术标准、伦理规范、数据安全标准等,确保发展有序可控。
- 国际协同创新:鼓励与国际领先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吸收全球前沿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推动中国AI标准走向国际。

---

总结:

推动《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的有效落实,关键在于构建“顶层设计—协同机制—资源保障—动态评估—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统筹推进体系。只有通过系统思维、协同治理和持续优化,才能真正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