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6阅读
  • 2回复

[红楼梦]《红楼梦》看完这4点,就明白为什么林黛玉无法嫁给贾宝玉 [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2794
金币
346247
道行
20030
原创
761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08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2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2:11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一直到流完了一生的眼泪,带着无尽的遗憾和不甘离世,都没能嫁给她心心念念的贾宝玉。

这是宝黛恋情的凄苦结局,也是多少红迷们的意难平。
从以下几点就能够看出,贾宝玉和林黛玉,不管谈情说爱的时候多么甜蜜,他俩是真的有缘无分。
也就是说说,无论宝黛再怎么深情款款,到最后都无法走到一起。
1 从书名和故事起因可看出,宝黛只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曹雪芹一开始便将书名定为《石头记》,主线人设一个是神瑛侍者,一个是用眼泪报恩的绛珠仙草。


等他俩还完了恩情,那是要回归仙班的,怎么能够在人间长相厮守呢?
梦觉主人在1784年为这本书作序时,将书名由《石头记》改为《红楼梦》。
乍一看,便有了红楼的浪漫,再加上虚空梦境的无奈。
宝黛恋情戛然而止,四大家族相继倒台,黄粱一梦,人生惨淡退场也不过如此。
2 林黛玉在贾府身体越养越弱
林黛玉在林家的时候,虽然会为母亲的离世而流泪,但是也没有病到娇弱不堪,动不动就咳的停不下来。


之后林黛玉中途返回林家,远赴数千里为父奔丧,光在路上来回就得奔波数月。
然而当她再次出现在贾府时,整个人却显得圆润一些,一笑一颦也灵动不少。
大概是在自己家里,衣食住行相对都比较自在。
每日的饮食也比较合理,应该是荤素搭配,想吃啥就做啥,不用刻意忌口。
而在贾家的时候,以贾母为首,大家总认为林黛玉的脾胃弱。
尤其说她不能吃肉,给出的理由是不好克化,然后让她吃得很清淡。
同时又像流水席一样,常年不断地提供各种补品和药品,就像养护大病之人一般吊着她的命。
同时林家人口简单,口舌是非自然比较少,所以她的心情应该是放松自在的。
不像在贾府,一睁眼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如临大敌般的面对各色人等。
要知道那可都是些人精,一个个都长了八百个心眼子。
还有寄居在贾家的日子里,不仅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家族内部关系,同时寄人篱下的凄凉感,也使林妹妹时常感到压抑。
这让敏感多思的她更加忧思和焦虑。

贾府的主子们,就这么跟养温室的花朵儿一样。
娇养的结果却差强人意,黛玉的精气神慢慢萎靡。
身子也越来越虚弱,最终妥妥地养成了一枚病秧子。

3 贾宝玉处处留情,林黛玉情深不寿
贾宝玉的人设最初很讨喜。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作为大家族里被千娇百宠的嫡出男孙,没有自视清高,而是尊重所有女孩子。


这些女孩子,除出了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王公女眷,也就是贾宝玉的堂姐堂妹,还有表姐表妹们,以及身边的丫鬟仆从。
甚至在当时被成为下九流的戏子,比如芳官和龄官等。
这些贾家为了元春省亲买回来的小戏子,他都能够做到一视同仁,这即便是放到现在也很难得。
但是贾宝玉太儿女情长了,一边和林妹妹说着掏心窝子的情话,发着山盟海誓的愿,一边又处处留情。
他与绯闻女友们从来都不避嫌,更别说保持有效的安全距离。
对表姐薛宝钗不吝赞赏,对表妹史湘云也喜欢的起劲。
而林黛玉在感情方面有洁癖,结果贾宝玉总是在她的雷点上蹦迪。
这也导致黛玉流了那么多伤心的眼泪,在思虑成疾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4 不喜欢黛玉的“祛黛派”,成为压垮她的最后那根稻草
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以前就嫉妒小姑子贾敏,也就是林黛玉的母亲。
而黛玉平时又多次表现出爱耍脾气的小性子,所以王夫人对黛玉并不待见。


在抄检大观园前,王夫人就表现出极其嫌弃贾宝玉的大丫环晴雯。
只见她一改平时的和善模样,一脸嫌恶地对王熙凤说:
“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
这话就连风风火火的凤丫头都听不下去了,毕竟纤纤细腰,病若西施,这才是描述林黛玉的正确打开方式。
“水蛇腰,削肩膀”,这样多少有些贬低和侮辱女子的词语。
在标榜书香门第的贾府,由当家主母王夫人的口中说出,这是有多么的看不上林黛玉啊?

再加上王夫人的外甥女薛宝钗,总是能够投其所好。
表面上滴水不漏,完美地展现大家闺秀的大度。
对其他人也是面面俱到,这些都很符合王夫人选儿媳妇的标准。
相比之下,林黛玉在王夫人心里,估计连备选项都不是,所以就有了王夫人听从袭人的挑拨。
在贾母还没有把宝黛的感情提上日程时,着急忙慌的赶紧进宫,找身为贤德妃的元春,为贾宝玉和薛宝钗赐婚。
从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看,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凑巧。
林黛玉真的很难嫁给贾宝玉,留给人们的也只有一声声的叹息。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2794
金币
346247
道行
20030
原创
761
奖券
22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08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2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2:13
《红楼梦》中,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是全书的核心情感线索之一。尽管二人情投意合、心灵契合,但最终未能结为连理,其背后原因复杂而深刻。结合文本与人物关系分析,以下四点清晰揭示了林黛玉无法嫁给贾宝玉的根本原因:

1. 林黛玉身体羸弱,难以承担家族责任
林黛玉自幼体弱多病,从会吃饮食起便开始服药,且病症源于“娘胎里带来”,被认为难以根治[。她在初入贾府时,众人便察觉她“有不足之症”[。这种长期的病态不仅影响她的日常生活,更使她在传统家族观念中被视为“不适合做媳妇”的人选。

在贾府这样的豪门望族中,儿媳不仅要管理家务、侍奉长辈,还需为家族传宗接代。而黛玉的身体状况显然无法胜任这些职责。王夫人作为贾宝玉的母亲,极为重视家族延续和子嗣问题,她无法接受一个“虚弱多病、不能生育”的儿媳[。相比之下,薛宝钗虽也有“热毒”之症,但身体底子壮实,发病轻微,更能胜任大家族主妇的角色。

2. 王夫人对林黛玉的排斥与对薛宝钗的偏爱
王夫人是决定宝玉婚事的关键人物之一。她对林黛玉始终持保留甚至反对态度。一方面,她信奉佛教,认为黛玉曾被“癞头和尚”断言“一辈子好不了”,这在她看来是不祥之兆,担心会带来厄运[;另一方面,她更欣赏薛宝钗的稳重、贤淑与处事能力。

此外,薛宝钗是王夫人的亲外甥女,血缘上的亲近也加深了她对宝钗的好感。相比之下,林黛玉母亲早逝,父亲也去世后彻底成为孤女,缺乏家族支持,在政治联姻视角下不具备优势[。王夫人出于对家族利益和儿子未来的考量,自然倾向于选择薛宝钗而非林黛玉。

3. 贾母态度的转变与“宝琴配宝玉”的暗示
传统观点认为贾母支持“宝黛姻缘”,但有分析指出,贾母实际上并未真正推动两人的婚事,甚至在后期表现出对薛宝琴的特别青睐,暗示了她对宝玉婚配对象的重新考量

在第五十回,贾母当众表现出想将薛宝琴许配给贾宝玉的意愿,尽管薛姨妈以宝琴已订婚为由婉拒[。值得注意的是,书中明确写道:“因当年父亲在京时已将胞妹薛宝琴许配都中梅翰林之子为婚”,这是作者旁白,并非贾母所知。因此,贾母提出“琴玉婚”说明她并未将林黛玉视为唯一或首选的孙媳人选。

更有证据显示,紫鹃曾对宝玉说:“年里我听见老太太说,要定下琴姑娘呢。”连宝玉也默认此事,只是认为是玩笑话。这一系列细节表明,贾母的态度并非坚定不移地支持宝黛婚姻,而是在现实考量中有所动摇。

4. 林黛玉的性格不符合当时社会对“贤妻”的期待
林黛玉才情出众,但性格上存在被当时社会视为“缺陷”的特质。曹雪芹形容她“孤高自许,目无下尘”,且“心里又细,嘴里又爱刻薄人”,“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这些特点在贵族家庭中被视为不利于家庭和谐的因素。

尤其在“女子七出”(古代休妻的七种理由)中,“妒”是一项重要标准。而黛玉多次表现出对宝钗、袭人等人与宝玉亲近的不满,甚至以讽刺口吻称袭人为“嫂子”,显示出其内心的嫉妒与敏感[。这种性格在讲究“温良恭俭让”的封建家庭中,难以被长辈接受为理想的儿媳。

相比之下,薛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深得下人喜爱,更能维系家族内部的和睦关系。

总结:爱情理想与现实家族利益的冲突
维度    林黛玉    薛宝钗
身体状况    自幼多病,体弱难育    身体壮实,偶有小恙
家族背景    孤女,无靠山    王夫人外甥女,有家族支持
性格特质    敏感、孤傲、善妒    稳重、宽容、贤淑
长辈态度    王夫人反对,贾母态度动摇    王夫人偏爱,贾母认可

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是精神层面的高度契合,但在封建宗法社会中,婚姻从来不是个人情感的选择,而是家族利益、社会规范与权力结构的产物。正是这四点——健康问题、家族权力博弈、长辈态度转变、性格不合礼教——共同决定了林黛玉注定无法成为贾宝玉的妻子。这场悲剧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哀歌,更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深刻批判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没脸见人

UID: 40104

发帖
3847
金币
6
道行
1666
原创
0
奖券
105
斑龄
0
道券
2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883(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2-11
最后登录: 2025-08-2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2:38
人生本就是一场梦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