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阅读
  • 2回复

[疾病预防]一手术人就垮了?医生直言:5种病无需做手术,别让无知害了自己[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0703
金币
373200
道行
2004
原创
2418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50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27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8小时前

刘阿姨今年62岁,闲暇时会去楼下锻炼,身体看起来挺健康的。大约从3个月前开始,她身上莫名其妙出现了胸闷的症状,开始以为是没睡好导致的,可随着时间的发展症状越来越严重,后来还出现咳嗽、咳血的症状。

去医院一查,发现肺部有一个4cm的肿块,高度怀疑是肺癌,且已经发生了转移。当时医生建议刘阿姨手术切除病灶,后期再配合化疗来提高生存率,家属也同意了医生的建议。

可在手术过程中,刘阿姨的病情突然恶化了,最终因抢救无效而离世。这让刘阿姨的家属难以接受,好好的人怎么进了手术室就不行了?不做手术的话是不是能活得久一些?

一、大多数手术都是有风险的

不少人对手术有天然的抗拒感,认为做手术会伤“根本”,做完后人就垮了。不可否认,一些人由于手术风险、个体差异以及术后恢复不良等因素,会出现术后身体机能下降的情况。但并非所有患者都是如此。

我们的身体是个非常精密的动态系统,个人的器官功能、代谢水平以及免疫系统功能都存在区别。正是这些区别,导致每个人术后的效果以及恢复情况难以预测。但手术本身是个侵入性的操作,或多或少都会给生理平衡带来影响。

以下就是一些手术常见的风险:

1、麻醉

麻醉是手术的第一关,只要是麻醉就存在一定风险。如一些患者对麻醉 药过敏,在术中会出现过敏性休克,没有及时抢救可能会危及生命。

2、出血

手术需要割开皮肤肌肉、血管心脏等,出血是手术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出血轻则会导致贫血、低血压,严重的会威胁患者生命。

3、临时更改术式

一些患者在术中可能会发现原先制定的方案不适合实际情况,这种时候医生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更改手术方式或是中止手术。

4、感染

手术结束后,仍有不少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伤口感染是较为普遍的状况,即便手术全程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可要是患者自身免疫力较弱,细菌仍可能趁机侵入,造成伤口迟迟无法愈合,甚至引发全身感染。

特别是儿童,他们术后感染风险远高于成年人,像肺功能发育不完善、免疫力低下等,都可能引发严重感染。此外,术后患者活动量降低,血液流速变缓,容易形成血栓,若血栓脱落堵塞关键血管,可能引发心梗、脑梗等致命问题。

不同科室进行手术所面临的风险也不同,即便是同科室、同样的手术,也会因为患者的病情轻度不同、身体素质不同,出现不同的反应,对此要有正确的心态。

二、5种疾病无需动刀,别自己吓自己!

很多人在确诊疾病后,第一反应就是要做手术,忽略了疾病可能有其他的治疗方案,让身体“白挨刀”。实际上,很多疾病可以通过保守的治疗方式来治疗,以下这几个疾病无需着急动刀。

1、痔疮

痔疮是个很常见的疾病,只要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可通过改善饮食、定期排便等来缓解。有症状的话,也可以通过外用药物来缓解症状。但如果你的痔疮经常出血、经常发炎肿痛,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的话,则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治疗。

2、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发病率很高的问题,201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发病率为18.6%,现在的数据肯定是只增不减。其实发现甲状腺结节后无需惊慌,大部分为良性病变,不会影响甲状腺素的分泌和合成,也不会演变成癌。

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体积较大、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或是考虑有恶变风险的结节,如若有这些问题的话,医生会建议切除。

3、肺结节

肺结节和甲状腺结节一样,并不是所有的都需要进行手术。如良性肺结节仅需要定期随访即可;癌前病变但是较为稳定的结节,可定期随访观察动态,不要着急手术;还有就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发现了小型的恶性结节,结节所带来的威胁与预期寿命不匹配,也可以不着急手术。

4、肝肾囊肿

良性的肝肾囊肿大部分无需治疗,保持6~12个月随访一次即可。但如果是直径>5cm、压迫周围组织、复杂性囊肿以及病理性囊肿,则要咨询医生是否要进行手术。

5、椎间盘突出

大部分的椎间盘突出可通过保守治疗恢复,我们的身体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随着时间发展大部分突出部分可被吸收。日常也可以通过康复锻炼来强化腰部肌肉,减少突出对腰部产生的压迫,也可以试着进行针灸、推拿、热敷等来缓解不适。

当然了,一些因为突出压迫到神经,出现大小便失禁、下肢无力等严重功能障碍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进行手术。

任何手术都有一定的风险,我们需要做的是权衡手术的利弊,选择对自己益处较大的做法。而不是盲目拒绝或盲目迷信手术,这两个做法都不可取。

参考资料:

[1] 《手术风险知多少?别写遗书了,来听大夫说!》.好大夫2015-05-17

[2] 《一手术人就垮了?医生直言:这5种病没必要做手术,别让无知害了自己》.DrX说2025-08-1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fzw999

UID: 162224

精华: 8
职务: 山庄英杰
级别: 天外仙宗

发帖
156986
金币
366
道行
17866
原创
2240
奖券
7
斑龄
1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佳能80D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15762(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2-20
最后登录: 2025-08-2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4小时前
手术伤元气,虽然现在有微创手术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0703
金币
373200
道行
2004
原创
2418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50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2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8小时前
刘阿姨的案例确实令人感到遗憾,也引发了对手术风险和治疗选择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一案例的分析和一些相关建议:

一、手术风险的复杂性

手术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但不限于麻醉风险、出血、感染等。刘阿姨在手术过程中病情突然恶化,最终因抢救无效离世,这种情况虽然罕见,但确实可能发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术风险:

1. 麻醉风险:麻醉是手术的第一关,一些患者可能对麻醉 药过敏,导致术中出现过敏性休克,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2. 出血:手术需要割开皮肤、肌肉、血管等,出血是手术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出血轻则会导致贫血、低血压,严重的会威胁患者生命。
3. 感染:手术结束后,伤口感染是较为普遍的状况。即便手术全程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如果患者自身免疫力较弱,细菌仍可能趁机侵入,造成伤口迟迟无法愈合,甚至引发全身感染。
4. 临时更改术式:一些患者在术中可能会发现原先制定的方案不适合实际情况,这种时候医生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更改手术方式或中止手术。

二、手术决策的复杂性

手术决策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身体状况、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等。对于刘阿姨这样的高龄患者,手术风险确实更高。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

1. 年龄和身体状况:高龄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较低,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2. 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刘阿姨的肺癌已经发生了转移,这使得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进一步增加。
3. 术前评估:在考虑手术时,应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以及肺功能储备,并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三、非手术治疗的选择

并非所有疾病都需要手术治疗。以下是一些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的疾病:

1. 痔疮:大部分痔疮可以通过改善饮食、定期排便等来缓解。有症状的话,也可以通过外用药物来缓解症状。
2. 甲状腺结节:大部分甲状腺结节为良性病变,不会影响甲状腺素的分泌和合成,也不太可能演变成癌。
3. 肺结节:良性肺结节仅需要定期随访即可;癌前病变但较为稳定的结节,可定期随访观察动态。
4. 肝肾囊肿:良性的肝肾囊肿大部分无需治疗,保持6~12个月随访一次即可。
5. 椎间盘突出:大部分椎间盘突出可通过保守治疗恢复,日常可以通过康复锻炼来强化腰部肌肉。

四、权衡利弊

在面对手术决策时,患者和家属需要权衡手术的利弊。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充分沟通: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
2. 多学科会诊: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多学科会诊,听取不同专家的意见。
3.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4. 心理准备:做好心理准备,理解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总之,手术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面对高风险手术时,患者和家属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