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阅读
  • 2回复

[奇观]重庆启元综合开发的6个设计决定 / goa大象设计[3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5188
金币
330845
道行
2004
原创
2411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52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0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0小时前


重庆中心城区
社区形态还有什么可能性?
重庆很忙。
在这座以山地都市景观火遍全球互联网的城市,更新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于2021年正式官宣启动的“观音桥西拓”,更是中心城区提质的焦点。深耕重庆许久的香港置地拿下其中的小苑村地块,开发总规模约17.5万㎡。
2020年末,goa大象设计与香港置地达成合作,这也是goa在重庆的第一个大型综合开发类项目。

团队在重庆的踏勘拍摄,城市的簇拥与热烈 ©goa大象设计
重庆山城景观之丰富与张力,举世罕见。一些人曾把重庆类比于香港。渝港两城,就山城地形的戏剧性程度而言,前者犹有过之;而若论城市商业及住宅的精致化程度,则后者经验更多——这也许是香港置地钟情重庆的理由,也是重庆对香港置地的期待所在。
2021年项目签约之际,我们的目标,正是为重庆的居住生态,打开一个新的可能。
01.
用拼图精神
做整体式开发
观音桥商圈,素来有“中国著名商业街”“重庆首个千亿商圈”的美誉,它的诞生,是上个时代周期重庆城市化的硕果。2021年,伴随“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提出,重庆江北区提出观音桥西拓计划,旨在以城市更新的方式,弥合割裂的老城、重构交通网络、探索中心城区人居新形态。

项目落成后街景 ©存在建筑
在旧城做开发,千思万绪,需要有“拼图”精神和“梳理”耐心。项目包含小苑路片区5个地块,历史积累的城市要素淤积,路网杂乱、空间拥塞,“如同一个千丝万缕的线团”。同时,项目还涉及较多规划要求:联通蚂蟥梁站与观音桥商业的地下步道、与嘉陵公园相通的步行通廊、纵贯东西的视线通廊。落笔之处,不仅仅是几幢住宅及商办楼的开发,而是一方城市区域的脉络重塑。
从最初入题,我们就是“整体”思维。一个重要的前序沟通,是将3幅地块之间建设一个足够大的“人字形”上盖,作为连接住宅和商业的空中广场、立体交通网络的集散枢纽。这并非上位规划的直接要求,而是我们基于交通、空间的研究反推的解决方案,很快得到政府支持。

规划设计中,功能与体量布局 ©goa大象设计
另一个重要决定,是将“嘉陵公园与启元光里”连片打造(共建工作包括公园植被改造、设施设备改造、景观改造),希望通过这一动作,重构“观音桥西”与“观音桥”的联系。至此,“打造一个街区”的愿望有了初步的头绪。

嘉陵公园-启元光里剖轴测 ©goa大象设计

从嘉陵公园望向启元光里 ©重庆CKG(小红书)
02.
让城市渗透进来
让商业对外呼吸
商业地块,是整个街区的心脏。从位置上,它直接面向嘉陵公园及观音桥的成熟商业区,有最重要的展示面;从功能上,也是整个观音桥西拓计划中首发的商业空间,将定义此处的城市生活面貌。


从住宅到商业,项目更新了观音桥西的城市面貌 ©存在建筑
场地地势起伏,留给商业的空间有限,约2.6万㎡;而观音桥乃至整个重庆城商场密集,竞争激烈。团队的重要观察,是重庆的现代化商业较多以大体量、全封闭的MALL呈现;面向本地居民生活的、现代“街区式商业”稀缺。这给本项目中的商业提供了一个差异化定位的空间。
项目的商业定位伴随设计的推进展开。最终商业被命名为“O’LANE光里”——香港置地光环系旗下的新辟系列。这既源于面积条件限制,也符合对城市关系、客群需求的考虑。立足对“观音桥下个十年”的想象,我们希望为这里带来一个区别于既有繁华商厦的,具有呼吸感和绿意的休闲之地,“观音桥的后花园,年轻人的聚会场”。



商业中的廊道与花园 ©存在建筑、启元光里
在这样的愿景之下,商业成为渗透的、多孔的空间。体量布局基本是由视线通廊和步行走廊“冲刷”出来。通过各种开口和路径,让人不自觉地走近、穿越、停留。尤其两幢办公塔楼之间留出的视线通廊,让项目具备了“都市观景台”的作用,人们可以在此欣赏咫尺之外的观音桥繁华风景。
03.
在13米高差之上
编制连续的步行体验
在重庆的嶙峋地形之上,任何一次大型开发,都是一项挑战。
立体交通网络的挑战,在观音桥是成倍的——这里历来以交通拥塞闻名,观音桥环道逢节假日及上下班必堵。不论是出于城市设计的整体视角,或是为自身商业的人流量考虑,都必须解决人与车两个方面的交通问题。是一次“交通导向的设计”(TOD)。

立体复杂的标高关系 ©goa大象设计
商业地块前后高差约13m,纵深180m,主体量不临街。如何做步行人流的引入?我们的策略是在人流主轴设置两个路线的公共扶梯,层层拾级而上。在路线沿线布置入口广场、上盖广场、巨树庭院等放大空间节点,将人流引入深处。


住宅侧及商业侧引人向上的两条路线 ©存在建筑、重庆CKG(小红书)
这一立体廊道系统不仅是商业主动线,也是穿越城市的公共路线,未来将与观音桥西拓计划中长达1078m的High-line(空中连廊)相衔接,可进一步抵达6个轨道交通站点和19个公交站点。同时,地下商业街则充分融入两个地铁站之间的通行流线。


人行及车行系统的编织 ©存在建筑、启元光里
04.
续写“梯坎”
如同里弄之于上海,四合院之于北京,梯坎是属于重庆的一个“原型”。梯坎在川渝方言中指台阶,在老重庆的心目中,既是人行专属的楼梯近道,也是邻里乘凉赋闲的公共空间——“无梯坎,不重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各色梯坎,保留着山的大致轮廓,还有步行时代的亲近尺度。

项目模型 ©goa大象设计


“现代梯坎” ©启元光里
光里的设计受到“梯坎”的启发。利用场地东西高差13米,通过堆叠、跌落、错动的手法,构造一个拾级而上的现代“梯坎”。不仅保留了场地原始的高差记忆,也使建筑在面向嘉陵公园的主界面上呈现出鲜明的形象。
“梯坎”特殊的空间组织形态也反过来造就了比较个性化的商业运营条件。店铺拥有一定的视觉独立性和丰富的外摆;个别位置甚至有专属的“领域花园”,可以作更具特色的经营设想。同时,也为各色商业营销活动留出了多样的场地。

“梯坎”为商家提供领域感 ©启元光里
05.
用一体化设计方法
共创场所
场所的营建,是团队共创的结果。项目自设计前期即秉承各专业紧密协同的理念,站在建筑师的角度,对室内、景观、幕墙、照明等专业的设计想法予以高度融汇,是混合使用开发类项目的一次一体化设计实践。
巨树广场的连廊包柱效果,出于景观公司ASPECT Studios的灵感,由场景设计单位深化。过程中,我们曾从广场整体效果出发,对“伞柱”的落地尺度感到担忧,香港置地团队立马出资制作了1:1充气模型,立在中庭里测试。待我们用亲身体验的方式确认空间尺度后,才最终拍板。



“伞柱”方案与充气样板 ©存在建筑、goa大象设计
此外,我们还花了大量时间,和灯光单位配合,对商业立面做了系统性的分型、LED规划,以保证更好的整体效果。
商业场所是空间+内容——空间只是场所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作为建筑师,我们深知一个成功的场所的形成很难,破坏起来倒很容易。因此,我们一直非常强调对“场所”的敬畏感,尽可能多地学习运营思维前置,同时推动跨越边界的设计协作。

上盖广场上的装置凉亭 ©胡尔摩斯MOS(小红书)
06.
集群建筑的魅力
来自统一中见多元
由于周边道路的朝向关系复杂,商业和住宅体量都采用圆角设计,以避免产生面向道路的尖锐边缘,这一设计语言也被应用于住宅的立面。倒角盒子,在水平和垂直维度上的延展、堆叠,在有限规模下创造了较多的商业展示面。
住宅的立面,以现代精工标准为基础,融合山城垂直、挺拔的气质。水平线条律动中,连贯的竖向线条切分出挺拔高耸的建筑体量,使之显得动感、年轻。商业立面局部点缀景观电梯、特色穿孔板,在视觉上提供丰富性。办公立面同时做了外置的格栅加平推窗,满足通风的同时减小开启扇对立面的整体性的影响。5个地块上的建筑共享统一的语言母题,但又各有不同的色彩,统一中见多样。




5个地块的形象连贯性 ©存在建筑
启元生长ing
光里开街后,我们曾回访项目——黄昏时分,一些学生或上班族会在面朝嘉陵公园的高脚椅上停留,看远处的观音桥亮灯;而已经入住启元的业主,在上盖花园处遛狗,或拿着一瓶啤酒边踱步边打电话。这些场景都令我们感到欣慰。
在启元住宅及光里之后,华润置地与香港置地联手拿下附近电测村地块,中环万象城(暂定名)正在建设之中。伴随观音桥西拓的后续项目持续推进,启元项目的角色和面貌也将不断走向成熟。

生长中的街区 ©启元光里
技术图纸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重庆启元综合开发
项目地点:重庆市
设计/竣工:2020/2024
建筑面积:175,400㎡
业主:香港置地
规划设计:goa大象设计
建筑设计:goa大象设计(A/B/D地块+C地块立面)
室内设计:DPH设计事务所、矩阵纵横、GBD杜文彪设计
景观设计: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商业)、加特林景观(住宅)
施工图设计:中机中联、中泰设计
摄影:存在建筑、启元光里、重庆CKG(小红书)、胡尔摩斯MOS(小红书)
首图:存在建筑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5188
金币
330845
道行
2004
原创
2411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52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0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0小时前
重庆中心城区社区形态的可能性

重庆中心城区的社区形态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尤其是在观音桥西拓计划的推动下,社区形态的可能性被进一步拓展。以下是对重庆中心城区社区形态可能性的多角度分析:

1. 综合开发与城市更新

观音桥西拓计划中的小苑村地块开发项目,是一个典型的综合开发案例。该项目不仅包括住宅和商业,还涉及交通网络、公共空间的重塑。通过这种整体式开发,社区形态得以全面提升,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还增强了商业活力。

1.1 拼图精神与整体思维

项目团队在开发过程中采用了“拼图”精神和“梳理”耐心,将多个地块进行整体规划。这种整体思维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的城市问题,还为未来的社区发展奠定了基础。例如,通过建设“人字形”上盖,连接住宅和商业,形成了一个立体交通网络的集散枢纽。

2. 商业与居住的融合

观音桥西拓计划中的商业地块被命名为“O’LANE光里”,这是一个现代“街区式商业”项目。与传统的封闭式商场不同,这种商业形态更加开放,与城市空间紧密结合。商业与居住的融合不仅提升了社区的活力,还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生活便利。

2.1 多孔空间与呼吸感

商业空间的设计采用了多孔空间的理念,通过各种开口和路径,让人不自觉地走近、穿越、停留。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商业空间的吸引力,还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场所。例如,两幢办公塔楼之间留出的视线通廊,让项目具备了“都市观景台”的作用。

3. 立体交通网络

在重庆这样的山地城市,立体交通网络的设计尤为重要。观音桥西拓计划中的交通设计不仅解决了人与车的交通问题,还为商业带来了更多的人流量。通过设置公共扶梯、入口广场、上盖广场等放大空间节点,将人流引入深处。

3.1 高差利用与梯坎设计

项目充分利用了场地的东西高差13米,通过堆叠、跌落、错动的手法,构造了一个拾级而上的现代“梯坎”。这种设计不仅保留了场地原始的高差记忆,还使建筑在面向嘉陵公园的主界面上呈现出鲜明的形象。

4. 一体化设计与场所营造

项目自设计前期即秉承各专业紧密协同的理念,对室内、景观、幕墙、照明等专业的设计想法予以高度融汇。这种一体化设计方法不仅提升了项目的整体效果,还为居民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4.1 场所的营建

场所的营建是团队共创的结果。通过各专业的紧密协作,项目在空间和内容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例如,巨树广场的连廊包柱效果,经过多次测试和调整,最终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5. 集群建筑的魅力

项目中的建筑共享统一的语言母题,但又各有不同的色彩,统一中见多样。这种集群建筑的魅力不仅体现在视觉效果上,还体现在功能和使用上。例如,倒角盒子的设计在水平和垂直维度上的延展、堆叠,创造了较多的商业展示面。

6. 社区发展的持续性

观音桥西拓计划的持续推进,为社区发展带来了持续的动力。随着后续项目的不断推进,启元项目的角色和面貌也将不断走向成熟。这种持续性的发展不仅提升了社区的整体品质,还为居民提供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结语

重庆中心城区的社区形态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通过综合开发、商业与居住的融合、立体交通网络的设计、一体化设计与场所营造等多种手段,社区形态的可能性被进一步拓展。未来,随着更多项目的推进,重庆中心城区的社区形态将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8943
金币
310026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9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51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0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8小时前
重庆启元综合开发项目中GOA大象设计的六大核心设计策略
重庆香港置地·启元作为城市核心区的高端综合开发项目,GOA大象设计通过多项创新设计决定,实现了商业、办公与居住功能的融合,同时塑造了独特的城市美学形象。以下从建筑形态、空间布局、材质选择等维度梳理六大关键设计决策:

一、“漂浮岛屿”式台地布局:回应山城地形的空间叙事
针对重庆观音桥核心区复杂的坡地地形,GOA采用层层退台与散落式建筑布局,将住宅区块抬升至商业之上,形成“漂浮岛屿”的空间意象。这一设计不仅通过台地高差实现居住私密性与商业开放性的分离,还赋予住户“登高朝圣”的仪式感,同时保留原生地形的层次感,使建筑与城市肌理自然融合。

二、弧形飘带立面:流动曲线塑造艺术化建筑轮廓
建筑立面以蓝灰色玻璃幕墙与弧形金属铝板为核心材质,通过竖向飘带与流动曲线的组合,弱化传统建筑的刚性边界。灯光映射下,幕墙呈现镜面般的光洁质感,形成“静谧而奢华”的视觉效果。设计团队特别考究玻璃色彩与城市天际线的协调性,最终选择低饱和度的蓝灰色,确保建筑在繁华商圈中既凸显辨识度,又保持内敛的艺术气质。

三、红线消弭的动线系统:商业与居住的无缝衔接
为打破地块红线限制,GOA设计了连廊、天桥与屋顶花园构成的立体步行网络,将商业连桥与住宅区块直接连通,形成“建筑与城市长在一起”的整体感。商业部分以“主理人模式”规划潮流社交空间,通过连廊梯步引导人流自然过渡至屋顶花园,实现商业活力向社区空间的渗透。

四、艺术景墙与入口仪式:高墙深院的隐奢体验
在社区入口处设置5米高意大利海浪绿奢石景墙,以“高墙深院”的意象强化居住私密性,隔绝外部商圈的嘈杂。同时,车行入口采用“中岛环形落客区”设计,模拟高端酒店的Check-in体验,通过材质与光影营造“都会隐奢酒店”的归家氛围。

五、公共空间的艺术化赋能:从元会所示范到架空层社交
联合矩阵设计团队,以音乐艺术为主题打造“元会所”,并将艺术元素渗透至架空层与园林空间。例如,车库入口设计为“艺术厅”,通过灯光与材质的组合消解传统地下空间的压抑感;园林中设置“迷蒙水境”与“燃烧火炉”等装置,鼓励居民在自然中开展纯粹社交。

六、生态与商业的共生:屋顶花园与垂直绿化系统
商业屋顶引入ASPECT工作室设计的景观系统,通过阶梯式绿化与休憩平台,将建筑第五立面转化为“城市绿肺”。这一设计不仅提升商业空间的生态价值,还为社区提供了远眺城市景观的公共观景台,实现“商业公园化”与“公园商业化”的双向赋能。

总结:艺术与功能的平衡术
GOA大象设计通过以上六大决策,将重庆启元定位为“高定城市艺术私宅”:以曲线美学突破建筑形态边界,以红线消弭策略缝合城市空间,以艺术渗透重塑高端人居体验。项目不仅成为香港置地深耕重庆17年的“艺术铭刻”,更探索了城市核心区“繁华与静谧共生”的新范式。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