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2回复

[健康饮食]核桃再次被关注!医生提醒:若脑梗患者常吃核桃,或出现5个变化[1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2397
金币
6112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98
斑龄
198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78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8-0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21

“我每天吃几颗核桃,对脑子真的有帮助吗?”一位做过脑梗手术的男子在随访中这样问道。他没有把这个问题当玩笑,只是想确认,自己坚持吃了几个月的这个习惯,是否真有意义。
这种疑问不奇怪, 反倒说明越来越多人在尝试靠食物进行修复,但关键在于吃得对不对,而不是吃了没吃。

在众多坚果里, 核桃因为形状与脑部结构相似而广受欢迎,常被当作“健脑食品”推广。但真相从来不靠表象。
核桃确实含有多种脂肪酸和抗氧化成分,但对于经历过脑梗的群体来说,它带来的好处不是绝对的,要看摄入方式、剂量和身体状态共同决定。
一味迷信核桃好, 就会忽视其中藏着的风险。而如果掌握得当,这种食材确实能在细微处影响血管、代谢和脑组织修复。

核桃中的脂肪虽然是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尤其是α-亚麻酸含量较高,在脂代谢调节上确实有一定作用,能影响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能促进高密度脂蛋白生成,这是常人不易做到的代谢优化点。
血脂改善本身有助于降低再次发生血管堵塞的可能, 对脑梗患者是一种基础性预防。但这类改善是建立在“适量”的前提之下。

很多人听到有益心脑血管,就不设上限地吃,每天一把、甚至几次一把。问题也正是出在这儿。核桃热量极高,脂肪含量过半,吃多了很容易导致总能量摄入超标。
脂肪种类再健康, 一旦总量超出,转化成内脏脂肪的速度会加快,对肝功能和代谢负担都不是好事。
血脂虽然是指标之一,但不是越低越好,结构错乱的“优化”只会在下次检查中让数值更不稳定。不是所有改善都是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抗氧化这方面,核桃中含有大量酚类物质, 这类成分能中和自由基,理论上对脑组织损伤后的修复过程有辅助效果。
特别是经历缺血性脑损后,大量自由基的爆发会加速神经元老化,抗氧化机制的缺陷也是导致预后差的关键之一。
核桃的抗氧化成分进入体内, 经过肠道吸收、肝脏代谢后,部分能进入血液循环,对脑部起到微调作用。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但比外源注射抗氧化剂更自然,依赖的是日积月累的支持。

但问题在于, 抗氧化作用虽好,却不是万能盾牌。部分市售核桃为增加口感会做烘焙、加盐、加糖等处理,高温加工过程反而可能破坏核桃中敏感的活性物质,把本该帮助身体的成分转变为负担。
钠的摄入也会被很多人忽略,不是核桃本身的问题,而是调味过程让它偏离了“健康”的路线。
钠超标会影响血压,而高血压正是脑梗复发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所以不是吃核桃一定好,而是吃的种类和处理方式决定它到底是补品还是“坑”。

改善血管弹性也是核桃潜在的一个价值点。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维持血管壁的柔韧度,让血液流动更顺畅,减少血管堵塞风险。
这一点对脑梗后血管脆弱人群非常关键。 但核桃中的微量矿物质成分也要关注,比如磷、镁、钠等电解质。
如果每日摄入总量计算不清,可能打乱体液平衡,引发水钠潴留或血压波动。这个问题常出现在自认为饮食健康的人群中,误把“天然食物”与“无害”画上等号。

身体对这些变化是有反应的,不一定立刻出现不适, 但检查指标会慢慢显示出偏差。血管弹性并不是吃一次就能改变的,而是依靠长期状态积累出来的结构调整。
如果食物干预掺杂过多加工成分,不但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成了病情发展的诱因之一。这个逻辑常被忽视,特别是核桃这种“自带健康光环”的食物,人们更容易在无意识中超量。

脑梗后, 身体往往处在一个慢性低度炎症状态,这种状态会影响神经修复、循环稳定、认知恢复等多个方面。
核桃中含有多种天然抗炎因子, 比如某些植物甾醇、亚油酸、γ-生育酚等,它们通过抑制炎症通路,减缓细胞因应反应,从而起到降低全身炎症水平的作用。

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核桃。部分人对坚果过敏, 表现为轻度皮疹、腹泻,重则呼吸困难、免疫反应过强。
如果脑梗患者体质特殊,且正在服用免疫调节类药物,接触核桃中的蛋白成分可能引发不适。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 危害远比没吃核桃更大。

真正健康的饮食不是“别人吃了有用,我也吃”,而是“这东西我吃了不出问题,还能稳定吸收”。抗炎确实是核桃的优势之一, 但前提是消化道能接受、免疫系统不排斥、剂量掌握得当。
如果一项没做到,就可能从“抗炎”变成“激发炎”。很多人忽略这点,把症状归结于其他食物,却忽略了每天早上都吃的那几颗核桃可能就是“导火线”。

核桃对肠道也有调节作用。它富含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植物蛋白等成分,在肠道中能为有益菌提供养分, 提升菌群多样性,改善便秘,增强排毒能力。
对脑梗患者来说,肠道健康与脑部恢复关系紧密,肠脑轴被越来越多研究证实影响情绪、认知和神经免疫反应。但如果本身肠胃功能差, 食物残渣难以充分分解,核桃反而成了消化负担。
特别是那些消化吸收能力减弱的人, 吃核桃后容易腹胀、排气、胃酸增多,久而久之影响进食节律,造成体能下降。

恢复期患者最忌食物不消化导致能量摄入不足,表面营养丰富却吸收不良,是饮食中的典型陷阱。
核桃虽好, 但需与个体状况匹配,肠道本身是否能负荷这些坚硬高脂的食物结构,是决定它能不能被“善用”的关键。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8805
金币
308729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9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49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0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1:45
脑梗患者适量食用核桃的潜在益处与注意事项
核桃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坚果,近年来因其健康价值受到广泛关注。对于脑梗患者而言,合理食用核桃可能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但需注意食用量和个体差异。以下从营养作用、潜在变化及食用建议三方面展开说明。

一、核桃对脑梗患者的营养作用与潜在积极变化
核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维生素E、膳食纤维及多种微量元素,这些成分对脑梗患者的恢复可能产生以下影响:

改善血脂与血管健康
核桃中的α-亚麻酸(ω-3脂肪酸)和亚油酸(ω-6脂肪酸)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从而降低脑梗复发概率。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氧化应激损伤。

营养脑神经与改善认知
卵磷脂、锌、锰等成分有助于神经细胞代谢,可能改善记忆力和脑功能,尤其对认知功能下降的患者有益245。研究表明,核桃中的营养物质可促进梗死周围神经细胞的恢复。

预防便秘与辅助康复
核桃的膳食纤维和油脂成分具有润肠通便作用,可预防脑梗患者因长期卧床或活动减少导致的便秘问题,避免排便用力引发血压波动。

补充营养与增强抗氧化能力
核桃含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及矿物质(如钾、铬),能为患者提供能量和必需营养素,其抗氧化成分可减轻血管炎症反应。

需警惕的“变化”:过量食用的风险
若长期大量食用核桃(如每日超过3颗),可能导致热量摄入超标,引发血脂升高、体重增加,反而加重动脉硬化,增加脑梗再发风险。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因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

二、脑梗患者食用核桃的核心注意事项
为安全发挥核桃的益处,需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 控制食用量
每日建议量:1-2颗(约10-20克),每周不超过70克,避免能量过剩。
换算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周坚果摄入量为50-70克,核桃需计入总量。
2. 特殊人群禁忌
禁忌情况:吞咽困难者需避免整颗食用,以防呛咳或误吸37;腹泻、脂肪消化不良者及对坚果过敏者禁食。
用药注意: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者,需咨询医生是否适合食用,避免影响药效。
3. 食用方式与搭配
推荐做法:生吃或煮粥,避免油炸、盐焗等加工方式,减少额外油脂和盐分摄入。
饮食搭配:需与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均衡摄入,不可替代其他基础饮食。

三、科学食用核桃的总结建议
脑梗患者可将核桃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但需“适量、对症、多样化”:

适量:以每日1-2颗为限,结合个体血脂水平调整;
对症:存在吞咽困难或消化问题者,可将核桃研磨成粉加入流食;
多样化:搭配猕猴桃、菠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全面维护血管健康

核桃主要营养成分及其特点
核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坚果,富含多种关键营养素,被誉为“营养库”。其核心营养成分包括以下几类:

不饱和脂肪酸:以Omega-3和Omega-6脂肪酸为主,占总脂肪含量的80%以上,有助于调节血脂和保护心血管健康。
蛋白质与氨基酸: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求接近,属于优质植物蛋白。
膳食纤维:每100克含约9克不溶性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维生素:富含维生素E(约43mg/100g)、叶酸及B族维生素,具有抗氧化和调节代谢的作用

矿物质:包含钾、镁、磷、钙、铁等,其中镁含量达131mg/100g,有助于维持神经肌肉功能。
关键营养成分的健康价值
不饱和脂肪酸:心血管保护的核心
核桃中的α-亚麻酸(Omega-3)占总脂肪酸的12%,可转化为DHA和EPA,帮助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表明,每周食用5次以上核桃可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降低30%。

抗氧化系统:维生素E与多酚的协同作用
维生素E:作为脂溶性抗氧化剂,可清除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延缓细胞衰老。
多酚类物质:包括鞣花酸、没食子酸等,具有抗炎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其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C的3倍。
膳食纤维与肠道健康
核桃中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临床数据显示,每日摄入20克核桃膳食纤维可使排便频率提高40%。

科学食用建议与注意事项
推荐摄入量与食用方式
每日适宜量:10-15颗(约25-35克),可提供约200千卡热量,占每日推荐摄入量的10%。
最佳搭配:与燕麦、酸奶或蓝莓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同食,可提升多酚吸收率达2倍

禁忌人群与风险提示
消化功能弱者:过量食用可能引起腹胀或腹泻,建议初次食用从5颗开始逐步增加。
过敏体质:约0.3%人群对核桃蛋白过敏,需警惕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特殊人群:痛风患者需控制摄入量,因嘌呤含量约为8.4mg/100g。
不同产地核桃的成分差异
根据2025年最新研究,不同产区核桃营养成分存在细微差异:

产地类型    蛋白质含量    不饱和脂肪酸    维生素E    特色成分
北方产区    15.2-16.8%    62-65%    45-48mg    钙含量较高
南方产区    14.5-15.5%    58-62%    40-43mg    锌含量突出
高原产区    16.0-17.5%    66-68%    50-52mg    硒元素丰富
数据来源:不同产地‘清香’核桃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综合评价

选购与储存技巧
优质核桃特征:壳面光洁无黑斑,果仁乳白饱满,手捏外壳不易开裂。
储存方法:密封后置于阴凉干燥处,或冷藏(0-4℃)可延长保质期至12个月,避免氧化哈败。
核桃作为全营养食品,其独特的营养组合使其成为预防慢性病的理想零食。建议将其纳入每日膳食结构,但需注意控制总量以避免热量过剩。特殊人群食用前建议咨询营养师或医师。

核桃食用的核心注意要点及禁忌人群
核桃作为营养丰富的坚果,虽具有补脑、护心等多种益处,但食用时需注意诸多细节以避免健康风险。以下从禁忌人群、饮食搭配、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及食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禁忌人群需严格规避
部分人群因体质或健康状况需避免食用核桃,以防加重原有症状:

上火与腹泻者:核桃性温且油脂含量高,上火者食用可能加剧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热症;腹泻者食用会因油脂加重消化负担,导致腹泻症状恶化。
过敏体质者:对核桃过敏人群进食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需禁止食用。
特定疾病患者:肺炎、支气管扩张患者食用可能生痰动火,加重病情;高血脂患者因核桃高脂肪特性需谨慎,糖尿病患者过量食用会影响血糖控制。
二、饮食搭配与服用禁忌
核桃与部分食物或饮品同食可能影响营养吸收或引发不良反应:

避免与酒类同食:核桃性热,与白酒(甘辛大热)同食易致血热,可能引发咯血,尤其有咯血宿疾者需严格禁忌。
忌饮浓茶:茶叶中的鞣酸会与核桃中的铁、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性沉淀物,降低消化吸收率。
禁止与野鸡肉同食:二者同食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肺炎等患者更需注意。
三、特殊人群食用建议
不同人群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食用方式及量:

糖尿病患者:核桃虽可降低胆固醇,但高脂肪特性会加重糖代谢负担,需控制摄入量。
一般人群: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周食用50-70克坚果(约每天2-3个核桃),避免因过量脂肪摄入导致肥胖。
四、其他关键注意事项
保留褐色薄皮:核桃仁表面的褐色薄皮富含营养,剥除会造成营养流失。

变质核桃禁食:出现哈喇味的核桃因油脂酸败,可能产生有害物质,需丢弃。
食用时间与方式:建议每日早晚少量服用,可直接生食或搭配米糊、豆浆等,但需避免高温破坏营养成分。
通过合理控制食用量、规避禁忌搭配及禁忌人群,才能充分发挥核桃的养生价值,避免健康风险。

脑梗患者饮食核心原则与营养建议
脑梗患者的饮食管理需以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优质蛋白为核心,同时兼顾营养均衡与个体差异,以降低复发风险并促进康复34。以下从适宜食物、禁忌食物、饮食行为规范及特殊情况调整四方面展开说明。

一、推荐摄入的健康食物
1. 优质蛋白来源
选择脂肪含量低且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修复组织并维持血管健康:

鱼类(如三文鱼、金枪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脂。
禽肉与瘦肉:去皮鸡肉、鸭肉、瘦牛肉等,避免肥肉。
豆制品:豆腐、豆浆等,植物蛋白丰富且低脂。
2. 高维生素与矿物质食物
蔬菜:菠菜、芹菜、蕨菜(含萝卜素、维生素C,安神降压)、大白菜、木耳(膳食纤维丰富)。
水果:柑橘(抗氧化、防血栓)、山楂(活血化瘀、降血脂)、猕猴桃、苹果(低糖且富含钾)。
其他:大蒜(降低胆固醇、预防血栓)、西瓜汁(含维生素A、B、C及矿物质)。

3. 高纤维与复合碳水
全谷类:燕麦、糙米等,提供膳食纤维,调节血糖和血脂。
薯类:红薯、山药,替代部分精米白面,增加饱腹感。

二、需严格限制的食物
1. 高脂肪与高热量食物
避免清单:肥肉、动物内脏(如猪肝)、鱼卵、油炸食品、奶油蛋糕、花生(含油脂多)。
危害:此类食物会升高血脂、增加血液黏稠度,促进动脉硬化斑块形成。
2. 高盐与高糖食物
高盐:咸菜、酱菜、火腿、腌肉,每日盐摄入量需控制在6克以内。
高糖:甜味饮品、糖果、甜点,避免血糖波动及肥胖。
3. 刺激性与生痰食物
辛辣类:辣椒、麻椒、白酒,可能刺激血管。
过甜腻食物:奶油蛋糕、蜂蜜,易助火生痰。

三、饮食行为与烹饪建议
1. 进食习惯
定时定量:每日4~5餐,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控制速度:缓慢进食,防止呛咳(尤其吞咽障碍者)。
2. 烹饪方式
优先选择:蒸、煮、炖、凉拌等少油少盐方式,避免油炸、红烧。
调味技巧:用柠檬汁、醋、香草替代部分食盐,减少钠摄入。
3. 特殊情况处理
吞咽困难:将固体食物打成泥状或糊状,如蔬菜泥、肉末粥。
鼻饲患者:需缓慢注入营养液,防止反流至气管。

四、个性化调整与注意事项
1. 合并基础病管理
高血压:严格限盐(<5克/日),增加钾的摄入(如香蕉、菠菜)。
糖尿病:选择低糖水果(如柚子、草莓),控制主食量。
2. 避免烟酒
吸烟:损害血管内膜,加速动脉硬化。
饮酒:限制酒精摄入,尤其避免烈性酒。
3. 营养均衡
确保每日摄入足量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E)、矿物质(钙、镁)及膳食纤维,可通过混合蔬菜沙拉、杂粮饭实现。
总结
脑梗患者的饮食需长期坚持“三低两高”原则(低油盐糖、高纤维蛋白),并结合个体病情(如吞咽功能、基础病)动态调整。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同时配合运动、药物治疗,以最大化康复效果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4974
金币
329088
道行
2004
原创
2411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49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0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22:51
核桃对脑梗患者的营养价值与潜在风险

核桃因其独特的外形和丰富的营养成分,常被称为“健脑食品”。然而,对于脑梗患者来说,其实际作用远非表面那么简单。本文将从营养价值、潜在风险、个体差异三个角度,全面解析核桃对脑梗患者的影响。

---

一、核桃的营养价值与对脑梗的潜在益处

1. 调节脂代谢:降低血管堵塞风险
- 不饱和脂肪酸:核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α-亚麻酸(ALA),有助于调节脂代谢。
- 改善血脂结构:
  -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
  - 提升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
- 对脑梗的意义:血脂改善有助于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降低再次脑梗的风险。

2. 抗氧化作用:辅助脑组织修复
- 酚类物质:核桃中富含多酚类抗氧化成分,能中和自由基。
- 自由基与脑损伤:脑梗后自由基爆发,会加速神经元老化,抗氧化机制缺陷是预后差的重要原因。
- 作用机制:
  - 成分经肠道吸收、肝脏代谢后进入血液循环
  - 缓慢作用于脑部,起到微调修复作用
- 优势:相比外源注射抗氧化剂,这种天然摄入方式更温和、安全。

3. 改善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
- 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维持血管壁柔韧度,改善血流。
- 对脑梗人群的意义:血管弹性提升有助于减少再次堵塞风险,尤其适用于血管脆弱的术后患者。

4. 抗炎作用:缓解慢性炎症状态
- 天然抗炎因子:如植物甾醇、亚油酸、γ-生育酚等。
- 作用机制:抑制炎症通路,减缓细胞应激反应。
- 对脑梗的意义:慢性低度炎症会影响神经修复、认知恢复和循环稳定,抗炎有助于整体康复。

5. 肠道调节:肠脑轴联动
- 膳食纤维与植物蛋白:促进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善便秘。
- 肠脑轴理论:肠道健康与脑功能恢复密切相关,良好的肠道环境有助于情绪稳定与神经修复。
- 排毒功能提升:增强身体代谢废物的能力。

---

二、核桃的潜在风险与注意事项

1. 热量与脂肪含量高:控制不当反成负担
- 热量密度高:每100克核桃热量可达650大卡以上,脂肪占比超过60%。
- 超量摄入风险:
  - 导致总能量超标
  - 转化为内脏脂肪,加重代谢负担
  - 损害肝功能,影响血脂稳定

2. 加工方式影响健康价值
- 市售核桃问题:
  - 高温烘焙破坏活性物质
  - 加盐增加钠摄入
  - 加糖提升热量
- 后果:本应是健康食品,却可能成为“健康陷阱”。

3. 钠摄入超标:诱发高血压
- 高血压与脑梗复发:是脑梗复发的重要诱因。
- 注意点:原味核桃本身钠含量不高,但调味核桃可能含钠量高。
- 建议:选择无盐、无糖、未经高温处理的原味核桃。

4. 电解质平衡问题
- 矿物质成分:核桃中含磷、镁、钠等电解质。
- 摄入控制:过量可能引发水钠潴留、血压波动。
- 特别注意:肾功能不全或电解质紊乱患者应谨慎摄入。

5. 过敏与免疫反应
- 坚果过敏者慎食:轻则皮疹、腹泻,重则呼吸困难。
- 特殊人群:正在服用免疫调节药物的脑梗患者,可能对核桃蛋白敏感。
- 风险提示: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食用。

6. 消化负担:肠胃功能差者慎用
- 坚硬结构与高脂含量:不易消化。
- 症状表现:腹胀、排气、胃酸增多。
- 后果:长期影响进食节律,导致能量摄入不足。
- 建议:消化吸收能力弱的恢复期患者应减少摄入或避免。

---

三、个体差异决定核桃是否“适合你”

1. 摄入方式决定效果
- 适量原则:每日建议摄入量控制在20~30克(约5~6颗)
- 时间安排:可作为早餐或加餐食用,避免空腹或睡前食用
- 搭配建议:与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同食,有助于抗氧化成分吸收

2. 加工方式决定安全
- 优选方式:生食或低温烘焙(不超过60℃)
- 避免方式:油炸、盐焗、糖渍
- 储存方式:密封冷藏,防止油脂氧化变质

3. 个体健康状况决定是否适合
| 人群 | 是否适合 | 原因 |
|------|----------|------|
| 脑梗术后患者 | ✅适量可益 | 有助于血管修复、炎症控制 |
| 消化功能弱者 | ❌慎用 | 易引发消化不良 |
| 肾功能不全者 | ❌慎用 | 电解质易失衡 |
| 高血压患者 | ✅适量可益 | 控制钠摄入前提下有利 |
| 过敏体质者 | ❌禁用 | 可能引发严重反应 |
| 糖尿病患者 | ✅适量可益 | 低GI值,但需注意总热量 |

---

四、总结:核桃不是“万能药”,但合理使用确实有益

核桃对脑梗患者的作用,关键在于吃得对、吃得适量、吃得科学。它不是“吃了就一定好”,也不是“没吃就没用”,而是一种需要个体化管理的辅助营养来源。

> 建议如下:
- 每日控制在5~6颗,以原味、未加工为佳
- 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腹胀、血压波动、过敏等应立即停用
- 结合整体饮食结构:不能依赖单一食物解决问题,应注重均衡营养
- 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根据个体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摄入方案

核桃虽好,但需因人而异、因时而用。合理摄入,方能真正发挥其“健脑”与“护心”的双重价值。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