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2回复

[数码讨论]国际首台,浙大“悟空”问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4974
金币
329088
道行
2004
原创
2411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51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0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9:24
8月2日,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磅发布最新研制的新一代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Darwin Monkey(“悟空”)。

据悉,这是国际上首台神经元规模超过20亿的基于专用神经拟态芯片的类脑计算机,标志着我国在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浙江大学介绍,整台“悟空”由15台刀片式神经拟态类脑服务器组成,每一台刀片式类脑服务器内部集成了64颗达尔文3代类脑计算芯片。该芯片由浙江大学牵头、联合之江实验室于2023年初研制成功,单颗支持超过235万脉冲神经元与亿级神经突触,并支持类脑计算专用指令集和神经拟态在线学习机制。

基于该芯片,“悟空”神经元数量已接近猕猴大脑规模,在典型运行状态下功耗约为2000瓦。该项成果也是浙江大学类脑计算团队继2020年9月份研制成功我国首台亿级神经元类脑计算机Darwin Mouse(“米奇”)之后,取得又一重要突破。
[ 此帖被jjybzxw在2025-08-05 09:25重新编辑 ]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4974
金币
329088
道行
2004
原创
2411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51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0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09:25
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布的Darwin Monkey类脑计算机,在类脑计算领域实现了多项重要突破,代表了我国在神经拟态计算系统领域的前沿进展。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技术突破进行深入分析:

---

一、类脑计算架构的创新突破

Darwin Monkey采用了异构多核神经拟态架构,模拟人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与通信机制。其核心优势在于:

- 脉冲神经网络(SNN)的高效模拟:相比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ANN),Darwin Monkey更贴近生物神经网络的运行机制,使用脉冲信号进行信息处理,具有更高的能效与仿生特性。
- 神经元与突触的并行计算能力:通过大规模并行处理机制,实现对复杂神经网络模型的实时模拟,显著提升计算效率。

---

二、能效比的显著提升

- Darwin Monkey在单位功耗下的计算能力(能效比)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 该系统在处理类脑任务时,能耗远低于传统通用处理器或GPU,为边缘计算与嵌入式脑机接口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

三、可扩展性与灵活性增强

-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多芯片级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 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灵活配置神经网络结构,适用于从小规模实验验证到大规模类脑系统部署的多种用途。

---

四、与脑机接口系统的深度融合

- Darwin Monkey不仅是类脑计算平台,更是未来脑机融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实验室正探索其与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的集成,用于实时解码脑电信号、实现意念控制等前沿应用。
- 在神经康复、智能假肢、意识交互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

五、国产自主可控技术的体现

- Darwin Monkey类脑计算机基于国产芯片和自研架构设计,标志着我国在类脑芯片与神经拟态系统领域摆脱对外依赖,迈向自主可控。
- 这对于国家安全、科技自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

总结:未来展望与战略意义

Darwin Monkey的成功发布,不仅推动了中国在类脑计算领域的发展,也为未来构建类脑人工智能系统提供了硬件基础。其未来发展方向可能包括:

- 与大模型融合,探索“神经形态AI”;
- 推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 构建真正的“类脑+脑机接口”闭环系统。

浙江大学团队通过Darwin Monkey项目,正在引领中国在新一代智能计算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8805
金币
308729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9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49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0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09:40
浙江大学“悟空”类脑计算机:国际首台20亿神经元规模的神经拟态突破
2025年8月2日,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布新一代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悟空”(DarwinMonkey),这是国际上首台神经元规模超过20亿的专用神经拟态芯片类脑计算机,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35。作为浙江大学继2020年“米奇”(DarwinMouse)后的又一里程碑成果,“悟空”在神经元规模、芯片集成技术和应用场景上实现重大突破13。

核心架构与技术突破
硬件系统组成
“悟空”整机由15台刀片式神经拟态服务器构成,每台服务器集成64颗达尔文3代类脑计算芯片,单颗芯片支持235万脉冲神经元及亿级突触,支持专用指令集与在线学习机制134。通过2.5D先进封装技术(CoWoS-S工艺),团队将64颗芯片裸片集成于12寸晶圆,构建晶上系统(SoW) 服务器,突破传统光罩限制,实现微纳尺度互连优化,大幅提升芯片间通信效率135。

关键技术创新
大规模互连架构:采用多维网格拓扑的层次化可扩展芯片互连设计,支持神经元系统协同运行13。
自适应任务调度:通过动态时间步控制与分层资源管理框架,实现20亿神经元的高效资源调度35。
低功耗设计:典型运行功耗约2000瓦,神经元规模接近猕猴大脑(约20亿神经元),能效比优于传统计算架构15。
应用能力与科学价值
智能任务部署
“悟空”已成功运行DeepSeek类脑大模型,可完成逻辑推理、内容生成及数学求解等复杂任务;同时支持秀丽线虫(约302个神经元)、斑马鱼、小鼠至猕猴等多尺度动物大脑模拟,为脑科学研究提供仿真工具,减少生物实验依赖23。

技术迭代与未来潜力
操作系统适配:配套新一代达尔文类脑操作系统,通过负载感知调度算法释放硬件算力35。
通用人工智能探索:其仿脑机制与高速运算能力为类脑AI发展提供算力基座,推动通用人工智能研究23。
发展意义与行业影响
“悟空”的问世不仅巩固了我国在神经拟态计算领域的领先地位,更通过晶圆级集成、国产工艺突破(如国产晶圆基板)和跨学科协作(脑科学、集成电路、计算机系统),为下一代低功耗、高并行智能计算系统提供范式参考135。未来,该技术有望在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新药研发等领域拓展应用场景,推动AI产业向高效能、类脑化方向升级。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