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1阅读
  • 2回复

[奇观]广州新地标被嘲是一座“永久工地”?[1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8805
金币
308729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9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49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0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0:02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8-05) —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自2023年11月开放以来,其独特外观便成为网络热议焦点。不少网友调侃其远观似“未卸完的脚手架”,近看如“未封顶的钢结构工地”,甚至戏称与周边塔吊形成“未完工建筑群CP”。这座占地超3万平方米、号称“亚洲最大专业美术展馆之一”的文化地标,争议始终如影随形。


然而,被吐槽“杂乱”的金属网格背后,实则暗藏建筑师对岭南文化的现代诠释。
该项目由德国赫尔佐格与合伙人建筑设计事务所、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以“水中盛放的英雄花”为题,突出反映了岭南风格和广州地域特色。


建筑主体呈现花瓣造型,立面由12组光伏玻璃与多彩铝板构成双层复合幕墙,营造出类瓷器般通透的质感。其色彩随光影流转而微妙变化,隐喻美术馆作为收藏岭南画派等艺术瑰宝的“容器”本质。




屋顶设计更考量了广州塔俯瞰的“第五立面”效果,彩色光伏玻璃组件拼成花瓣状像素矩阵。这种双层结构不仅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更形成隔热通风的表皮,显著降低了岭南湿热气候下的运营能耗。




作为公共财政打造的地标,其决策机制尤显关键。城市规划专家指出,国内重大公共建筑多依赖“专家评审闭环”,普通市民审美诉求难以进入决策核心。反观伦敦、巴塞罗那等城市,重要地标方案需经数月公开展示,市民可通过投票、听证会深度参与——这种差异,让“脚手架”的调侃声中多了层对公众话语权的期待。




争议更触及功能与形式的平衡。有设计师直言当代美术馆存在“造型凌驾实用”倾向,该馆部分异形展厅墙面利用率比常规展馆低15%-20%,倾斜屋顶导致布光困难重重。博物馆学者一针见血:“美术馆首先是艺术品的容器,其次才是艺术品本身。当建筑过度抢镜,将导致观众视线从画作移向天花板。”




你对该建筑的设计作何评价?
1条评分金币+14
huozm32831 金币 +14 - 前天 16:1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8805
金币
308729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9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49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0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00:13
广州艺术博物院外观争议的焦点与背景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自2023年11月开放以来,其独特的外观设计引发网络热议。不少网友调侃其远观似未卸完的脚手架,近看如未封顶的钢结构工地,甚至戏称与周边塔吊形成“未完工建筑群CP”。这座占地超3万平方米、号称亚洲最大专业美术展馆之一的文化地标,争议始终如影随形。

建筑设计的文化内涵与技术亮点
岭南文化的现代诠释:该项目由德国赫尔佐格与合伙人建筑设计事务所、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以“水中盛放的英雄花”为题,突出反映了岭南风格和广州地域特色。建筑主体呈现花瓣造型,隐喻美术馆作为收藏岭南画派等艺术瑰宝的容器本质。
双层复合幕墙的创新应用:立面由12组光伏玻璃与多彩铝板构成双层复合幕墙,营造出类瓷器般通透的质感。其色彩随光影流转而微妙变化,这种设计不仅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更形成隔热通风的表皮,显著降低了岭南湿热气候下的运营能耗。
第五立面的视觉考量:屋顶设计考量了广州塔俯瞰的第五立面效果,彩色光伏玻璃组件拼成花瓣状像素矩阵,增强了建筑的整体视觉冲击力。
争议背后的公众参与与城市规划反思
城市规划专家指出,国内重大公共建筑多依赖专家评审闭环,普通市民审美诉求难以进入决策核心。反观伦敦、巴塞罗那等城市,重要地标方案需经数月公开展示,市民可通过投票、听证会深度参与——这种差异,让“脚手架”的调侃声中多了层对公众话语权的期待。这一争议也反映出公众对于城市地标建筑在审美、功能及文化表达等方面的多元需求,以及对城市规划决策透明度的关注。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前天 16:1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4974
金币
329088
道行
2004
原创
2411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49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0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0:44
我对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的设计评价如下: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作为一座号称“亚洲最大专业美术展馆之一”的文化地标,其设计无疑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从网络上的热议和调侃中,我们可以看出公众对这座建筑外观的独特印象和复杂情感。

首先,从设计的创意和理念来看,建筑师以“水中盛放的英雄花”为题,试图通过金属网格和双层复合幕墙等现代建筑手法,来诠释岭南风格和广州地域特色。这种设计理念无疑是大胆而富有创新性的,它试图将传统与现代、地域与国际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建筑语言。建筑主体呈现的花瓣造型,以及立面由光伏玻璃与多彩铝板构成的双层复合幕墙,都体现了这种设计理念的巧妙运用。

然而,从实际的效果来看,这座建筑的设计也确实存在一些争议点。一方面,金属网格的外观被部分网友调侃为“未卸完的脚手架”或“未封顶的钢结构工地”,这种直观的印象可能并不符合公众对一座高端美术馆的期待。另一方面,从功能性的角度来看,部分异形展厅的墙面利用率较低,倾斜屋顶也给布光带来了困难,这些都可能影响到美术馆的实际使用效果。

此外,这座建筑的设计还引发了关于公众话语权和功能与形式平衡的讨论。在决策机制上,国内重大公共建筑往往依赖“专家评审闭环”,而普通市民的审美诉求难以进入决策核心。这种现状无疑让公众对这座建筑的设计产生了更多的期待和质疑。同时,美术馆作为艺术品的容器,其设计应该首先考虑到艺术品的展示和观赏需求。当建筑本身过度抢镜时,确实可能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影响到他们对艺术品的欣赏。

综上所述,我认为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的设计是一次富有尝试性和挑战性的实践。它试图通过现代建筑手法来诠释岭南风格和广州地域特色,但同时也面临着外观争议、功能性挑战以及公众话语权等问题。尽管如此,作为一座重要的文化地标,这座建筑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是艺术品的容器,更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这座建筑能够不断发挥其作为美术馆的功能和价值,为公众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文化启迪。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前天 16:1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