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0阅读
  • 2回复

[其他]淡水鲟鱼吃什么食物,怎么喂食[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pplt16888

UID: 1582792

精华: 116
级别: 天外仙宗
 

发帖
8768
金币
1779
道行
13200
原创
4
奖券
102
斑龄
23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8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7-13
最后登录: 2025-08-05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0:36


一、淡水鲟鱼吃什么食物
淡水鲟鱼属于偏肉食性的鱼类,它们的食性是比较窄的。而且它们在不同的阶段,吃的食物也是不同的。幼年时期的鲟鱼喜欢吃一些浮游生物,常见的水生寡毛类、摇蚊幼虫、枝角类和桡足类都是它们的食物。

成年以后它们可以吃的食物种类就会多一些,比如小鱼、小虾、软体动物、贝类、蟹类、蚬类、甲壳类等。虽然它们成年以后能吃的食物种类会多一点,但由于它们游动的速度不快,捕食的能力也不强,所以能捉到的食物也是有限的。另外,人工养殖的时候,可以投喂一些水蚯蚓、红虫、丰年虾等食物。当它们正常进食以后,也可以选择投喂一些合成的饲料。

二、淡水鲟鱼怎么喂食
淡水鲟鱼对食物的需求量并不是很高,人工养殖的时候可以选择一天喂1次,每次喂食的量控制在8分饱最合适。如果投喂活饵的话,最好选择一些行动缓慢的活饵,这样它们才能捕捉到。另外,鲟鱼是底栖类的鱼类,喜欢生活在水底,人工投喂食物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些下沉的饲料,这样它们获取到食物。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人生哪能多如意 万事只求半称心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8742
金币
308035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9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48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0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5:37
淡水鲟鱼吃什么食物
淡水鲟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它们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食物的需求有所不同:

仔鱼期:在这个阶段,鲟鱼主要摄取浮游生物,如轮虫、水蚤等。
幼鱼期:随着成长,它们开始以底栖的水生寡毛类、水生昆虫、小型鱼虾及软体动物为食。
成鱼期:成年后的鲟鱼主要以底栖动物或动植物残渣为食。人工饲养时,可以给它们喂食鱼粉、酵母、小麦、蚕蛹等制成的人工配合颗粒料。
如何喂食淡水鲟鱼
为了确保淡水鲟鱼健康成长,喂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食物:根据鲟鱼的不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食物。例如,在鱼苗时期,可以提供轮虫、水蚤、水蚯蚓等饲料;而成鱼则可以喂食鱼粉、酵母、小麦、玉米、蚕蛹等。
保证食物质量:选择优化配方设计、营养全面均衡、适口性好、诱食性强、性价比优的饲料,确保饵料系数低,能满足鲟鱼快速生长的需求。同时,饲料中不应添加虚假蛋白质成分,也不应含有任何违禁药物,以避免污染养殖环境,确保鱼类健康生长。

增强免疫力:为了提高鱼的抗病能力,可以选择添加免疫力增强剂的饲料,这有助于促进营养物质的快速吸收,增强体质。
定时定量喂食:保持规律的喂食时间和适量的饲料供应,避免过量喂食导致水质恶化或饲料浪费。
上方可以有效地保证淡水鲟鱼的健康和快速成长。

鲟鱼养殖技术要点解析
一、养殖环境要求
水质要求:鲟鱼对水质要求较高,溶解氧一般要求大于6毫克/升,水硬度要求为5°至8°。水温控制在5℃至30℃之间,最适温度为18℃至24。
养殖池设计:室外水泥池面积一般为48平方米至50平方米,池底呈锅底形,坡度为1%至2%,中间底部设置排污口。池塘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适合微流水或流水式养殖。

二、鱼苗选择与放养
鱼苗选择:选择健康的中华鲟亲本,要求其体型完整、无疾病、繁殖能力强。放养健康鱼苗,大小一致、生长均衡。
放养密度:
仔鱼阶段:放养密度为2000尾/平方米。
幼鱼阶段:根据体重不同,静水池密度为150尾/㎡至30尾/㎡不等;流水池密度为1000尾/㎡至100尾/㎡不等。
成鱼阶段:如果是流水池,每平方米放养30-50尾;如果是静水池,每平方米放养5-10尾。

三、饲养管理
饲料投喂:
仔鱼阶段:开口饵料可以选择卤虫无节幼体,小型枝角类,水蚯蚓等,或者是选择直径0.2-0.4mm,粗蛋白为45-50%的配合饲料。当正常摄食后,投喂0.4-0.6mm的配合饲料。
幼鱼阶段:根据体重不同,喂食粒径从0.6-1mm至4.5mm不等的饲料。
成鱼阶段:喂食粗蛋白含量为37-43%,粗脂肪含量为8-10%,粒径为3-6mm的配合饲料。
养殖

投喂频率:仔鱼驯化阶段每隔1-2小时喂食一次,日投饵率为20-30%;幼鱼阶段根据体重不同,日投饵率为10-15%至4-6%,日投喂次数从8-10次减少至4次。

四、水质管理
换水频率:每天换水量应保持在40%左右,水深为1.2米至1.5米。
水质检测:定期检测水质,保持适宜的水温、pH值、溶解氧等指标,确保养殖环境稳定。
增氧措施:配备水处理设备,如增氧机、过滤系统等,确保养殖水质稳定。

五、疾病防治
定期消毒:放养前,每池用强氯精1.5ppm进行消毒,放养后每周用二溴海因0.5ppm消毒一次,消毒后再用3ppm的光合细菌培育水质。
疾病监控:定期对养殖池进行消毒,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降低病害发生率。

六、成鱼养殖
成鱼规格:成鱼饲养指的是将100g的鱼种养至1-1.5kg的过程。
放养前处理:使用2-4%食盐水溶液浸洗5-10分钟。
日常管理:每天排污一次,静水池每天换水1-2次,并采用增氧措施,将水体溶解氧保持在6mg/L以上。
七、
鲟鱼养殖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需要从养殖环境、鱼苗选择与放养、饲养管理、水质管理、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投喂,可以有效提高鲟鱼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鲟鱼饲料配方及养殖要点解析
鲟鱼作为高价值经济鱼类,其饲料配方需兼顾营养均衡与生长需求。以下从基础配方、阶段性调整及养殖辅助措施三方面展开说明。

一、核心饲料配方参考
1. 基础自配饲料配方
成分    配方一(2)    配方二
鱼肉浆    50%    53.7%
鱼粉    13%    13%
肉骨粉    7%    7%
血粉    5%    5%
酵母    8%    8%
葵花籽饼    5%    5%
面粉    2%    2%
磷脂    6%    6%
添加剂    多维/益生菌等    多维/益生菌等
2. 高蛋白替代配方
鱼粉32.7%、肉骨粉20%、血粉10%、酵母12%、葵花籽饼5%、大豆粉2%、蚕蛹10%、鱼油1%、磷脂7%,另添加多维及益生菌。

二、饲料配方设计原则
高蛋白需求:蛋白质含量需达40%-50%,以鱼肉浆、鱼粉等动物蛋白为主,确保生长速度。
功能性添加剂:添加维诺鱼用多维提升免疫力,复合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肠炎风险。
能量与脂肪平衡:通过磷脂、鱼油提供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三、养殖阶段与饲喂管理
按规格调整:幼鱼需更细颗粒饲料,成鱼可增加肉骨粉等钙源成分。
饲喂频率:每日定时投喂2-3次,投喂量为体重的3%-5%,避免残饵污染水质。
水质协同管理:定期换水保持溶氧充足,配合饲料管理可降低饵料系数,提高成活率

四、钓饵配方参考(非养殖用)
腥味主导:早春选用鱼粉、虾肉含量高的饵料;初夏可搭配香味成分。
状态控制:饵水比需根据水深调整,饵料应柔软如耳垂,增强适口性。

五、营养与效益关联
生长性能:科学配方可使鲟鱼日均增重率提升10%-15%,养殖周期缩短20%。
疾病防控:益生菌可使肠道消化率提高25%,肠炎发病率降低30%以上。
通过精准的配方设计与饲喂管理,可实现鲟鱼养殖的高效益与可持续性。需注意,野生中华鲟为国家保护动物,养殖需选择合法品种并遵循相关规范

鲟鱼饲料营养成分解析
1. 蛋白质
蛋白质是鲟鱼饲料中最关键的成分之一,对于鲟鱼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包括鱼粉、大豆蛋白、豆粕等,这些成分能够提供鲟鱼所需的氨基酸,支持其健康成长。

2. 不饱和脂肪酸
鲟鱼对不饱和脂肪酸的需求非常高,尤其是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这些脂肪酸通常通过添加鱼油、藻油等成分来满足,有助于维持鲟鱼的心血管健康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3. 必需氨基酸
为了确保鲟鱼能够健康生长,饲料中还会添加赖氨酸、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这些成分对于鲟鱼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4. 维生素与矿物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维持鲟鱼健康的关键因素。饲料中通常会添加维生素A、D、E和B群,以及钙、磷、镁等矿物质,以保证鲟鱼营养均衡,促进骨骼发育和免疫功能。

5. 预生物活性物质
预生物活性物质在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成分包括益生菌、酶制剂、抗氧化剂等,有助于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鲟鱼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6. 添加剂与调节剂
为了调整饲料的口感、颜色和形状,饲料中还会添加一些添加剂和调节剂,如调味剂、色素、稳定剂等。这些成分不仅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还增强了饲料的保存性能。

7. 概略营养成分
根据对中国市场上8家知名饲料企业的鲟鱼饲料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水分含量:苗料为7.23±2.50%,幼鱼料为7.80±1.18%,亲鱼料为7.95±1.85%。
粗蛋白质含量:苗料为49.71±6.61%,幼鱼料为41.53±1.60%,亲鱼料为43.60±2.70%。
粗脂肪含量:苗料为10.02±1.74%,幼鱼料为12.50±3.41%,亲鱼料为11.81±1.39%。
粗灰分含量:苗料为12.97±1.98%,幼鱼料为10.07±1.37%,亲鱼料为10.66±1.25%。
8. 鲟鱼全饲料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饲养方式,鲟鱼全饲料具有以下优势:

营养均衡:全饲料提供了鲟鱼所需的全面营养,避免了单一饲料导致的营养失衡。
提高生长效率:科学配方的全饲料能够显著提高鲟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降低养殖成本。
增强免疫力:通过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和预生物活性物质,全饲料有助于增强鲟鱼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总结
鲟鱼饲料的营养成分设计需综合考虑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以及预生物活性物质等多个方面。选择合适的饲料不仅能促进鲟鱼的健康生长,还能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对于养殖户而言,了解饲料成分并选择高质量的产品是确保养殖成功的关键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4785
金币
328230
道行
2004
原创
2411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47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0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22:35
淡水鲟鱼的食性与喂养方法

淡水鲟鱼的食性

淡水鲟鱼是一种偏肉食性的鱼类,其食性在不同生长阶段有所差异。幼年时期的鲟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包括水生寡毛类、摇蚊幼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而成年后的鲟鱼食谱会更加丰富,包括小鱼、小虾、软体动物、贝类、蟹类、蚬类、甲壳类等。尽管成年后食物种类增多,但由于鲟鱼游动速度不快,捕食能力有限,因此实际摄取的食物量仍受限制。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投喂水蚯蚓、红虫、丰年虾等活饵,以及合成饲料。

淡水鲟鱼的喂养方法

淡水鲟鱼的食物需求量不大,人工养殖时可选择每日喂食一次,每次喂食量控制在八分饱为宜。若投喂活饵,应选择行动缓慢的种类,以便鲟鱼捕捉。此外,鲟鱼属于底栖鱼类,喜欢生活在水底,因此投喂的食物应选择下沉型饲料,以方便鲟鱼获取食物。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