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阅读
  • 2回复

[其他]鲟鱼好养活吗,怎么养[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pplt16888

UID: 1582792

精华: 116
级别: 天外仙宗
 

发帖
8768
金币
1779
道行
13200
原创
4
奖券
102
斑龄
23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8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7-13
最后登录: 2025-08-0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0:34


一、鲟鱼好养活吗
鲟鱼好养活,它们对环境的要求不高,而且适应能力也是比较强的。只要饲养者可以保证它们生活的环境稳定,它们就可以正常生存。虽然它们食性较窄,但是可以投喂的食物还是很多的,所以养殖也是比较简单的。

二、鲟鱼怎么养
1、空间:鲟鱼属于体型偏大的一种,人工养殖的时候需要给它们准备一个充足的活动空间。如果是用鱼缸养殖的话,需要准备一个大于它们体型1-2倍的鱼缸。如果是池塘养殖,密度也不能过高。

2、水温:鲟鱼可以耐低温,但是无法接受太高的水温。人工养殖的时候需要将水温控制在25℃以下。正常情况下,水温在20-25℃之间最合适。当水温超过25℃的时候,它们就会产生不适。当水温高于35℃的时候,它们可能会出现死亡的情况。

3、水质:鲟鱼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人工养殖的时候,可以将PH值保持在7.0-8.0之间。平时只要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洁就可以。

4、喂食:鲟鱼是偏肉食性的鱼类,人工养殖的时候,可以给它们投喂一些红虫、蚯蚓、水蚤、水蚯蚓等食物。也可以投喂一些合成饲料,但是需要搭配动物饲料一起投喂,才能保证它们的营养充足。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人生哪能多如意 万事只求半称心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4742
金币
328118
道行
2004
原创
2411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47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0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22:37
鲟鱼的养殖条件与管理

鲟鱼的养殖可行性

鲟鱼是一种适应性强、易于养殖的水生动物。它们对环境的要求不高,能够在各种条件下生存。尽管鲟鱼的食性较窄,但可以投喂的食物种类仍然较多,因此养殖起来相对简单。

鲟鱼的养殖方法

空间需求

鲟鱼体型较大,人工养殖时需要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如果使用鱼缸养殖,应选择大于鲟鱼体型1-2倍的鱼缸。池塘养殖时,鲟鱼的密度不宜过高,以保证它们有足够的空间活动。

水温控制

鲟鱼能够耐受低温,但不耐高温。人工养殖时应将水温控制在25℃以下。最适宜的水温范围为20-25℃。当水温超过25℃时,鲟鱼会感到不适,而当水温高于35℃时,可能会导致鲟鱼死亡。

水质管理

鲟鱼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人工养殖时可以将pH值保持在7.0-8.0之间。平时需要定期更换水体,保持水质清洁。

喂食策略

鲟鱼是偏肉食性的鱼类,人工养殖时可以投喂红虫、蚯蚓、水蚤、水蚯蚓等食物。也可以使用合成饲料,但需要搭配动物饲料一起投喂,以确保鲟鱼获得充足的营养。

综上所述,鲟鱼的养殖需要考虑空间、水温、水质和喂食等多个因素,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控制,可以实现鲟鱼的健康养殖。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8702
金币
307927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9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48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0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5:28
鲟鱼好养活吗?
鲟鱼是比较好养活的一种鱼类,但它们对环境和管理有较高的要求。鲟鱼体型较大,对氧气的需求量较高,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水质管理和供氧。只要能够保证它们生活的空间和氧气充足,鲟鱼就可以正常生长。

鲟鱼的养殖方法
1. 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和池塘
水源充足:鲟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养殖场地应具备稳定、清洁的水源。
水温适宜:鲟鱼生长的水温一般在10-20℃之间,养殖场地应选择水温适宜的地区。
土壤条件:土壤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避免积水导致水质恶化。
隔离性:养殖场地应远离污染源,减少外界因素对鲟鱼生长的影响。
交通便利:便于运输饲料、销售产品。

2. 池塘建设
池塘的规模以3-5亩为宜,形状以长方形为好,池深2米左右,池底以沙质为佳,池塘要有良好的进排水系统。
池塘附近最好有干净水源,养殖最好采用活水养殖。

3. 池塘消毒和水质调理
在放养鲟鱼前,需要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水质调理。消毒方法包括使用生石灰、高锰酸钾和漂白粉等。
水质调理主要是调节水体的酸碱度、透明度、溶氧量等指标,使之符合鲟鱼的生长要求。适宜的水体酸碱度为pH7.5左右,透明度为50厘米左右,溶氧量为每升6-8毫克。

4. 选择优质的鲟鱼苗种和进行适应性培育
选择没有病害、健康的鲟鱼苗种,种苗长度最好在20厘米以上。
在放养前要进行试水,观察鲟鱼苗的生长活动情况,确保其适应池水温度后再进行大规模放养。

5. 日常管理
投喂饲料:根据鲟鱼生长阶段,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营养需求。鲟鱼的饲料应富含蛋白质和其他必需营养成分。
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确保pH值、溶解氧等指标在适宜范围内。
病虫害防治:加强养殖场地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日常巡查:放苗后要经常观察鲟鱼的生长情况,特别注意夜间和清晨的巡查,防止缺氧。夏季多雨时需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 供氧管理
鲟鱼是一种高耗氧的鱼类,尤其是在人工养殖的水体中,一般不会太大。如果不能持续给它们打氧,鲟鱼就会因为缺氧而出现死亡的情况。
鲟鱼不打氧可以存活,但存活时间较短。如果水体较大,它们可能坚持3-4天的时间;如果水体较小,最多坚持1-2天的时间。

7. 网箱养殖
网箱应设置在避风向阳、水流畅通、溶氧量高的区域。网箱多为双层,材料为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网片。
放养密度根据鱼种大小和水温变化调整,投喂时坚持少量多次原则,确保每尾鱼都能吃到饵料。

.8.庭院养殖
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场地开挖长方形水泥池,注意水质管理和定期清洁。
庭院养殖需特别注意水质维护和设备安装,如打氧机等。

鲟鱼虽然比较好养活,但它们对水质、水温和供氧的要求较高。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和合理的饲料投喂,可以有效提高鲟鱼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鲟鱼养殖成本构成与关键影响因素
鲟鱼养殖成本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涵盖场地建设、鱼苗采购、日常运营及市场波动等多个环节。以下从核心成本构成、成本变量及利润潜力三方面展开分析。

一、核心成本构成要素
场地建设成本

选址与基建:需满足水源充足、水温适宜(10-20℃)、土壤排水性好及隔离性强等条件,池塘建设需考虑防渗漏、水质管理系统(如溶氧量监测)及环保设施(废水处理)。
配套设施:包括遮阳棚(夏季降温避光)、饲料存储设备及病虫害防治工具,初期投入因规模差异较大。
鱼苗采购成本

价格区间:普通鲟鱼苗价格约50-200元/尾,稀有品种(如中华鲟)或优质种苗价格更高;部分案例中3个月鱼苗采购价为8元/只,但需结合成活率综合评估。
影响因素:供需关系、季节波动(春秋旺季价格较高)及产地差异(国内苗种通常低于进口)。
日常运营成本

饲料成本:占比最大,需根据生长阶段搭配专用颗粒饲料(含鱼粉、豆粕及微量元素),成年鲟鱼年饲料支出随体重增长显著上升。
人工与管理:包括水质检测、投喂、病虫害防治等人力成本,规模化养殖中人均管理面积及薪资水平影响整体支出。
能耗与杂费:如增氧设备电费、水质调节剂、消毒药品等,尤其在水温调控(冬季保温、夏季降温)方面成本较高

二、成本变量与长期投入特征
养殖周期与成本分摊

生长周期:鲟鱼从鱼苗到成熟需8年以上,单尾养殖成本可达万元,前期投入大但可通过梯度养殖(分池饲养不同年龄段鲟鱼)实现分批产出,平衡现金流。
阶段性成本:幼鱼期重点投入饲料与存活率保障,成年期侧重水质维护与病害防控,繁殖期需额外投入产卵环境优化。
环境与政策成本

环保要求:废水处理、废料回收等环保措施增加成本,但可通过生态养殖模式(如循环水系统)降低长期环境风险。
合规成本:需办理特种养殖许可证及人工繁育证,部分地区政府提供技术支持或补贴,可抵消部分初期投入。
三、成本控制与利润空间参考
成本控制策略

优化选址:选择水质优良、水温稳定区域(如湖北咸安案例中利用生态水池降低温控成本)。
饲料效率:精准投喂(避免浪费)与阶段性营养配比可降低饲料成本占比。
政策利用:争取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优惠(如土地协调、技术培训)及产业升级补贴。
利润潜力参考

单尾利润:养殖8年的鲟鱼首次产卵可产8斤鱼籽,后续产量递增(第二次13斤、第三次15斤),鱼籽市场价格高,若成活率达50%,单尾收益可观。
规模化收益:加盟模式下,月营业额20-48万元的养殖场,扣除场地租金(4.2-9.6万元/月)、人工(2.28-6.84万元/月)等成本后,月利润可达4.12万元以上(毛利率约55%)

四、
鲟鱼养殖属于高投入、长周期、高回报产业,单尾全周期成本约数千元至万元,核心成本集中于鱼苗、饲料及场地维护。投资者需结合区域资源(水质、水温)、政策支持及市场需求(如鱼籽、成鱼销售)制定方案,通过精细化管理与规模化运营实现成本控制与利润最大化

鲟鱼在养殖过程中会遇到多种疾病,这些疾病主要分为真菌性、细菌性、寄生虫性和营养性疾病等。以下是针对这些疾病的防治措施:

一、真菌性病
1. 水霉病
症状:受感染的鲟鱼运动能力明显下降,肌肉溃烂充血,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高感染性和死亡率。
防治措施:
若症状较轻,可对病鱼进行单独处理,如使用少量亚甲基蓝溶液涂抹于伤口处,随后使用特制消毒液进行消毒。
若已出现大范围群体传染,应对整个鱼池施放水霉净,每日1次,连续使用5~7天。

二、细菌性病
1. 肠炎病
症状:食欲明显下降,行动缓慢,肛门红肿且腹部轻压后由肛门流出浓黄色液体。
防治措施:采用氯制剂以及碘制剂完成消毒,选择的抗菌药物中倾向于大蒜素。大蒜素具有非常优良的抗菌效果,使用2~3克/千克混合至特制饲料中完成投喂。

2. 鳃类系统疾病
症状:鳃丝发白且附着黏液,使病鱼因缺氧窒息而亡。
防治措施:对于患有烂鳃病的病鱼必须及时隔离,全池使用二氧化氯完成消毒,连续3天以上。

3. 链球菌病
症状:停止进食,对外界刺激无任何反应,导致饲养水体浑浊腥臭。
防治措施:使用盐酸多西环素进行治疗,额外注重鱼群的饲料管理。若在高温时节,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以及免疫剂增强素,提高鲟鱼的抗病能力以及耐受能力。

三、寄生虫病
1. 小瓜虫病
症状:鳃部出现白色小点,导致鳃部失去氧气交换功能。
防治措施:可以采用2%~3%食盐配备生理盐水,浸泡患病鲟鱼1小时,可杀灭。

2. 车轮虫病
症状:鱼苗失去进食欲望,鳃丝呈现暗红色,伴有黏液。
防治措施:对于鱼苗,在放苗前可以提前使用高锰酸钾对鱼池进行消毒处理,实现水质调节。

四、营养性疾病
1. 萎蔫病
原因:饲养密度过大、导致摄食量不足,或投喂的饲料成分单一。
防治措施:保障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饲料投喂单一或饲料出现高脂肪问题。

2. 脂肪肝病
原因:饲料中的脂肪含量极高,导致肝部、胰脏肿大且出现大量脂肪堆积。
防治措施:同样需要保障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饲料投喂单一或饲料出现高脂肪问题。
鲟鱼养殖中需要注意水质管理、饲料配比以及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鲟鱼营养缺乏症状
鲟鱼作为珍贵的淡水鱼类,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如果鲟鱼的饮食中缺乏这些营养成分,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营养缺乏症状。

1. 蛋白质缺乏
症状:蛋白质是维持身体正常功能和修复组织的重要营养素。如果鲟鱼的饮食中蛋白质不足,可能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肌肉萎缩、体重减轻、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在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低蛋白性水肿。

2. 不饱和脂肪酸缺乏
症状:不饱和脂肪酸(如EPA和DHA)对心血管健康有益,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如果鲟鱼缺乏这些脂肪酸,可能会导致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等问题。

3. 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A缺乏:可能导致视力问题、皮肤干燥和免疫功能下降。
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钙吸收不足,进而影响骨骼健康。
维生素B12缺乏:可能导致贫血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4. 矿物质缺乏
钙和磷缺乏:可能导致骨骼脆弱和牙齿问题。
铁缺乏:可能导致贫血,表现为皮肤苍白、乏力等症状。
锌缺乏: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下降和伤口愈合缓慢。

5. 胶原蛋白缺乏
症状:胶原蛋白是鲟鱼皮肤和结缔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缺乏胶原蛋白,可能会导致皮肤失去弹性和出现皱纹。
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鲟鱼出现营养缺乏症状,应确保其饮食均衡,包含足够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人工养殖的鲟鱼,可以选择高质量的饲料,确保其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