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见微知沪|上海的AI方法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7490
金币
294588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23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3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7:32

7月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闭幕。会场周边的交通松了口气,更多的AI企业和从业者则提起气来,上海的AI产业也又要紧一紧步子。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有人问为什么我们总要谈世界、说全球?必须明确的是,全球化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视野。进一步说,WAIC本身也更像视野而非目的,这样规模空前的技术盛会,是上海看待AI方式的外显,是流动而鲜活的上海AI方法论。
第一,关注起点
大会提出了“AI三问”——数学之问、科学之问、模型之问,其中数学之问尤为值得注意。技术的爆炸式发展过程需要更多的基础支撑,而此次大会将数学和基础研究拉回了人们的视野。
大会期间,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出题,上海四个基础大模型现场解题均顺利完成。当AI的数学能力站上高地,AI for Math还是Math for AI成为新的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认为,发展人工智能要从原始创新抓起,原始创新离不开数学。在学术讨论之外,还有两大国际数学实验室也在大会期间正式揭牌,落地上海。
当然,不仅仅局限于数学。今年的大会整体将学术摆在更突出的位置上,汇集千余名全球专家、举办百余场学术论坛,对于“起点”的关注,除了学术层面的数学基础之外,还有伦理层面的技术向善。
被称为“AI教父”的杰弗里·辛顿在主论坛主旨演讲中表达担忧,人类对待AI像在饲养可爱的虎崽,小时候尚可控制,长大后呢?人们需要找到方法,让AI服务人类又不消灭人类。
数学也好,向善也好,人们总会关注如何“作答”,但有时候,城市通过一场大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更是价值所在。
第二,关注过程
在世博展览馆H4馆,有海内外200余支不足5年的初创战队,创始人中“90后”占比超过40%。这是本次大会初设的Future Tech创新孵化板块。除了展台之外,场内还有60多场“项目对接+技术开放麦”活动。
年轻的方式正在帮助年轻人获得更多被“看见”的可能。他们有人说原本毫无预期,但投资人像潮水一般涌进展位;还有人开玩笑说人多的时候甚至想躲起来。而在另外的平台上,我们看到2021年底成立的MiniMax站上开幕式舞台发言,也看到模速空间的各家企业拥有了更大的展台和更丰富的展示内容。
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这是上海在产业投资领域长期的主张。前有未来产业基金、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这次大会又发布了上海市人工智能CVC基金,首期总规模30亿元。从投资、载体到语料、算力,上海始终致力于为科创企业发展过程提供友好生态。
一个初创企业专区以“Future”而非“Young”来命名,或许,这足以说明更多。
第三,关注终端
所有观众都会直观感受到,会场内的机器人变多了。去年的18家机器人企业,到今年一跃成为80多家具身智能相关企业。在智能终端展馆内,随便一个位置,目之所及至少5个人形机器人;走路如果不低头,随时可能踢到一只机器狗。
即使没有进过展会,你也会在社交媒体上刷到在馆内打拳击的机器人。而现场所见的远不仅仅是拳击,机器人可以是流水线工人、木匠师傅、超市营业员、饮品调制师、手术医生、啦啦队员……它们也不只有人形,还可以是四轮驱动、轮椅形态、辅助外骨骼……
终端看得见实体,场景看得见实效。智能终端展馆宛如一个未来生活的微缩空间,人机共存的生态就在眼前。
除了具身智能以外,大模型企业也有了更多的应用落地,更多的企业将智能体作为发展目标。办公场景下,语音实时转录打通多国语言,ppt自动生成也无比丝滑,而“AI+”的力量已然嵌入医疗、教育、健康、政务、电力等方方面面。
自动驾驶亦然,大会场馆周边约30公里路网皆是公众自动驾驶体验区,上海也在大会期间发放了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真无人”的自动驾驶商业运营时代将要到来。
科技终究要改变生活,而终端是人类面对科技时握住的“手”。场景往前延伸一步,未来就更近一步。
WAIC年年举办,年年不同。这些不同之处正是上海对于AI不断思考的体现,是这座城市的AI方法论不断完善丰富的进程。
今年的大会还有一个特点,不少人都在感叹观众当中孩子多了,也许更直接的原因是机器人多了。但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看着观展的孩子总让人浮想联翩:再过十年,他们的日常生活会不会到处是机器人?又或者,他们的双手会不会创造出新一代的机器人?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7490
金币
294588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23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3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7:33
上海AI方法论的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
上海的AI方法论以全球化视野为引领,通过关注技术起点、产业过程与应用终端,构建起系统性的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框架。这一方法论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中得到集中体现,展现了上海对AI技术迭代、产业生态培育及社会价值落地的深度思考2。

关注起点:以基础研究与伦理规范筑牢发展根基
学术引领:聚焦“AI三问”突破底层瓶颈
数学之问:大会提出数学、科学、模型三大核心命题,其中数学基础被置于优先地位。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出题的10道数学难题,由上海四家机构的通用大模型现场顺利解答,推动“AI for Math”与“Math for AI”的双向赋能讨论24。
科学交叉:上海落地两大国际数学实验室,聚焦数学与AI交叉研究,并通过“数学青年与AI青年”结对机制,培养既通代数拓扑又懂深度学习的复合型人才24。
伦理先行:倡导技术向善的全球共识
风险警示:“AI教父”杰弗里·辛顿在主论坛警示AI失控风险,强调需建立“服务人类而不威胁人类”的治理机制2。
价值导向:大会将“技术向善”纳入起点关注范畴,通过千余名全球专家参与的百余场学术论坛,推动AI伦理规范与创新发展的平衡2。
关注过程:以生态培育加速产业创新迭代
孵化机制:为初创企业构建全周期支持体系
FutureTech创新孵化板块:首次设立的该板块吸引200余支成立不足5年的初创团队,创始人中90后占比超40%,现场投资人关注度显著提升2。
资本赋能:上海市人工智能CVC基金首期30亿元落地,延续“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策略,结合未来产业基金、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形成多层次投资矩阵2。
载体支撑:打造产业集群与交流平台
模速空间生态社区:作为大模型创新孵化核心载体,汇聚开发者与企业资源,实现从研发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对接,获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肯定3。
场景化展示:MiniMax等2021年后成立的企业登上开幕式舞台,模速空间企业展台规模与内容显著扩容,体现上海对成长型企业的持续扶持2。
关注终端:以具身智能与场景落地释放技术价值
智能终端爆发式增长
规模突破:具身智能相关参展企业从2024年的18家跃升至80余家,人形机器人、机器狗、辅助外骨骼等终端产品覆盖工业、医疗、服务等多元场景2。
场景实效:智能终端展馆呈现“未来生活微缩空间”,机器人可担任木匠、手术医生、饮品调制师等角色,人机共存生态直观可见2。
大模型应用深度渗透
城市服务:沪语大模型“小沪”实现方言识别与跨语言交互,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咨询、交通指引等本地化服务,助力方言文化保护5。
产业升级:大模型企业以“智能体”为目标,在工业质检、城市治理等领域落地应用,推动AI从工具向自主决策系统演进2。
方法论的核心逻辑:从问题提出到价值闭环
上海的AI方法论本质是以全球化视野定位技术方向,以学术根基支撑原始创新,以生态培育加速产业转化,以场景落地反哺社会价值。正如WAIC作为“视野而非目的”,上海通过持续提出关键问题(如“AI三问”)、优化过程机制、落地终端应用,构建起动态迭代的AI发展体系,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提供“上海方案”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2731
金币
311758
道行
2004
原创
2408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12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3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09:23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上海AI产业的未来展望

7月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在上海圆满闭幕。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不仅展示了全球AI技术的最新进展,也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关注起点:基础研究与伦理

大会提出了“AI三问”——数学之问、科学之问、模型之问,其中数学之问尤为值得注意。技术的爆炸式发展需要更多的基础支撑,而此次大会将数学和基础研究拉回了人们的视野。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出题,上海四个基础大模型现场解题均顺利完成。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认为,发展人工智能要从原始创新抓起,原始创新离不开数学。

此外,大会还关注了伦理层面的技术向善。被称为“AI教父”的杰弗里·辛顿在主论坛主旨演讲中表达了对AI发展的担忧,强调需要找到方法让AI服务人类而不消灭人类。

二、关注过程:初创企业的崛起

在世博展览馆H4馆,有海内外200余支不足5年的初创战队,创始人中“90后”占比超过40%。这是本次大会初设的Future Tech创新孵化板块。年轻的方式正在帮助年轻人获得更多被“看见”的可能。他们有人说原本毫无预期,但投资人像潮水一般涌进展位;还有人开玩笑说人多的时候甚至想躲起来。

上海在产业投资领域长期主张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前有未来产业基金、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这次大会又发布了上海市人工智能CVC基金,首期总规模30亿元。从投资、载体到语料、算力,上海始终致力于为科创企业发展过程提供友好生态。

三、关注终端:应用场景的拓展

所有观众都会直观感受到,会场内的机器人变多了。去年的18家机器人企业,到今年一跃成为80多家具身智能相关企业。在智能终端展馆内,随便一个位置,目之所及至少5个人形机器人;走路如果不低头,随时可能踢到一只机器狗。

终端看得见实体,场景看得见实效。智能终端展馆宛如一个未来生活的微缩空间,人机共存的生态就在眼前。除了具身智能以外,大模型企业也有了更多的应用落地,更多的企业将智能体作为发展目标。办公场景下,语音实时转录打通多国语言,ppt自动生成也无比丝滑,而“AI+”的力量已然嵌入医疗、教育、健康、政务、电力等方方面面。

自动驾驶亦然,大会场馆周边约30公里路网皆是公众自动驾驶体验区,上海也在大会期间发放了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真无人”的自动驾驶商业运营时代将要到来。

四、未来展望:AI产业的持续发展

WAIC年年举办,年年不同。这些不同之处正是上海对于AI不断思考的体现,是这座城市的AI方法论不断完善丰富的进程。今年的大会还有一个特点,不少人都在感叹观众当中孩子多了,也许更直接的原因是机器人多了。但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看着观展的孩子总让人浮想联翩:再过十年,他们的日常生活会不会到处是机器人?又或者,他们的双手会不会创造出新一代的机器人?

总之,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不仅展示了当前AI技术的最新成果,也为未来的AI发展指明了方向。上海作为中国AI产业的重要中心,将继续在基础研究、伦理规范、产业投资和应用场景等方面不断努力,推动AI产业的持续发展。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