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科创生态岛建设里程碑:249米高楼封顶与“莲花”形态整体呈现
成都科创生态岛于2025年7月迎来重大建设突破,249米高的N1塔楼正式封顶,标志着全岛25栋建筑主体结构全面完工,项目进入加速建设阶段。整岛以“莲花”为核心设计理念,由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基于“细胞团簇生长扩张”概念规划,建筑布局模拟莲花形态,兼具多变灵活性与未来扩张潜力,此次封顶后“莲花”整体形态已清晰显现。
项目核心设计与功能定位解析
建筑设计亮点
标志性塔楼:N1塔楼作为全岛制高点,高249米,是整个“莲花”形态的视觉中心,其封顶为后续机电安装与外立面施工奠定基础。
特色场馆结构:2号馆采用西南地区首个“马蹄状悬挑悬挂结构”,底部双圆环承托上部主体,通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与环形悬吊钢结构组合,实现视野最大化与用钢量优化,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高度44米。
绿色建筑实践:3号馆以“零碳示范建筑”为标准,集成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屋顶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综合节能率超60%,直接碳排放为零,达到绿建二星设计标准。
功能分区布局
建筑编号 核心功能 定位特点
1号馆 交流展示 一层科技服务、二层成果展示、三层科创交流,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2号馆 创新转化服务 聚焦中试验证、技术转移、孵化培育、金融服务,构建科创要素聚集平台
W7 产业办公首发区 包含湖滨商业、数字经济加速器及岛邻共享中心
N1塔楼 超高层功能载体 全岛制高点,预计承担科研办公、总部经济等核心功能
科创生态构建与未来愿景
多维度创新场景实践
“场景岛”科技应用:全域部署无人机配送、巡逻机器人、L4级无人驾驶船“未来之舟”等智能设施,1号馆配备全球首款消费级伴随仿生四足机器人及咖啡拉花机械臂,打造沉浸式科技体验。
“试验岛”产业培育模式:利用1006亩水陆空三域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验证场景。例如深圳市道瑞轮胎通过岛上电瓶车实测实现成果转化,已注册西南总部并投资2000万元建设中试平台。
建设进展与生态集聚成效
建设阶段:截至2025年7月,全岛25栋建筑主体完工,此前已投用1号馆、W7等首批载体,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产业资源导入:已入驻19家科创企业,链接35个重大创新平台及27家国家科研机构,周边布局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天府实验室等顶尖科研基础设施。
未来发展目标
成都科创生态岛将持续构建“覆盖水域、陆地、低空的立体化智能试验场”,目标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企业验证前沿技术的“超级试验台”,推动“科幻场景”向“产业实景”转化,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成果转化聚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