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阅读
  • 2回复

[猎奇]今年最强高温来袭,东北空调需求暴涨800% [1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5151
金币
272191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90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8小时前



今年夏季的高温比往年提早了许多。
“东北桑拿天”,“山东高温停课”,
华北、黄淮地区甚至还没入伏就陆续发布高温预警,
往年有避暑美誉的东北
由于异常高温,
空调成交额同往年相比暴涨800%。



西班牙人用喷泉水降温
图源:The press democrat and DW
放眼全球,
“西班牙有1180人因高温死亡”新闻登上热搜。
西班牙、葡萄牙南部许多城市在6月达到46度,
创下有纪录以来的最高温度。
创纪录的高温事件在全球多地频发,
网友称:“仿佛被高温末世做局了。”



2024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图源: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 ECMWF
极端天气成为新常态,我们能做什么?
一条再次采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的魏科博士,
他早在一年前就曾预言:全世界将会越来越热。
“在见证过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之后,
现在我们能做的,
就是给子孙后代留一个更好的未来。”
编辑:刘亚萌、王晨璇
自述:魏 科





女子在河水中降暑
图源:华盛顿邮报
2024年大概是过去2000年最热的一年。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过去十几年这段时间应该是10万年来最暖的一段时期。
尽管促使近两年气候波动的关键因素厄尔尼诺现象已经结束。但厄尔尼诺现象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长期气候变化的停顿,局部地区仍然会出现一些创纪录的高温事件。
像今年西南欧出现的极端高温现象,6月和7月初,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以及克罗地亚的部分地区都陆续发布了红色高温预警。葡萄牙中南部城镇莫拉6月29日的气温达到了46.6°C,创下葡萄牙有纪录以来的6月最高气温。
我国今年的极端高温目前主要出现在北方,截止到7月13日,有15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突破了当地7月最高纪录,在山东东部、江苏中北部等核心高温区,有15个站点打破了建站以来的历史高温纪录。
除了极端高温频次升高,高温出现的范围也变得更广、更北,特别是东北地区,哈尔滨甚至在6月中下旬就出现了36℃的罕见高温。



2024年2月,贵州山火
早在2023年7月,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先生就警告说,“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的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global boiling)时代已经到来”。这带来什么影响呢?就是极端气候事件增多。
如果你现在40岁,那么你人生的后面20年跟前面20年经历的极端天气相比,高温酷暑增加约230%,洪涝增加约130%,风暴增加约97%。
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导致山火频发。2024年2月的贵州山火,持续了12天,大家下了很大的功夫,很多的牺牲才把火扑灭。它的起因不能完全归结于老百姓的祭祖、开荒、田地里烧秸秆之类的,跟升温和干旱有关。
2023年整个冬季从12月份到2024年2月份,云南贵州的温度在全国都偏高,贵州2月份的平均气温比往常要多个2~3℃,降雨还少。这时候山里面聚集的枯枝败叶,一个烟头就能燃起来,还有偶发因素,干的闪电、矿泉水瓶、玻璃瓶,在太阳光照射下聚集光线,它也能烧起来。



2025年加州山火中,短波红外卫星图像下燃烧的建筑物
图源:Getty Images
其它国家也在频繁爆发山火。2023年加拿大创纪录的山火,烧了将近半年,它燃起的灰尘飘到美国,使得美国的空气比我们雾霾最严重的时候还糟糕。还有2020年澳大利亚山火,导致30亿动物死亡。2024年,美国德克萨斯州也爆发了它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山火。此起彼伏,这是一个全球现象。
这种“热”,一般在春季就开始有迹可循。拿2023年举例,北京在2023年5月底的时候就有单日温度超过35℃,6月连着3天超过40℃,这在历史上是很罕见的。一直到7月都是高温,过程中还热死过人,一个导游在颐和园因为热射病去世,还有一个奶奶在家没开空调,因为太热死掉了。



2023年7月北京房山,被淹没的车
就在我们以为可能就一直热下去了,7月底忽然间京津冀一场大暴雨,最多降雨量高达700毫米,也就是两三天下了一年的降雨量。闹出了很多大规模的洪灾,房山门头沟都起了洪水,有30多个人死亡。这种大暴雨和旱涝急转事件跟全球变暖也是有关的。因为全球变暖会带来大气环流不稳定,温度越高,空气中容纳的水汽量就越高,下暴雨的时候,也下得更厉害。



2024年全年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5℃
图源: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从全球来说,2024年也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自1940年起),全年平均气温15.10℃,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1.55℃,升温幅度也是最大的。
全球持续加速增温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为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现在还处于峰值。以后每一年我们可能都在创造新的纪录,现在说“2024年是有史以来最暖的一年”,但再过三年我们可能又会说“2027年是有史以来最暖的一年”,然后过几年说“2030年是有史以来最暖的一年”。







青藏高原气候凉爽,但也有冻土和冰川融化的风险
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区域。
有些人可能会想着北部地区更凉快一点,我搬到青藏高原上不就很好了?
但是你得想到,全球变暖到一定程度,青藏高原上会有大规模的冻土融化,所有地面就像扭曲的泥浆一样,还有雪山上的融水冲下来,也会带来灾害。



2020年6月份,有三个台风到达哈尔滨
图源:新晚报
你觉得哈尔滨很好,夏季比较凉爽,但是它冬天非常冷。而且全球变暖之后台风路径北移了,2020年半个月之内,有三个台风直接到了哈尔滨,这在历史上基本没有出现过。
全球变暖让整个大气的环流变得不稳定,一个城市的天气变得“不按常理出牌”。
可能全国人民都感觉到了,2023年进入冬季之后,气温是上蹿下跳。
春节之前全国都非常冷,多城市暴雪,没过几天升温,比往年温度高出5-6℃,快要上班的时候,忽然温度降低,又比往年低了5-6℃,温差是非常大的。
我自己有留心过,在北京已经很多年没有穿毛衣了,感觉是脱了夏天的T恤,就开始穿风衣,没过多久,羽绒服就开始上了。这说明热和冷之间过渡非常快速。
这种骤冷骤热,在全球很多地方都在出现。2024年1月初的时候,北欧的温度忽然间短短几天就降到零下40℃,是他们那个地方史上最冷的温度,然后没过三五天,温度忽然又回升到零下5℃,一下子蹿升了30多摄氏度。



所以它不是你换个地方就能解决的,在此之外气候变化还会改变病毒分布的区域。
热带的病毒和病菌,它会向中纬度人口密集的区域去侵蚀。前几年我们国家部分区域爆发了鼠疫,病毒就来自于干旱地区的啮齿类动物,随着干旱地区扩张,这类病毒也会扩张。
随着中高维度地区的温度升高,很多原来冰封在冻土或冰川里面的病毒也会被释放出来,而这些病毒到今天竟然还有活性,我们不知道最终能释放出一些什么远古怪物出来。
所以你想想看,你还能往哪里躲?
在我看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作为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历史上住了几千年了,未来还会是最优的地方。
所以关于未来的房产、职业、投资,我们不可能躲开气候变化,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去适应它。



中国农村存在大量独居老人



成都玉林街道的老人
那么怎么去应对呢?
我们的社区要做一定的改变。比如在城市建设上,要更加防内涝,地面上的道路要重新规划,不能让道路成为积水最厚的地方。
夏季高温的时候,希望能有专门的避暑中心,以及开放公共的图书馆和政府机构这些比较凉爽的地方,给市民使用。对户外工作者有更多政策上的调整,在高温洪涝的时候,让他们能够待在比较安全的地方。
作为子女,你要更多地关心父母和祖辈,关注一下家庭里面的空调,如果家里是住在比较低洼的地方,或者房屋比较破旧了,需要增加一些防洪的设施。
当然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
过去这些年我们看到一些新闻,就是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了,还有人坚持要去山里;台风来了,还有人跑到楼底下去搞直播,说“你看这个风特别大”;还有人仗着自己的车好,去涉水,这些都属于风险意识不足。
这当然跟我们的科普力度有关系,如果大家对这些灾害的科学机理有更多了解,也能够减少很多悲剧的发生。





北极熊正在失去家园
大概在上世纪60年代,日裔美国科学家真锅淑郎先生就已经做出了“二氧化碳浓度与全球升温”的模型预测,60多年过去了,全球升温走势基本就是按照他的预测来的。
在过去100多年里面,全球二氧化碳飙升了大概50%,到2024年全球平均升温了 1.55℃,其中2023年有两天出现了升温2℃,这是出乎科学家意料之外的。
其实这个2℃是2015年《巴黎协定》里各个国家商定的目标,是希望到2100年的升温控制在2℃以内,但即便达到这个目标,依然是非常恐怖的。



2021年交警在郑州暴雨现场指挥交通
图源:郑州交警
以2022年夏季的上海为例,出现了7次40℃以上的天气,当年全球升温1.1℃。假如升温2℃,那么这个天数要增加5-10倍。你想一想,假如上海有连续35-70天都是40℃以上,你和你的家人该怎么活动?
可能你今天出门就会告诉孩子,到了学校之后不能到操场上去,一旦跑出去就要中暑了,放学了之后会担心晚上有暴雨。像2024年贵州的山火、2023年东北的洪灾、2022年的郑州暴雨,可能在全国各地频繁发生,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世界。



全球升温3°C后,道路被淹的上海陆家嘴
图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有什么标准?
按照预估,大约2050-2060年会是一个“见分晓”的分界点。假如你是80、90后,2050年正好是你晚年的开始。
在2050年之前世界肯定是会越来越热,因为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高,全球平均温度一定会超过1.5℃。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会继续冲向2℃,直至2100年超过这个值。
假如我们现在控制的好,2050年我们超过1.5℃一段时间之后,温度就会慢慢往下走,在2100年之前控制住。
所以我们80、90后想要安度晚年,基本上是“没戏”了,我们会见证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子孙后代留一个更好的未来,让你的孩子(10后、20后)能有希望。
我自己的孩子,应该能够看到2100年之后的世界,如果她到时候回想起来说“这个世界跟我小时候差不多”,我觉得就是成功的。



上海创智农园,居民们在种植和收获
我总体上保持一定的乐观,还是有几率成功。
首先大家的认知是统一了,承认了“气候危机”的事实。
十年前可能有很多人在质疑气候危机,认为这是发达国家的阴谋,发达国家说这是发展中国家的阴谋,给我们的思想造成了很多混乱。也有一些人说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冷,已经被事实和数据反复打脸。
2020年我们国家制定了“双碳战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政策转型。
加上年轻人崛起了,独立意识更强,拒绝忽悠,更相信科学。在一个新能源驱动的经济模态下,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像人工智能,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等等,市场潜力很大。
古特雷斯先生说的“全球沸腾时代”是个比喻,水没有冒泡之前,很多人可能还可以假装没看到,但是现在冒泡了,你就没法忽略掉这件事情了,事实会促使大家发生改变。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5151
金币
272191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90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8小时前
2025年东北高温引发空调需求激增现象分析
2025年夏季,我国北方地区遭遇极端高温天气,其中东北地区表现尤为显著,导致空调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据多方数据显示,东北三省空调销售额、安装量等指标同比增幅普遍超过300%,部分地区甚至达到800%以上,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跻身京东平台近7日空调成交区域TOP10,首次购买空调用户数增长超60%。

东北空调需求暴涨的核心驱动因素
极端高温天气强度与范围突破历史纪录
截至2025年7月13日,我国已有15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当地7月纪录,山东东部、江苏中北部等核心高温区有15个站点打破建站以来历史纪录。东北地区受“热穹顶”效应影响,漠河等北方城市连续多日气温突破35℃,地表温度高达65℃,高温持续时间较往年提前半个月。

东北地区空调普及基础薄弱
2023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全国城镇居民每百户空调拥有量为171.7台,而东北传统上因夏季均温较低(22-25℃)、森林湿地调节气候等因素,空调普及率远低于南方。黑龙江、吉林等地因墙体加厚、空气流通差,高温下室内闷热问题凸显,推动大量存量家庭首次安装空调。

政策与市场促销叠加效应
以旧换新政策、电商大促(如618)进一步刺激需求释放,海尔、海信、小米等品牌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加速市场渗透。例如,小米凭借高性价比(1.5匹新一级能效空调售价1999元)和智能家居生态优势,在东北、内蒙地区销量峰值达去年同期20倍。

需求爆发背后的产业供需矛盾与挑战
供给端响应能力不足
问题类型    具体表现
产能与库存短缺    东北地区本地空调产能有限(仅辽宁保有百万台级年产量),短期需求激增导致多次断货,跨区域调货推高物流成本
安装服务瓶颈    当地安装人员储备不足,全国紧急调派工程师仍无法满足需求,部分用户反映空调到货后等待数日无人安装
产业链配套滞后    北方地区长期处于空调产业布局洼地,售后、维修等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订单激增导致服务响应效率下降
长期气候趋势下的市场机遇
全球变暖推动需求常态化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5)》指出,2024年为1850年以来全球最热年份,极端高温事件将更频繁。东北夏季高温常态化可能使该地区成为空调市场新增长极,中信建投预测Q3空调内、外销量有望显著提升26。

行业技术升级加速
消费者对能效、健康功能需求提升,新一级能效产品占比超95%,智能化(如美的T6空调的AI环境感知)、场景化功能渗透加快,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竞争。

未来市场趋势与企业应对方向
区域供给布局优化
空调企业需加强北方产能与库存建设,例如在东北增设生产基地或区域仓,缩短物流周期,提升本地服务团队规模。

政策与市场协同发力
新一轮国补资金到位将接力刺激需求,企业可结合地方以旧换新政策,针对性推出适配北方气候的产品(如宽温域运行、空气循环优化机型)2。

产业链韧性提升
通过数字化调度系统实现跨区域资源联动,平衡安装服务供需;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完善“线上下单+本地配送+极速安装”闭环。

本次东北空调需求爆发既是极端天气引发的短期现象,也折射出全球变暖背景下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对企业而言,能否抓住北方市场增量机遇,关键在于快速响应能力与长期技术积累的双重结合。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UID: 2158359

发帖
122
金币
45
道行
5
原创
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53(小时)
注册时间: 2023-03-04
最后登录: 2025-07-1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小时前
2024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