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1阅读
  • 1回复

[猎奇]已下架,七大著名酸奶全军覆没,实为科技糖水,以后别再被骗了 [1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2290
金币
76721
道行
37009
原创
2327
奖券
4776
斑龄
134
道券
1061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2626(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7-1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0:10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16) —



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人都想着改善生活,对于营养的补充更是相当在意。

很多人都会选择每天喝瓶酸奶补充一下蛋白质和钙质,调节一下肠道菌群增加免疫力。

可这几天有网友发现喝了这么久的酸奶实际上都是“科技与狠活”,踩了个大坑。

这也引发了网友们对酸奶的大讨论,毕竟谁都怕自己真金白银买回来的是“假酸奶”。



该博主爆料了三款酸奶,首当其冲的就是某知名品牌的风味酸奶。

看了配料表发现里面一滴牛奶都没有,白砂糖的含量倒是相当多。

现在看来这“风味”两个字真的成了“护身符”。

原本在人们眼中没有营养价值的“小甜水”摇身一变成了营养价值极高的饮品。



关键是这样的陷阱还不止一个,该博主爆料的第二个踩雷酸奶一样是来自大品牌。

而且看上去包装很是高大上,还富含果肉等,价格比一般的普通酸奶高出不少。

可它的含糖量依旧惊人,除此之外里面还有大量的果酱,直言喝了不光胖还会长痘。



另外他还曝光了老酸奶,看起来浓稠的老酸奶在很多人也眼里都是真材实料的表现。

和大多数比较稀的酸奶相比似乎是营养价值更高,制作过程更复杂。

但博主接下来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贴了配料表啪啪打脸不少网友的“无知”。

它的粘稠感实际上不是营养和工艺,靠的全是增稠剂和添加剂。

不可否认口感的确是不错,同样糖分也是高得可怕。



这让不少网友涌现评论区纷纷晒自己选购的酸奶,在线求教到底能不能喝。

更是有网友发出灵魂拷问,直接在评论区问究竟什么才是真酸奶。



有网友倒是贴心,直言配料表第一位是生牛乳的,或者说生牛乳大于85%-90%的就是真酸奶。

这让很多网友想起了315上的酸奶打假,七大著名品牌的酸奶全军覆没。



当时是3月12日,北京的崔女士联系了媒体记者,直言自己上当受骗了。

这次被骗是因为自己买了一箱酸奶,包装上赫然写着“新西兰酸奶”。

包装下面却用芝麻大点的字体标准是风味酸奶饮品。

家里七十多岁的老人还以为是什么高级酸奶,高高兴兴买回来一喝才发现不对劲。

看了配料表和小标字体才发现,这哪是什么酸奶妥妥的就是糖水。



尤其是这配料表看了之后才更让人忍不住蹿火,白砂糖直接排在第二位。

蛋白质仅仅只有1.2克,离国家制定的标准2.3克以上差了将近一半。

不得不说玩心眼还得是商家,不曝光不知道,一曝光才发现这样的产品不在少数。

很多商家都将“风味”两个字印得特别小,而且位置还非常不显眼。

如果不仔细看压根找不到,可要是追究起来又不能说人家没提醒。



结果让很多消费者都误以为是真酸奶,买回家还以为是什么营养品。

有的人更是定时定点喝想着促进肠道菌群,怎么也不会想到是糖兑水。

还有的商家更可恶,在名字和品牌名称上做玩心机。



什么“XX牧场联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牧场生产的纯天然酸奶。

还有商家把商标起成“其他没了”,不少消费者都以为这是除了酸奶不添加任何添加剂。

谁知道闹了半天这是商标名称,买回家的别说是酸奶了,里面真材实料一点没有。

妥妥的“小甜水”,有的网友得知真相后直呼害了孩子,以为是好东西天天让孩子喝。



大多数消费者发现后都很生气,可基本上又全都忍了下来。

毕竟这事就算是去闹,厂家也不一定会买账,人家标准了又不是没标准。

消费者觉得闹也没结果默认吃了个哑巴亏,事实却并非如此。



按照相关规定这种包装上只凸显产品名称,或者说有意无意的不把饮品等内容标注在正面。

又或者隐藏的都是违法的行为,这直接涉及用虚假信息欺骗消费者。

再严重一点的能构成欺诈,关键是这样的行为还不是某个品牌的特例。



在走访时发现测试的七款“酸奶”饮品中,只有三款符合《含乳饮料》标准。

剩下的四款全都是不合格,更令人寒心的是,在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上来看。

七款大品牌酸奶竟然没有一个产品是满足国家标准的。



食品行业专家表示这类产品的营养价值其实非常低。

说不好听的就是各种添加剂勾兑的“小甜水”,每个成本价连一块钱都要不了。

就算是被查封,商家随便换个包装就能东山再起。



据报道,这七款酸奶在被媒体揭短之后有六款都宣布下架。

其中有的品牌更是干脆将自己店铺的所有商品清空,可在面对采访时这些商家的嘴却很硬。



压根不承认是自己的产品有问题,只是说没货了,或者商品活动结束。

甚至还有商家用店铺升级的借口来搪塞,但究竟是怎么回事商家和消费者彼此都心知肚明。



相比于“科技与狠活”的假酸奶,真材实料的常规酸奶在我国的市场上占量并不是很高。

特别是这几年,我们国家的酸奶市场需求明显下降,酸奶的价格只能跟着往下降。

这让那些本来靠着高价维持盈利的厂商存活越发艰难。

据悉市面上那些动辄两位数的酸奶生产成本也就在五六块左右。

而营养价值上没比普通的酸奶高多少,定价那么高往往就是赢销策略不同。



市面上假酸奶层出不穷,主要原因是酸奶本身的制作成本不是特别低。

从牧场到工厂每个环节和程序要求都很是严格,尤其是运输上的成本很高。

这也让不少真正做酸奶的厂家无法压缩成本,随着市场的不断内卷和压缩。



不少商家为了活下去只能另谋出路,这期间就有些人看到了商机钻了空子。

用各种添加剂勾兑出成本低的“假酸奶”,起个高大上的名字赚得盆满钵满。

想要杜绝这样的现象,不光消费者们要擦亮眼睛,相关部门也要加大打击力度。



1条评分金币+18
huozm32831 金币 +18 - 前天 20:2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9103
金币
283774
道行
2004
原创
2405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43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20:32
如何辨别并选购真正的酸奶?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酸奶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发酵奶制品,其营养价值备受消费者关注。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一些不良商家利用消费者对酸奶的认知不足,推出了诸多“科技与狠活”的假酸奶,这些产品往往以风味酸奶、果肉酸奶等名义出现,实则含糖量高、添加剂多,营养价值大打折扣。那么,如何辨别并选购真正的酸奶呢?

一、查看配料表

- 真酸奶:配料表首位应为生牛乳或乳成分,且含量通常高于85%-90%。同时,配料中应含有乳酸成分而带有柔和的酸味,它可帮助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
- 假酸奶:配料表首位可能是水或白砂糖,且含有大量添加剂、果酱等,乳成分含量较低或根本没有。这样的产品往往甜度过高,营养价值低。

二、观察产品标签

- 真酸奶:产品名称会直接标注为“酸奶”或“发酵奶”,且会明确标注乳酸菌种类和含量。
- 假酸奶:可能会以“风味酸奶”、“酸奶饮品”等名义出现,且这些关键词往往字体较小,位置不显眼,试图混淆消费者视线。

三、辨别产品质地和口感

- 真酸奶:质地较为浓稠,口感酸甜适中,带有浓郁的奶香和发酵后的独特风味。
- 假酸奶:质地可能过于稀薄或过于浓稠(由增稠剂造成),口感过甜,缺乏真酸奶的醇厚感。

四、选择知名品牌和正规渠道

- 知名品牌和正规渠道往往有更严格的品控和质检流程,能够确保产品的真实性和质量。
- 避免购买来源不明、价格异常低廉的产品,这些产品很可能是假酸奶或存在质量问题。

五、关注营养成分表

- 真酸奶的蛋白质含量通常较高,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如≥2.3克/100克)。
- 假酸奶的蛋白质含量往往较低,甚至达不到标准,而糖分含量则可能过高。

六、消费者教育和维权

- 消费者应提高辨别能力,学会查看配料表和产品标签,了解真酸奶的特点和标识。
- 如遇到虚假宣传或产品质量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选购真正的酸奶需要消费者保持警惕并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通过查看配料表、观察产品标签、辨别产品质地和口感、选择知名品牌和正规渠道以及关注营养成分表等方法,我们可以更有效地筛选出真正的酸奶产品。同时,消费者也应积极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