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9阅读
  • 2回复

[猎奇]两男一女开救护车旅游后续,警方介入,男子身份被扒,果然不简单 [1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职务: 山庄囚徒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72391
金币
9988
道行
5638
原创
799
奖券
6506
斑龄
3
道券
18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846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5-07-18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03) —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1条评分金币+16
huozm32831 金币 +16 - 07-0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5409
金币
275176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93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7-02
关于“两男一女开救护车旅游”事件的后续进展,结合警方介入、涉事人员身份及处理结果,综合多篇报道信息整理如下:

一、事件核心经过
违规行为
2025年4月12日,一辆悬挂海南三亚牌照的救护车在西藏墨脱公路上多次拉响警报,要求前方车辆让行。其他游客避让后,却发现该车停靠在景区,车上两男一女(女性身穿皮短裙)下车拍照旅游,无急救任务迹象。
返程途中,该车再次拉响警报试图超车,因道路拥堵未果,持续鸣笛半小时引发众怒,最终被游客逼停质问。

涉事人员态度

白衣男子(驾驶员)声称:“我开救护车旅游归公安机关管,不归你们管”,并炫耀其“西藏站长”身份及抗震救灾经历。
拒绝关闭警报器,反诬游客“公车私用”,态度嚣张。
二、警方介入与处理结果
现场处置

交警到场后拆除救护车警报器,并对涉事人员处以200元罚款。
调查确认该车非正规120急救车,属民营机构“经纬航空医疗”所有,外观与正规救护车相似易混淆。
后续追责

涉事公司停业整顿:海南卫健委勒令“经纬航空医疗”停业,全面排查整改车辆。
身份曝光:白衣男子为“经纬航空医疗西藏站站长”,其利用职务之便公车私用的行为引发舆论谴责。
央媒关注:事件经央视等央媒报道,推动相关部门从严查处违法行为。
三、争议与舆论焦点
处罚过轻
网友普遍认为200元罚款缺乏震慑力,呼吁完善法规严惩滥用急救资源行为。

社会危害性

消耗公众信任:虚假鸣笛可能导致真正急救时无人让行,延误救援。
暴露监管漏洞:民营救护车管理不规范,跨省运营(三亚牌照在西藏使用)存安全隐患。
四、事件启示
强化监管:需明确民营救护车使用规范,强制安装GPS及行车记录仪。
严惩滥用行为:建议提高法律处罚标准,纳入信用惩戒体系。
公众监督:鼓励民众举报违规行为,维护急救资源公信力。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7-0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9502
金币
287620
道行
2004
原创
2405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50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7-02
   事件回顾与处理结果

  2025年4月12日,一位博主“大洋的旅途”在西藏墨脱公路自驾游时,发现一辆挂着海南琼B牌照的救护车一路鸣笛,要求前方车辆让路。这辆救护车车身印有“经纬航空医疗急救站”字样,但并未执行急救任务。博主发现该救护车在景点停车拍照打卡,随后继续拉响警报器行驶。博主和其他车主认为这种行为不当,于是将其拦下质问,双方发生冲突,随后有人报警。

  墨脱县公安局确认事件属实,并于事发当日对涉事救护车进行了处理。警方拆除了救护车违法加装的警报器,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行政处罚和教育。5月13日,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通报,称涉事车辆为海南经纬航空医疗急救服务有限公司的非急救医疗转运车,该公司已被责令停业整顿,并对所属全部车辆进行全面排查整改。

   网友反应与舆论压力

  事件曝光后,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热议。网友们对涉事人员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认为救护车是生命的守护者,不应被滥用为旅游工具。有网友指出,这种行为不仅浪费公共资源,还可能导致公众对救护车的信任危机。还有网友调侃涉事公司,建议其改名为“经纬旅游航空”。

   后续影响与反思

  这起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特种车辆的特权是责任而非便利,任何滥用都将付出沉重代价。它也暴露出行业监管存在漏洞,非急救医疗转运车与急救车的界限需要清晰界定。一些地方已经出台措施规范非急救服务,如对车辆外观进行区分、开通非急救转运热线等。此次事件提醒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希望相关部门能从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加强对特种车辆的管理,确保公共资源不被滥用,维护公众对急救系统的信任。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7-0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