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您提供的文章内容来看,大厂在AI领域的赚钱方式主要可以分为四类:模型即产品、模型即服务、AI即功能、卖铲人。这四类布局并非完全独立,而是交叉并存,每类的变现方式各有不同。
1. 模型即产品:指的是大厂围绕自研大模型推出的具体应用产品,涵盖To C的通用AI助手、AI写作、AI绘图、AI视频生成工具,以及少量To B的定制化工具。这类产品的商业模式主要为订阅制,即收取会员费。
2. 模型即服务(MaaS):主要面向B端客户,可以将训练好的AI模型通过云平台以API或标准化接口的形式提供给企业客户,也可以为不同行业的企业客户定制专属模型训练。由于涉及算力、数据安全等因素,收费较高,且用户黏性较强。
3. AI即功能:与前两类直接售卖AI产品和服务不同,"AI即功能"指的是大厂将AI作为一种通用能力,嵌入自身产品或业务流程中,起到提升效率、赋能业务的作用。
4. 卖铲人:指的是卖算力基础设施,服务对象包括云服务商、大模型公司等。这类业务门槛较高,产品周期长、研发投入重,对生态的依赖也非常强。
至于大厂是否已经靠AI赚钱,文章中提到虽然一些大厂的AI业务已经开始带动营收增长,但相比巨额的研发投入和营销成本,真正能靠AI实现“正现金流”的公司目前还很少。AI更多是一种必要的战略投入,它不能短期养活公司,但可以让市场对公司重新定价。因此,可以说大厂的AI业务正在逐步走向变现,但全面兑现还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