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阅读
  • 2回复

[猎奇]上世纪50年代老照片,原来这就是我们的爷爷奶奶年轻时经历的生活 [1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1302
金币
38560
道行
37009
原创
2177
奖券
4458
斑龄
131
道券
902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9521(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5-0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2:48



“现在的生活压力太大了,还是以前的生活好啊!”

“还是现在的生活好,你们能在这年代生活真幸福啊!”

这两句话是不是很耳熟?这就是老一辈口中常说的两句话,当年老一辈口中的生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子的生活状态嗯,老一辈生活的样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为什么又是“好”又是“不好”的呢?我们花费大量时间找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众多珍贵老照片。让我们看看爷爷奶奶生活的那个年代的真实情况,走近爷爷奶奶们意气风发的时候的生活,解答这些困惑。

第一张老照片:一个颇具50年代色彩的水坝工程照片。



那个年代没有什么重型机械,几乎所有的工程都是在人力的作用下完成的,大家可以看到图片中密密麻麻的“小蚂蚁”一样的工人正在紧张的作业着,这样的一座大坝修起来需要上千人的精诚合作,才能够完成,大家知道这是哪一座拦水大坝吗?

第二张照片:一群腰杆挺的非常直,具有青春活力的“邮递员”。



可以看到十几名邮递员穿着统一的制服,骑着统一的带“车篓子”的自行车,他们每日的工作就是把需要投递的报纸和信件放到里面,进行各地的分发,虽说是工作,但是打头的三位女同志,都是肉眼可见的开心和朝气啊!

现代人什么时候能有这种朝气啊!

第三张老照片:58年大炼钢,一群人在热火朝天炼钢!



“人是铁,饭是钢,只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句俗语,在1958年在祖国的号召下开启了的大炼钢运动时期,就变成了“一天不炼心发慌”,人人都想要为祖国做出贡献,从乡村到城镇,随处可见高高耸起的一片片炼钢用的“土高炉”。

在那个信息并不是很发达得年代,“炼钢”却成为了全国人民的目标,据了解当时大炼钢在我国各地累计建立的炼钢炉就超过了60万座,人数更是达到了9000万人!

第四张老照片:58年,声势浩大的扫盲运动展开,妇女在“扫盲班”!



1958年除了大炼钢运动的站展开,为了加强全民素质,提高全国人民的文化水平,让大家都尽可能的进步,不再“睁眼瞎”,中央决定展开全国范围的“扫盲运动”。

照片中就是在一所村子中进行正在学习的农村妇女,扫盲书籍都是特制的“教材”,村民们白天劳动,晚上学习,工作学习两不误!大家手中还有这些“扫盲书籍”了吗?

第五张老照片:1951年身穿“时髦”运动服的,女生运动员方队!



青春!太青春了!这是1951年5月1号五一劳动节,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活动,充分展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精神风貌,从照片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溢出来的热情和元气,怪不得爷爷奶奶总是说现在的人没有以前的人“精神”。

第六张老照片:58年的美女大学生,上着体育课“做体操”!



这张照片同样是溢出屏幕的青春活力,据说这张照片是拍摄在天津某所大学之中的老照片,大家的穿搭得体,活泼又美丽,全身上下都透露着健康的气息,不说别的,就说站在高低杠上抬腿的女同学,现在的大学生哪一个能做出来?

时尚果然是个轮回,照片中女生穿的鞋也成为了现在女生的“标配”。

第七张老照片:59年,“时髦”打扮的女子在景区照相!



可以看到照片的后面是一头假的大象,供人拍照,两名年轻的女子就在这个“大象”前一名在上面穿着一个短裙泳衣凹造型,另一位身上披着的应该是个毛巾,手中拿着照相机在给她的同伴拍照。

第八张老照片:59年,刚参加完演出的香港女演员!



这张照片大家可以看到非常的具有那个年代的色彩构图,典型的港星的写真特点,在当时这样的写真还不算是“大胆”的!

这位女演员就是穿着这个作为“演出服”参加节目彩排的,照片中的状态是短暂的歇息,准备休息一下,继续排练演出,为正式登台做准备,大家有认识这个香港女演员的吗?

第九张老照片:50年,穿着旗袍在香港街头等人的“美娇娘”



高跟鞋,开叉旗袍多么的端庄大气!放到现在这样的穿搭依旧是走在时髦前列的女子,而大家还可以看到女子身边,还有穿着西服、穿着衬衫的男人,十分的具有那个年代香港的精神风貌。再看看背景,你敢想象这种繁华程度是1950年的香港吗?

第十张老照片:52年,穿旗袍的美女在拍单人照!



端庄大气,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女子,这个拍照的背景是北京市的一户大院之中,这个女子的家庭像党员之家。

第十一张老照片:59年,跑部前进推着“小车”建设工程的人们!



祖国的一切都不是平白诞生的,他们都是在我国的劳动人民手中一砖一瓦的建设出来的,这张照片就是劳动人民在建设我国的某处工程的时候,“马不停蹄”的推着一个轮子的小车跑部前进加快工程进度的照片定格,劳动人民最伟大!

第十二张老照片:56年,火爆的中国式茶馆



这张照片记录的是56年杭州的一家茶馆之中,可以看到墙上非常醒目的挂着一个“同志们!象棋游戏,请勿赌博”的牌子,当时的茶馆可谓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他可不是一个只能喝水的地方,在茶馆你可以看见喝茶、吃早点甚至睡觉的人,除了这些还有那些需要碰头谈生意的人,打牌的等等。

“包罗万象”说的就是茶馆,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老舍的作品《茶馆》。

第十三张老照片:57年,贴着“共产 党万岁”标语的餐馆!



这是1957年一家普通的饺子馆,大家可以看到墙上贴着极具那个年代风采的宣传标语,实在是令人振奋!

结语

这就是今天为大家带来的老照片,看完之后大家有什么感受呢可以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2200
金币
151707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77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33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5-0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5:45
关于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的背景与场景
政治背景与目标

1958年8月,中共中央通过《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决议,要求钢产量比1957年翻一番,从535万吨增至1070万吨,目标是“超英赶美”。这一决策源于毛泽 东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的号召,认为中国正处于“一天等于二十年”的跃进时期。
全民动员与土法炼钢

全国范围内掀起群众运动,动员人数从几十万激增至6000万,土高炉从3万座增至数百万座。
参与者不分行业、年龄和性别,包括农民、学生、妇女甚至领导干部。例如河南省新乡县成立“花木兰车间”,妇女们操作鼓风机、粉碎矿石并参与炼钢。
场景与照片记录

各地涌现出热火朝天的炼钢场景:甘肃永昌农民用简陋工具炼铁,南京塘坊桥居民搭建小高炉,河南省安阳水冶组织运矿大军。
法国摄影家布勒忪拍摄的徐水人民公社照片显示,人们用筐抬矿石、倾倒金属液,但部分炼钢成果被英国记者质疑“原料与成品毫无变化”。
影响与反思

资源浪费严重:大量铁器(如铁锅、铁门)被投入土炉,炼出工业无用的铁疙瘩,同时导致煤炭、木材过度消耗,生态破坏。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劳动力被抽调,粮食无人收割,成为后续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
关于1958年扫盲运动与妇女参与的说明
根据提供的搜索结果,目前未检索到与“扫盲运动”直接相关的信息。但结合历史背景,1950年代中国确实开展了大规模扫盲运动,尤其鼓励妇女参与文化学习,具体细节需进一步查阅档案或权威史料。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9503
金币
126379
道行
2004
原创
2396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62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5-0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6:17
  老一辈的生活状态和现在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从您提供的这些老照片来看,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生活风貌:

  1. 劳动密集型的社会:如第一张水坝工程照片所示,50年代的工程大多依靠人力完成,体现了那个时代劳动人民的辛勤与合作精神。

  2. 邮递员的青春活力:第二张照片中的邮递员们穿着统一制服,骑着自行车分发邮件,展现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3. 大炼钢运动:第三张照片反映了1958年全国性的大炼钢运动,体现了全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

  4. 扫盲运动:第四张照片中的妇女在扫盲班学习,显示了当时提高全民文化水平的努力。

  5. 青春与活力:第五张和第六张照片中的女生运动员方队和大学生上体育课的场景,展现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活力和健康。

  6. 时尚与潮流:第七张和第八张照片中的女子和香港女演员,展示了50年代的时尚潮流和个人风采。

  7. 旗袍文化:第九张和第十张照片中的女子穿着旗袍,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服饰文化和女性的优雅。

  8. 劳动人民的辛勤:第十一张照片中的人们推着小车加快工程进度,展现了劳动人民为国家建设付出的努力。

  9. 茶馆文化:第十二张照片中的茶馆是社交和休闲的重要场所,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

  10. 政治标语:第十三张照片中的餐馆墙上贴着政治标语,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氛围。

  至于为什么老一辈会认为“好”和“不好”,这主要是因为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老一辈可能怀念那个时代的简单、团结和奋斗精神,而现代生活虽然物质丰富、技术先进,但同时也伴随着更大的生活压力和竞争。每个时代都有其优点和挑战,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珍惜当下,同时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