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3阅读
  • 1回复

[红楼梦]红楼梦:这世上最常见的两种病,“穷病”和“富贵病” [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0036
金币
133043
道行
20023
原创
757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04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2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7小时前



刘姥姥带板儿第一次去荣国府时,有个细节可能很多人没太在意,王熙凤问周瑞家的,刘姥姥吃了早饭没有,刘姥姥赶忙回答,一大早就往城里赶,哪有吃饭的工夫啊。
于是,很快凤姐传了一桌饭菜,让刘姥姥和板儿先吃饭,吃完饭之后才拉着板儿过来,舔舌咂嘴的道谢。
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类似的场景,去亲朋好友家串门,如果正赶上饭点,主人一般都会问,吃饭了没有?一起吃个饭吧?这时候,不管我们有没有吃,一般都会客套一下说,吃过了!你们吃吧!
除非主人极力邀请,而你确实又没吃饭,且你们关系也很好,你可能最终会恭敬不如从命地坐下来在主人家吃饭。关系生疏一点,你都不好意思的。
这是最基本的社交礼仪,总不能像个实诚人一样,人家刚做好,问你吃没,你直接来一句,我没吃呢。这显然有点失礼,尤其是到不熟悉的亲戚家做客。但王熙凤问刘姥姥时,她就这么回答的。
刘姥姥也是世路上经见过的,人家只是随口问一句,她为什么不客套一句说“吃过了来的”,却偏偏说“一大早就往这赶,那里有工夫吃饭”这样显然有些不大合适的话来?
这并不是刘姥姥不懂事,之前我们也说过,刘姥姥来贾府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一家子连吃的都没了,生存都成问题了,所以才舍着老脸来贾府打秋风。




对刘姥姥来说,冬天的一大早就饿着肚子进城,走了很久的路,本来天也冷,估计祖孙俩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了,而且能不能打到秋风还是未知数,既然如此,自然是先填饱肚子要紧啊。
所以,对于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刘姥姥一家来说,没有什么比填饱肚子更重要的事了。如果有,那也要等我填饱肚子再说,如果再假惺惺地客气的话,那可就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而且对刘姥姥来说,即便她能忍饥挨饿,她怎么忍心让外孙板儿饿肚子呢?就在吃饭之前,王熙凤让人给板儿抓果子吃,板儿早就狼吞虎咽地只顾着吃果子而完全忘了姥姥交代他的话了。
大人什么都可以承受,但板儿只是个五六岁的孩子,一大早就被姥姥拽起来拖进城,冒着严寒饿着肚子,有机会饱餐一顿的时候,他自然不会亏待自己的肚子。
到了刘姥姥二进贾府的时候,曹公再次写到了刘姥姥祖孙吃饭的细节,“刘姥姥原不曾吃过这些东西,且都作的小巧,不显盘堆的;他和板儿每样吃了些,就去了半盘子。”
祖孙俩随便每样吃了些,这些果子就去了半盘子,这说明什么?说明祖孙俩没见过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说明乡下人胃口好,见了好吃的,忍不住就多吃了几口。
后面又特意写到了板儿,“那板儿因顽了半日佛手,此刻又两手抓着些面果子吃”。想象一下,一个孩子,刚吃过饭没一会儿, 又两手抓着果子吃起来。




我们这里说孩子贪吃,常用到一个字“贫”,这个字非常形象,既能表达人因对某类食物的贪嘴,所以不停地吃的行为,又在字面意思上表达了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贫穷的问题。
一个孩子为什么逮到一样东西,会不停地吃,甚至大口大口地吞咽?就一个原因,他没吃过!他怕以后再也吃不到,所以有机会吃的时候,他要不停地吃。
也因此,在刘姥姥家去的时候,贾府给她准备了不少果子点心,可能也是觉得他们乡下人没吃过,尤其板儿小孩子喜欢吃,那就多带点回去。
说到板儿,就不能不说巧姐了,刘姥姥二进贾府时,曹公一面写板儿这个农村孩子狼吞虎咽地贪吃,一面又写了巧姐的病。
巧姐得了什么病呢?原文没说,但常到贾府为主子们看病的王太医,在给贾母看完病后,顺便看了巧姐,他是这么说的:只是要清清净净的饿两顿就好了。不必吃煎药,我送丸药来,临睡时用姜汤研开,吃下去就是了。
这个就很有意思啊,正经的药都不用吃,只要好好的饿两顿就好了,这是啥病啊?说白了,就是富贵病啊,因为平时山珍海味吃的多了,人参燕窝补得过了,身体自然也是吃不消的,所以需要饿饿肚子或者换换肠胃。
这一点,曹公在后文也再次点明:这贾宅中的风俗秘法:无论上下,只一略有些伤风咳嗽,总以净饿为主,次则服药调养。你看看,不只是主子,奴才们也是,可见贾府的伙食有多好了。




这一点,还有两处可以佐证,一处就是刘姥姥要回家时,平儿的一番话:到年下,你只把你们晒的那灰条菜根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胡芦条儿,各样干菜带些来,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爱吃。这个就算了,别的一概不要,别枉费了心。
贾府多的自然是大鱼大肉,珍馐美味,根本吃不完,贾母甚至弄了个水牌,把天底下的美食都写上去,每天转着吃,这简直就是皇帝般的享受,可贾府之人早都吃腻了,贾母嫌腻,就连芳官这样的底层戏子都觉得腻。
还有一处是大观园设立了小厨房之后,有一次探春和宝钗要吃油盐炒枸杞芽,给了厨房的柳嫂子五百钱让她做。这道菜其实就是民间再常见不过的一道时令小菜,人人吃得起,可对贾府的小姐来说,她们想吃的话,得专门点名安排才行,因为平时根本没这么素的菜。
到这里,贾府的那个净饿的风俗就好理解了,这里的人,上上下下,每天的油水太大了,而且都是山珍海味,正常人的肠胃哪消化得了啊,更不要说巧姐这样的小孩子了。所以,那王太医一边让净饿,一边开了丸药,而不是煎药,显然是一些有助于消化的丸药。
写到这,不由得想到了两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贾府有吃不完的鸡鸭鱼肉,人人早已吃腻了,都想着吃点野味和新鲜玩意儿,而对刘姥姥和板儿这对来自乡野有时候连肚子都填不饱的穷人来说,自然是想都不敢想的。
所以,不管是第几次来,我们都能看到曹公对于刘姥姥吃饭这件事的描写,第一次吃完饭是“舔舌咂嘴”,显然是意犹未尽之意。第二次是“吃了许多油腻饮食”,被黛玉形容为“母蝗虫”,显然是形容刘姥姥面对一桌子山珍海味时风卷残云大块朵颐的吃相。




刘姥姥和板儿是“穷病”,所以活不下去时,要去贾府打秋风,看到了贾府的美食,会狼吞虎咽,胡吃海塞,因为如果不是进了贾府,他们可能这辈子都吃不到那么多山珍海味,永远吃不到,也买不起。
而巧姐的病则是“富贵病”,是贾府所有人都会犯的病,面对每天吃不完的美食,在他们眼里早已成了难以下咽的东西,久而久之,他们的肠胃被吃坏了,肚子里全是油,不生病才怪。
贾府这些得了富贵病的人,需要通过净饿的方式排空一下身体,也缓解一些早已超负荷的肠胃,需要通过刘姥姥带来的野味和干菜刮刮油,需要吃油盐炒枸杞芽这些小菜来换换胃口。
而刘姥姥这些得了穷病的人,由于常年吃不上多少荤腥,肠子早就生锈了,看到了满桌的大鱼大肉,也早已胃口大开,恨不得拔掉头直接把那世上的美味直接倒进肚子里,常年吃糠咽菜的他们,肠胃太需要这些鱼肉来好好润滑一下了。
还记得刘姥姥二进贾府时鸳鸯给平儿送菜的一个细节吗?贾母等人吃完后,鸳鸯让挑些才给平儿送去,凤姐说她早吃过了,鸳鸯就说“他不吃了,喂你们的猫。”
刘姥姥如果不是因为投了贾母的缘进了大观园,吃了美食看了美景长了见识,她怎么都不会想到,富人家喂阿猫阿狗吃的东西,可能比他们穷人家最好的一顿饭还要奢侈。
这虽然是红楼梦里的故事,是几百年前的小说里的情节,但现在读起来,反映的又何尝不是我们今天的现实呢?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0036
金币
133043
道行
20023
原创
757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04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2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7小时前
《红楼梦》中的“穷病”与“富贵病”解析
“穷病”和“富贵病”的含义
“穷病”
“穷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身体疾病,而是指因贫穷带来的一系列困境和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贫穷可能使家庭难以承担教育费用,从而限制孩子们的教育机会,还可能导致社会排斥等。在文学作品中,像《狂飙》里的高启盛,父母早逝,靠卖鱼的哥哥养活,经济困难让他在学校备受欺负,心理自卑到扭曲,对财富和地位极度渴望,最终走上不归路,这就是“穷病”的一种体现。在《红楼梦》中,刘姥姥代表了“穷病”群体,他们常年吃不上多少荤腥,看到满桌大鱼大肉便胃口大开。

“富贵病”
“富贵病”有多种含义。从医学角度来看,它主要指与代谢相关、因营养过剩导致的疾病。随着经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饮食中热量较高、含糖量丰富的食物摄入增多,如肥肉、燕窝、糖果等,同时运动量减少,就容易引发这类疾病。常见的富贵病包括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肥胖、呼吸暂停综合征、冠心病、中风、痛风、便秘等,甚至一些慢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痛等也有富贵病的影子。在古代社会,这些疾病一般只出现在生活富裕的人群中,所以被称为富贵病。从形容意义上来说,富贵病是一个用来形容因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而导致身心不健康的词语,强调了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社会地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红楼梦》中“穷病”和“富贵病”的体现
“穷病”体现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穷病”的典型代表。她生活贫困,家中缺衣少食,为了生计不得不带着外孙板儿到贾府打秋风。从她看到贾府满桌大鱼大肉时的反应,就能看出她平日生活的艰难,这是物质层面“穷病”的体现。同时,她在贾府小心翼翼、曲意逢迎的态度,也反映出贫穷带来的无奈和卑微。

“富贵病”体现
贾府众人则是“富贵病”的代表。他们生活奢华,每日山珍海味、人参燕窝不断。这种过度的饮食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可能会引发肥胖、高血压等疾病。此外,贾府的主子们大多养尊处优,缺乏必要的运动,精神上也较为空虚,这也是“富贵病”的一种表现。例如王熙凤,她精明能干,但长期处于紧张忙碌的状态,身体也逐渐垮掉,患上了血山崩等疾病,这与她富贵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无关系。

“穷病”和“富贵病”反映的社会现象
阶层差异
“穷病”和“富贵病”鲜明地反映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巨大差异。像刘姥姥这样的穷人,为了基本的生存而奔波,面临着饥饿、教育受限等问题;而贾府的贵族们则享受着奢华的生活,但也因此患上了富贵病。这种差异揭示了封建社会阶层的固化和不平等。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无论是“穷病”还是“富贵病”,都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穷人因贫穷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条件,影响身体健康;富人则因过度的物质享受和缺乏运动,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疾病。这提醒人们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人性的弱点
“穷病”可能导致人的自卑、狭隘和短视,像高启盛为了摆脱贫困走上犯罪道路;“富贵病”则可能使人变得骄奢淫逸、精神空虚。这两种病都反映了人性在不同环境下容易出现的弱点,也让人们思考如何在不同的生活状态下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态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