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7阅读
  • 1回复

[红楼梦]原来太虚幻境就藏在每人的灵台心上?曹雪芹的设计好巧妙 [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9290
金币
126814
道行
20023
原创
757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95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2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24
细说红楼241:警幻仙姑
贾宝玉入梦后,恍惚间跟随秦氏来到了一处所在,只见一个女子踏歌而来,书中以一篇赋形容那人的仙姿卓绝,也不消多记。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宝玉见是一个仙姑,喜的忙来作揖,笑问道:“神仙姐姐,不知从那里来,如今要往那里去?我也不知这里是何处,望乞携带携带。”那仙姑道:“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因近来风流冤孽,缠绵于此,是以前来访察机会,布散相思。今日与尔相逢,亦非偶然。此离吾境不远,别无他物,仅有自采仙茗一盏,亲酿美酒一瓮,素练魔舞歌姬数人,新填‘红楼梦’仙曲十二支,可试随我一游否?”(引程甲本第五回)

脂评本此段文字与程甲本基本相同,无需比对注意。倒是贾宝玉张口就呼“神仙姐姐”这个称呼,令人忍俊不禁。

当初读金庸,听段誉对着李秋水的雕像和王语嫣叫“神仙姐姐”时,就觉得亲切,还以为是金庸原创,殊不知他也应该借鉴自贾宝玉才是。
贾宝玉见了“神仙姐姐”,也不管她是何人,就一厢情愿的选择相信,请求携带,这就是入世未深的表现。他生于富贵,年纪尚幼,不识人心险恶,凭直觉认为“神仙姐姐”不会害她他,还请求对方“携带携带”,这一段完全是“童话”写法,现实中是不可行的。

“神仙姐姐”见问,就向他交代了自己的来历,原来就是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姑。这里要注意太虚幻境的位置,是在“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
“离恨天”为道教的第三十三重天阙,在戏剧文学中,常被比作“男女生离,抱恨终身的境地”,可作“情天”之说。
“灌愁海”无典,对照“离恨天”,可作男怨女痴,纠缠无解之“情海”。
“放春山”,谐音“方寸山”,可比较《西游记》中菩提老祖的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方寸”可以解释为灵台心上之意。

“遣香洞”也无典,但“遣”有散和放逐之意,“香”可作女儿解释。结合上文或许就能解释太虚幻境,就是一处收容为情所伤、又放不下情的女儿之地。这也解释了后面那些仙姑,为何对贾宝玉抱有那般敌意。
还有,后文秦可卿判词第一句“情天情海幻情身”,就对应了“离恨天,灌愁海”,说明她的前世就出于太虚幻境。那么,她转世后来到贾府,又携带贾宝玉来到太虚幻境,就表明是警幻仙姑一方的安排,负责的应该是引贾宝玉入情。要与僧道的职责区分开。
警幻仙姑是太虚幻境之主,其名“警幻”,具有警醒、虚幻之意,警示世间人,既沾染“情”,就容易为情所伤。所以,她的职责是“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唯有沾染了情孽之人,才需要警幻仙姑出面帮助化解。

这点也解释了为什么神瑛侍者等一干风流冤孽下凡历劫,需要来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处挂号,了解后又需要来销案。
显然,整个《红楼梦》故事,如果是一场盛会,僧道属于主办方,太虚幻境是承办方,警幻仙姑负责策划和主持,僧道提供人力和资源支持。
贾宝玉作为神瑛侍者转世,到了情窦初开年纪,才由秦可卿引导,警幻仙姑接引,让他进入太虚幻境,经历此生历劫的关键阶段:入情。此后梦中的所有经历,都围绕这个主题操作。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9290
金币
126814
道行
20023
原创
757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95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8:25
太虚幻境:藏于灵台心上的巧妙设计
太虚幻境的概念与展现形式
太虚幻境是《红楼梦》中的女儿仙境,位于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的放春山遣香洞,以梦境的形式向甄士隐、贾宝玉二位有缘人显现。在书中,贾宝玉刚合上眼,便恍惚睡去,随秦氏来到太虚幻境,这里朱栏白石,绿树清溪,人迹罕至,飞尘不到,还有最美丽的风景、娇贵的女儿们、精美的食馔和赏心悦目的歌舞

太虚幻境与人物心灵的关联
心灵的映照
太虚幻境可以看作是人物心灵世界的一种映照。贾宝玉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和美丽的女子日日相伴,而太虚幻境中充满了娇美的女仙,满足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这表明太虚幻境反映了贾宝玉内心对美好、情感的向往,藏于他的灵台心上,是他心灵深处的精神家园。

命运的感知
太虚幻境里贮藏着天下女子的命运,如薄命司中存着各省薄命女子的命运。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与《红楼梦曲》暗示了她们的悲剧结局,这些信息通过贾宝玉的梦境展现出来。这意味着每个人内心深处其实对自己和他人的命运有着潜在的感知,太虚幻境如同一个心灵的窗口,让人们得以窥见命运的安排,体现了它藏于灵台心上的特点,即人们内心对命运的潜意识认知。

曹雪芹设计太虚幻境的巧妙之处
深化主题
太虚幻境的存在深化了《红楼梦》的悲剧主题。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和曲子以隐晦的方式揭示了她们的悲惨结局,而太虚幻境作为这一信息的载体,让读者在感受美好场景的同时,也能预感到悲剧的降临。这种设计使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爱情故事或家族兴衰史,更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曹雪芹在主题表达上的巧妙构思。

结构布局
太虚幻境在《红楼梦》的结构布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贯穿于通部书,是描述宝玉及诸芳从太虚幻境中来,又在红尘幻境中历经风月波澜,最终抵达太虚幻境的过程。这种结构设计使得作品具有了一种循环往复、宿命轮回的感觉,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展现了曹雪芹高超的叙事技巧。

文化隐喻
曹雪芹借鉴了《列子·周穆王》中的神游之境和唐朝《推背图》的形式来构建太虚幻境。《列子·周穆王》中的神游之境特点为太虚恍惚,曹雪芹在描绘人物进入太虚幻境时采用了恍惚之写的笔法;《推背图》是预言之书,曹雪芹用判词、图画、曲子三者相结合的形式来作为金陵十二钗的谶示。这些文化元素的运用,使太虚幻境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巧妙地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发展走向。

太虚幻境藏于每人的灵台心上这一设计,是曹雪芹的神来之笔。它通过与人物心灵的紧密关联,以及在主题深化、结构布局和文化隐喻等方面的巧妙运用,让《红楼梦》成为了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高超艺术价值的文学巨著。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