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泰国漂亮的女生都是人妖。”
这是出自《泰囧》里的一句经典台词。
虽然这句话有些绝对,但确实有这样的真事。

泰国四宝:人妖、四面佛、鳄鱼、大象。
一说泰国,大家就会想到人妖,这里有许多培养人妖的学校。
以女性化为标准,培养女性的穿着打扮、兴趣爱好。

最重要的是,吃女性荷尔蒙药,一般要吃十多年。
荷尔蒙药的作用是抑制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女性超量发展。
因为药物的作用,人妖的寿命都很短,大部分都活不到40岁。
大部分的人妖都来自生计艰难的贫苦家庭,妮莎就是其中之一。

01
妮莎的初始性别为,男
曼谷,以大皇宫为中心,圆形的状态向外延伸,第一圈是寺庙和官方建筑,第二圈是商业圈,第三圈是住宅区,最外面是贫民区......
这里的木屋跟远处的高楼大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又破又小的木屋里住着三代人,每家每户的木屋紧紧挨靠着。

学泰拳、做人妖,是脱离贫民窟最快的方法,《泰囧》里的rose,就是成为人妖后靠电影彻底翻身的。

1992年,妮莎出生在曼谷的贫民窟里。
他在家里排行老二,因为长得挺漂亮,从小就被人认成女孩。
家里还有妹妹要照顾, 家里的一些女孩的玩具他也会接触到,慢慢的就喜欢上了这些女孩的玩具。
他的这些举动与其他小孩不太一样,经常被欺负被孤立,于是他产生了一个梦想,想成为一个女孩。

他在读完中学时,把这个梦想告诉了父母,令他惊讶的是,父母没有反对他的这个梦想,反而很支持他。
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让自己委屈,你开心就好。
有了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妮莎有了足够的勇气重新开始生活。

于是妮莎开始服用雌性激素。
没过多久,他的皮肤变的白晰,容貌秀丽,身材苗条,人妖的外表已经初见形成。
人妖不光要有好看的外表,还要多才多艺,因此妮莎开始一边兼职一边学才艺。
通过他不懈的努力,妮莎在人妖表演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不少粉丝。
有一次他听到游客说:“要是真的女人就好了。”
这句话深深的印到了妮莎心里,他要去做“变性手术”,成为真正的女人。

普通的家庭面对高昂的变性手术,是个巨大的难题。
于是他就借钱,但是他借的这些钱不是努力打工就能还上的。
就在为如何才能还上这些债务时,“蒂芬妮人妖选美大赛”开始了。
大赛的获奖冠军,奖品除了15万泰铢(约合28000元人民币)外,还有一辆汽车。

妮莎参加了比赛,获得了冠军。戴上“人妖皇后”桂冠的那一刻,全场都在为她掌声。
妮莎也激动的落泪了,她成功了,离自己想要的生活又进了一步。

台下有一位男士,跟妮莎一样激动。
02
跨域国界的心动邂逅
这位男士,是来自中国北京的鲍玺。
跟妮莎的遭遇一样,有一个艰苦的童年。因为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所以他很早就辍学出来打工维持生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他用自己攒的多年积蓄,创办了一家贸易公司,与东南亚合作,将东南亚低成本物品进口并销售到国内。
那时的鲍玺,爱情事业双丰收。
在公司逐渐步入正轨后,鲍玺的女朋友却向他提出了分手。
一起熬过了苦日子,在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两个人却分开了。

这让鲍玺忧郁了很长一段时间都走不出来。
朋友劝他出去旅游去散散心。
就这样,鲍玺来到了泰国,来到了“蒂芬妮人妖选美大赛”的现场。
当妮莎出现的那一刹那,让对这个大赛不怎么感兴趣的鲍玺,突然觉得眼前一亮。
这也让妮莎改变了她今后的路。

当大赛颁完奖之后,主持人说可以跟自己喜欢的选手拍照留念时,鲍玺立刻就穿过人群,来到妮莎面前跟她合照。
他借机向妮莎表达了对她的欣赏。

妮莎从小都是在别人冷言冷语中度过的,鲍玺的热情和赞美,让妮莎对面前这个男士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她在鲍玺的眼中看到了“光”。
比赛结束后,他给妮莎发了一条短信,想邀请他一起共进晚餐,但被妮莎拒绝了。
虽然她成为了“女人”,但面对鲍玺,她还是自卑的。
没过几天,她的手机再次收到了鲍玺发来的短信:
“我过几天就要回中国了,这两天因为一直看你的比赛,为你加油打气,所以准备游玩的景点也没去,你能当我几天的导游么?希望你能给我这个机会。”
看着这段话,妮莎笑了。

鲍玺的真诚打动了妮莎,妮莎答应了他的邀请。
妮莎答应赴约,这让鲍玺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着觉。
他马上预定了一家漂亮的餐厅,还把想对妮莎说的话,在手机上翻译好存好。
隔日,鲍玺带着鲜花早早的来到餐厅等候妮莎的到来。
妮莎优雅走进来的时候,鲍玺的心脏怦怦直跳。
妮莎看到鲍玺这么用心的准备这场约会,让从小一直不受重视的妮莎感动极了。
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是个真正的女人,被尊重的女人。

虽然语言不相通,两个人一直靠翻译器进行交流,但是沟通起来并没有感到任何不舒服。
鲍玺了解到了妮莎悲惨的过往,这让他心疼坏了,自责为什么没有早点遇到她。
鲍玺控制不住的想保护眼前这位美丽的女士,已经深深的爱上了。

03
跨越阻碍,情定今生
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后,第二天就继续相约游山玩水。
跟普通的情侣一样,去普吉岛等日出,去芭提雅看日落,一起在酒吧看行人匆匆......
短暂的相处,鲍玺要离开回国了。
鲍玺在机场向妮莎表白,并给她戴上鲜花做的戒指。

这让妮莎很纠结,她虽然也喜欢鲍玺,但是不知道鲍玺能不能接受她的全部。
做了变性手术,还有长时间的药物维持,妮莎不能像正常女性一样有生育能力。
妮莎向鲍玺说明后,鲍玺表态,爱的是你这个人,不是你是否能生孩子。

鲍玺明确的态度打消了妮莎的顾虑,她决定来中国找他。
2015年,妮莎踏上了来中国的飞机。
像在泰国一样,鲍玺带着妮莎逛了故宫,去了长城......两个人相处还是那么的甜蜜。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妮莎的签证要到期了,两个人又要面临再次分别。
这时的鲍玺已经完全离不开妮莎了,他决定跟着妮莎去泰国发展。

鲍玺的家人不支持他这个决定,更不能接受儿子娶一个变性人。
父母拗不过孩子,最终父母做出了让步,先见见妮莎。

妮莎来到鲍玺父母家里,老两口看到温柔懂事的妮莎后,反对的态度已经消除了一半了。
甚至对妮莎苦难的遭遇有了很大的同情。
最终,父母还是向孩子妥协同意了。

因为妮莎是变性人,她跟鲍玺没法领结婚证。
两个人克服着种种的困难,一起迈入婚姻。
2015年,鲍玺给妮莎准备了一场童话般的完美婚礼,向所有人宣布妮莎是他的合法妻子。

鲍玺跟着妮莎来到泰国,开了一家中餐厅,生意不错,两个人的日子过的也很幸福。
生活中免不了会有吵嘴,但鲍玺都会向妮莎低头认错。
妮莎父亲去世时,鲍玺承诺,他不仅做到一个丈夫对妻子的疼爱,还会把父亲对女儿的疼爱也一分不少的给妮莎。
妮莎喜欢洋娃娃,他就在家里给她做了一个橱窗,专门放洋娃娃;妮莎喜欢花草,他就买花园洋房,让妮莎种满花草。
都说变性人的寿命短,鲍玺表示,不管多久都会一直陪在妮莎身边。
妮莎无法生育,鲍玺把她宠成孩子。

妮莎跟鲍玺的爱情,一开始都不被看好,经历了各种困难后,两个人依旧恩爱如初。
每个人都可以像妮莎两个人一样,去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经历磨难的感情,情比金坚。
(作者:不二妈妈)防走丢,大家也可以在“事儿君看世界”找到我
关注起来,以后不“失联”~
“做男人太辛苦了,所以我选择当个女人。”
说出这句话的,是变性组织Transmaxxing的领导者,瑞典人温托洛吉(Vintologi)。

(示意图)
要搞清楚这个组织存在的意义,就要先了解什么是“incel”。
incel,可以翻译成非自愿单身者。
是指基于经济条件或其他非自愿的原因无法找到伴侣的男人。这种人往往会将自己的不幸(没法找到伴侣、无法融入社会)归结于社会。

(非自愿单身者)
这种人发展到最后有几种形态。
第一种就是为了脱离单身而病态地改变自己。
比如英国有一群非自愿单身者,他们认为丑陋的外貌是自己无法找到女友的原因,但因为没钱做不起整容手术,最终发展出用榔头砸脸的情况。

(示意图)
也有些非自愿单身者恼羞成怒,转而报复社会。
2021年,英国男子杰克·戴维森(Jack Davison)在网上控诉没有女人愿意委身于身高一米六,长得又胖又丑的自己,他觉得自己会当一辈子的处男。
最终他一怒之下,枪杀自己的母亲,并当街随机杀死了四名陌生人。

(杰克·戴维森)
而温托洛吉领导的变性组织则不同。
他们同样把自己的不受欢迎怪罪在女性身上,但他们的解决办法是变成女性……
来自瑞典南部的温托洛吉在大学毕业后创立了这个组织,他为此撰写了一份《变性宣言》。
他在宣言中写道:
“由于女性在约会市场上占上风,所以从男性转变为女性通常会改善你在性方面的境遇。
此外,作为女性,你享受的性生活质量会提高,成为一名变性人总比作为男性被迫禁欲要好得多。”
他说,网上大多数的非自愿单身者都有“恐跨”情况,并不愿意尝试跨性别行为,但他们的组织不同:
“许多非自愿单身者认为,如果你变性,你就需要做下体手术。但其实你不需要这么做,只要称自己是女性即可。”
他认为对于一些男性来说,变性是一条更为现实的路——因为你无法改变生物学以及社会给予年轻女性的优待。

(《变性宣言》)
而这份《变性宣言》,就详细阐述了男性变成女性后,能享受到的种种优待,以及利用女性身份从男性身上榨取资源的方法。
咱们也一起了解一下,这些人到底抱着怎样的心态吧:
(注:下文均为温托洛吉的观点)
【强化性别角色以谋取个人利益】
温托洛吉表示,从本质上讲,变性强化了传统的性别角色,即男性是主要的赚钱者,而生活更轻松,责任更少的女性只需要负责支持男性即可。
宣言中有一段写着:“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和独立的,有些人只需要屈从于主人就好,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被他人利用并给别人带来快乐。
对于一些从男性变成女性的人来说,他们一步跨到了终点。屈服于别人,总比无家可归要好。”
变性者萨米去年出演了一部关于变性者的纪录片,在片中,她将男性定义为“占主导地位、成功、外向、自信和坚韧。”

(萨米与纪录片制作人)
但这些特点都不属于变性前的她。
她说自己的前半生是“有点非自愿的独身主义”,十分“孤独”。
她回顾一张自己在钓鱼旅行时拍的照片,当时他20出头,从来没被女性青睐过。
她说:“这不是我生命中的美好时光,我每次看到这张照片,都不会把照片里的人跟‘爷们儿’这个词联系到一起。”

(萨米的旧照片)
她说:“我不想为了当一个‘真男人’,就每周花70个小时工作或者请私教健身。”
在萨米的眼中,作为男人的他是失败的;但自从变成女人之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自从接受了激素替代疗法以来,她收到过许多男性提供的免费餐食和饮料。
她的汽车保险也比变性前便宜得多,她说:“你可以充分利用你能得到的一切优势……我不能说这些小便宜是我变性的主要原因,但绝对称得上次要因素。”
现在她已经找到了一个稳定的男朋友,她说她未来打算成为一名传统的家庭主妇,只靠男人赚钱养家。
萨米的男朋友也很支持她的想法,他说:“Transmaxxing绝对不适合每个男人,但如果这能让你快乐,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不满意。”

(萨米和她的男朋友)
【做女人比做“低价值”的男人好】
所谓“低价值”的男人,就是所谓“无法成功的男人”。
《变性宣言》指出,低价值男人想要成功是不太可能了,不过可以换个赛道,通过变成女人,来接触到自己原本无法成为的高价值男人。
因为变性成为女人会使约会变得更容易,会有更多的人对她们产生兴趣。
一位名叫瓦尔的变性者表示:“我过去没约过会,这严重影响了我的自尊。我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男人,我到死都会是个非自愿的处男……
不过目前我已经通过激素治疗9个月了,我非常喜欢这种变化。”
瓦尔分享了她变性后的照片称:“曾经那些喜欢欺负我的阿尔法男性(男性中的佼佼者)也跪了下来,只为有机会亲吻我的脚。
我的私信里全是渴望我关注的男人,我的性生活次数比任何一个阿尔法男都多!
我更善于表达自己了,也更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朋友的联系更紧密,与女性的交流也更加轻松!
以前是非自愿单身者,现在是快乐的变性女孩儿!”

(变性后的瓦尔)
2023年6月,德国变性人蒂娜在博客中表示,她加入变性组织也是为了逃离非自愿单身生活。
蒂娜上大学时选择了土木专业......土木嘛,懂的都懂,没什么机会跟女生交流。但他一直对一位在读书俱乐部认识的女同学很感兴趣。
他想尽办法跟这个女孩儿在一起,最终还是失败了。
被拒绝之后,他自认为总结出了女性和男性之间的差异:
“我们可以全面观察到,从各个指标来看,女性在约会和性方面都比男性更成功。”
后来他在网上加入了变性组织,才终于找到了破解的方法——打不过,就加入她们!
“我意识到,非自愿单身群体从根本上就错了。
他们中的大部分都认为错在女人身上。
但我告诉他们,问题不在于女人不被你吸引,而在于你被女人吸引。”
于是蒂娜通过一系列激素药物治疗,最终转变成了女性。

(变性后的蒂娜)
她说:“我就是想看看,如果我的性别不同,我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如今我用亲身经历非常有力地证明,女性就是在社会和性方面对男人有优势,我甚至能交到女朋友!”
如今,蒂娜准备开始新一轮的尝试,她准备阉割自己,看看这份优势到底有多大。

(蒂娜)
英国著名摄影师大卫·贝利的儿子萨沙也曾一度在与变性组织接触后,考虑变为女性。
他最近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了他当初的感受:
“赚钱、供养孩子、保持强壮、高大,且拥有坚韧的毅力,这不是每个男人都能做到的,也不是他们必须做的,但这种看法广为流传。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放弃养家糊口的角色,因为有些人永远不可能成为高价值男性,比如你个子矮,你就永远长不高……
从表面上来看,至少对于低价值男性来说,变性成女性能活得更轻松。”

(示意图)
除了这些之外,《变性宣言》还提了许多其他方面的好处。
比如变性能让变性人进入女性空间,那里更干净,总体上也更舒适,比男人的地方强多了。
其实从某些角度来看,鼓动这些非自愿单身者变性,其实是件有利于降低犯罪率的好事。
2023年,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非自愿单身者往往会在网上变得“更加极端”,他们的厌女言论和暴力程度都会愈演愈烈。
当初Reddit禁止了其最大的非自愿单身者版块,原因就是该版块从一个努力寻找恋爱关系的男性支持小组,转变成了一个发布包括强 奸威胁等厌女内容的空间。
在版块解散后,Reddit跟踪了其中的活跃用户,发现他们已经转移到了其他空间,在那里,他们使用了“更多的厌女和种族主义语言。”

(非自愿单身者艾略特因找不到女友发动大规模袭击)
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所谓变性组织的存在,其实是对女性的另一种剥削。
他们说是嫉妒女性生活中的便利,可实际上,他们只是在掠夺女性的资源,压榨那些生而为女的人的生存空间,到头来,他们又给女性泼了一盆“既得利益者”的脏水。
说真的,这些“嫉妒”女性的变性者,才是最“痛恨”女性的人……2015年,泰国的“人妖皇后”妮莎嫁给了一位中国商人鲍哥,这段跨国且打破偏见的婚姻一度成为公众话题,引发了无数讨论。

尽管很多人对这段婚姻感到不解,甚至有人预测这只是昙花一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仅没有分开,反而越来越恩爱。
婚后九年,妮莎依然是鲍哥心中的挚爱,两人依偎在一起,甘甜的爱情没有被世俗的眼光所动摇。
鲍哥甚至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他们的婚纱照,照片中,妮莎温婉动人,而鲍哥的眼中满是深情。
他们的爱,也终于有了法律上的认同,鲍哥一直在等待泰国法律为妮莎提供更明确的身份地位。

鲍哥与妮莎的故事开始于2014年,那时鲍哥正好在泰国出差,身为商人的他在芭提雅开了一家餐厅。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泰国一年一度的“蒂芬妮小姐”大赛,这场比赛汇聚了全国最美的人妖选手。
妮莎也参加了这次选美,她不仅拥有出众的外貌,更因为她的坚韧和从小到大的蜕变历程赢得了裁判和观众的青睐。
妮莎从贫困的家庭走来,年轻时她便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改变自己的性别,追求真实的自我。
她在大学时期完成了性别的蜕变,终于能够站上选美的舞台。
那时,她年仅21岁,身穿一袭闪亮的晚礼服站在众多选手中,她的美丽让无数人眼前一亮。
最终,她捧起了象征着胜利和荣耀的奖杯,成为了全泰国人妖界的“皇后”。

对妮莎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外貌的蜕变,更是人生的转折点。
那一刻,妮莎的眼泪涌出,她知道自己终于走到了自己一直渴望的舞台。
而就在这个颁奖的瞬间,鲍哥坐在台下,他被妮莎的气质和美貌深深吸引,心中突然有了一种莫名的悸动,似乎在某个遥远的地方,他已经见过她。
而这份吸引力并非空穴来风,鲍哥回忆起,几天前,他曾在网络上偶然看过妮莎的某段视频,似乎命运早已将他们连接。

于是,鲍哥开始主动接触她。刚开始,妮莎并没有对他产生太多兴趣,礼貌地拒绝了他的邀请,但鲍哥并没有放弃,继续坚持追求。
最终,妮莎答应了他的约会,两人开始了第一次的吃饭约会,鲍哥带她去看海,享受黄昏的美丽。
他们的关系逐渐升温,鲍哥总是用真心待人,而妮莎也被他的真诚和不求回报的陪伴打动。

很快,他们开始经常见面,鲍哥也开始参与到妮莎的工作和生活中。

他们一起回到中国,见了妮莎的父母,也开始筹划着未来的婚姻。

尽管两人相差9岁,鲍哥常常称妮莎为“小孩”,而妮莎每次听到这个称呼时,都会露出甜美的笑容。

九年的婚姻生活,充满了彼此的理解和爱意。
妮莎从小家境贫寒,鲍哥则尽可能地为她提供所有她渴望的东西。
妮莎曾经很喜欢洋娃娃,但由于家庭贫困,她一直无法拥有。
而鲍哥,知道她的心愿后,立刻在家中为她准备了几个玻璃柜,里面存放着各式各样的洋娃娃。

无论价格如何,只要妮莎喜欢,鲍哥总是毫不犹豫地买下来。
他甚至时常收集一些特别的娃娃,包括带有中国风的系列,做得一丝不苟。

鲍哥始终坚信,作为一个好丈夫,最重要的是满足妻子的需求,尤其是她的小小愿望。
妮莎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住在一栋欧式风格的别墅里。
鲍哥在泰国买下了一栋500多万的别墅,并按照妮莎的喜好进行装修。

整个家里充满了她的个人色彩,墙上挂满了她的照片,从她大学时代到获奖的照片,无一不见证着她的成长与成就。

为了表达对她的尊重,鲍哥还特别挂上了泰国国王的照片,因为这对妮莎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家中的装饰和每一件配饰,几乎都由妮莎亲自挑选,鲍哥只是默默地支持和配合。
尽管外界有很多流言蜚语,尤其是一些年长的亲戚,常常对妮莎的身份心存偏见,但鲍哥从不退缩,每当有人对妮莎指指点点时,他总是挺身而出,勇敢地为她辩护。
他总是坚定地告诉周围的人:“她是一个正常人,她值得所有人的尊重。”对于妻子,鲍哥毫不掩饰自己的爱意,他会在公开场合大声宣称,妮莎不仅仅是他的妻子,更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生活愈加甜蜜和谐。
妮莎的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尽管她从未完全放下做设计的梦想。
鲍哥为她开设了自己的服装设计室,妮莎在其中独立完成设计、裁剪和缝纫工作,她的设计不仅赢得了圈内朋友的赞誉,也为她赢得了不少订单。

而鲍哥,在她忙碌的时候,始终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每当妮莎累了,鲍哥会为她做饭,或者陪她一起散步,听她倾诉。
两人偶尔也会有争吵,但大多数时候他们会快速和解,从未让问题升级到无法解决的地步。
尽管他们的爱情经历了许多挑战,尤其是来自外界的压力,鲍哥始终不曾动摇。
2019年,一家媒体对鲍哥和妮莎进行了专访,并发布了一段名为《娶一个变性人是什么体验》的视频。
视频发布后,网友们的反应十分激烈,有人质疑他们的婚姻,甚至有人恶意揣测妮莎的身体和私人生活。

鲍哥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回应这些质疑,他公开澄清:“妮莎与任何女人没有区别,我们的夫妻生活完全正常。”
对于一些不堪入耳的侮辱,他也毫不留情地回击:“她从头到尾的器官和任何正常女人一样。”

尽管外界的声音嘈杂,但他们依旧坚定地走在一起,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在鲍哥的保护下,妮莎变得更加自信,也更加勇敢地面对世界。
他们相互扶持,享受每一个日常中的平凡时刻。
鲍哥曾说过:“要养一个美女,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心意。”
他们的关系早已超越了表面,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爱情的典范。

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妮莎和鲍哥的故事告诉我们:爱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国界。
无论是人妖,还是普通人,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而我们每个人,也都应当学会尊重和包容。
放下偏见,我们就能看到更多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