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8阅读
  • 2回复

[保健养生]柳叶刀:我国学者证实,血压120以下可将严重血管事件风险降低12% [1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8307
金币
117632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76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16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4-09) —
在咱生活里,高血压似乎成了不少中老年人的“标配”。很多人觉得,上了年纪血压高点没啥大不了,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就借着王厂长的事儿,跟大伙好好唠唠这血压背后的门道。
王厂长今年65岁,之前在国企那可是雷厉风行的一把手。退休后的他,一下子闲了下来,可又耐不住寂寞,平日里就爱摆弄摆弄花草,和老伙计们杀上几盘象棋,日子过得也算自在。但最近,他的身体状况却让家人操碎了心。


有一回,王厂长正兴致勃勃地在院子里倒腾花盆呢,他女儿小王瞅见了,赶忙上前,满脸担忧地说道:“爸呀,您血压本来就高,还这么折腾,要是不小心中风了可咋整!”王厂长却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笑着说:“哎呀,我这高血压都多少年了,一直吃着降压药呢,小毛病,不碍事!”实际上,王厂长的血压长期在130 - 140mmHg之间徘徊,可他总觉着人老了,血压高点是正常现象,压根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过了没几天,小王实在放心不下,硬是拉着父亲去社区医院做个体检。她还特意挂了张主任的号,这位张主任在高血压管理方面那可是出了名的厉害,在周边一带,大家都爱找她咨询健康问题。


## 高血压,真的只是小毛病?
张主任见到王厂长,像往常一样,关切地问了几个常见问题:“王厂长,您最近有没有感觉头晕啊?心慌不?平时血压监测得勤不?”王厂长还是那副大大咧咧的样子,摆摆手说:“有时候早上起来,脑袋会有点胀胀的,不过没啥大不了的。血压嘛,一般都在130多,之前医生也说控制得还行。”张主任仔细翻看了王厂长的体检报告,血压数值看着确实不算特别高,可她还是微微皱起了眉头,一脸认真地问道:“王厂长,您知道不?最近《柳叶刀》上刊登了一项咱中国学者的研究,里头提到,把血压控制在120mmHg以下,能大大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比传统的140mmHg目标值还要安全呢。”王厂长一听,眼睛都瞪大了,满脸疑惑地说:“120?这么低啊?我一直以为老年人血压高点没啥问题,说不定还更好呢。”


## 关于120mmHg,这项研究发现了啥?
张主任转身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份资料,摊开在王厂长面前,指着上面的图表耐心解释道:“您瞧,这就是研究的关键数据。研究表明,把收缩压降到120mmHg以下,和降到140mmHg相比,能降低12%的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像中风、心梗这些危险情况,都能减少,就连死亡率也能跟着降低。”她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咱中国人的中风发病率可比西方人高不少呢,所以啊,把血压控制在120mmHg以下,意义可大了去了。”王厂长听得将信将疑,忍不住提出自己的担忧:“可我听说血压降得太低,人会头晕、没力气,还会影响肾功能,这也不好吧?”张主任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说:“您这担心有道理。不过研究也表明,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慢慢降压,并不会明显增加副作用。关键就在于得用科学的方法,可不能瞎折腾。”


## 血压管理,可不止吃药这么简单
为了让王厂长能更清楚地了解血压管理,张主任专门给他梳理了影响血压的几大因素。
### 血压高,危害可不小
1. **中风风险飙升**:高血压堪称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超过70%的脑卒中都和它脱不了干系。一旦中风,对生活和健康的影响可太大了。
2. **心梗风险增加**:长期高血压会悄悄侵蚀心脏血管,引发冠心病,大大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严重时可是会危及生命的。
3. **肾脏功能受损**:血压要是控制不好,肾小球就会遭罪,慢慢发展成慢性肾病,给肾脏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 怎么安全把血压降到120mmHg以下?
张主任特别强调:“降压可不只是靠吃药,生活方式的管理同样关键。”接着,她详细给王厂长列举了几个重点。
1. **饮食要均衡**:最好遵循“DASH饮食”模式,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还有低脂乳制品,同时,一定要减少盐分的摄入。比如说,做饭的时候少放点盐,少吃咸菜、腌制食品这些含盐量高的食物。
2. **运动别偷懒**:每周至少得安排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每天出门溜达溜达,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放松心情。


3. **体重得控制**:体重每减轻1公斤,血压平均就能降低1mmHg呢。王厂长稍微有点发福,减减肥对控制血压很有帮助。
4. **情绪要稳住**:长期焦虑、紧张这些不良情绪,可是隐藏在暗处的升压因子。得学会给自己放松,心态好了,血压也能跟着稳一些。


## 为降压,定制专属方案
张主任给王厂长量了量血压,数值是138/88mmHg。她分析道:“王厂长,您这血压属于一级高血压,不过考虑到您年龄大,体重也有点超标,这些都是风险因素。要是血压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时间长了,对血管可是会造成慢性损害的。”为了帮王厂长把血压降到达标水平,张主任给他量身定制了一个三步走的综合方案。


### 第一步:调整药物
“您现在吃的是单一的降压药,效果不太稳定。我建议再加一种长效钙拮抗剂,这种药能更平稳地帮您降低血压。”张主任一边说,一边在处方上写下药名,详细叮嘱王厂长用药的注意事项。
### 第二步:饮食调控
张主任递给王厂长一份低盐饮食指南,认真说道:“以后每天盐的摄入量得控制在5克以内,像咸菜、腊肉这些腌制食品,能少吃就少吃。这对降血压可太重要了,一定得重视起来。”王厂长接过指南,仔细看了看,点了点头。


### 第三步:生活习惯改变
张主任建议王厂长每天出门散散步,走上30分钟,周末要是有时间,还可以去打打太极拳,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修身养性。同时,得尽量减少熬夜,喝酒也得控制。王厂长听着,心里默默记下这些建议。
## 降压之后,身体有啥变化?
三个月后,王厂长又来到社区医院复诊。一见到张主任,他就满脸笑意地说:“张医生,我按照您说的,控制饮食,坚持运动,效果太明显了!现在脑袋也不胀了,晚上睡觉都更香了。”张主任给他量了血压,数值稳稳地落在118/78mmHg。张主任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这说明您的血管正在慢慢‘减负’呢。只要您能长期坚持下去,不仅血压能稳定,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


为了让更多人受益,张主任还专门总结了一些血压管理的科普要点。
1. **为啥120mmHg是黄金值?**:《柳叶刀》的研究表明,把血压控制在120mmHg以下,能最大程度降低中风和心梗的风险。但也得注意,血压要是降得太低,比如低于100mmHg,可能会导致供血不足,所以降压得把握好度。
2. **高血压患者常犯的误区**:很多人觉得只要吃了降压药,生活方式就可以不管不顾,这可大错特错了,生活习惯对血压的影响可不能小瞧。还有些人认为老年人血压高点正常,其实正因为老年人血管硬化,更得把血压稳定控制好。另外,千万不能自己随便停药,降压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慢慢调整。


3. **科学降压怎么做?**:平时要养成定期监测血压的好习惯,每天早晚各测一次,把数据记下来,复诊的时候给医生参考。饮食上要清淡,少吃盐,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像香蕉、菠菜、豆类这些。还要保持规律的运动,别整天坐着不动。
王厂长的经历,给我们所有人都提了个醒。高血压可不是简单的“老年病”,而是需要咱们认真对待、积极管理的慢性病。虽说把血压控制在120mmHg以下,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做到,但对于像王厂长这样的高风险人群,确实能大大降低严重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大伙可得重视起来,从生活的点滴做起,为自己的血管健康负责。
1条评分金币+20
xian209 金币 +20 - 04-0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8307
金币
117632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76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1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4-09
关于《柳叶刀》发表的中国学者研究,核心结论是:对于心血管风险较高的高血压患者,将收缩压强化控制至120mmHg以下,相比传统140mmHg目标,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以下是具体信息整合与分析:

一、研究核心结论
风险降低幅度
强化降压组(收缩压<120mmHg)患者的主要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卒中、心血管死亡等)风险降低12%,心血管死亡风险下降39%,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1%12。
适用人群
研究覆盖糖尿病、冠心病、中风史等高危患者(共11255名受试者),证明无论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强化降压策略均有效且安全性良好13。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样本与分组
招募11255名平均年龄64.6岁的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收缩压目标<120mmHg)和标准治疗组(<140mmHg)。中位随访时间3.4年13。
血压控制效果
强化组平均收缩压降至119.1mmHg,标准组为134.8mmHg,两组基线血压相近(约147mmHg)1。
三、实际意义与争议
指南争议
美国AHA/ACC曾于2017年将高血压诊断标准降至130/80mmHg,中国2022年《指南》也曾建议类似调整,但因缺乏广泛共识未被官方采纳1。
目前国内仍以140/90mmHg为诊断标准,但研究支持更严格血压管理对高危人群的益处12。
争议点
部分临床医生对激进降压持保留态度,担心副作用(如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及依从性问题3。
既往研究(如ACCORD、RESPECT)因纳入人群差异,结果未达显著1。
四、对高血压患者的建议
监测与管理
高危患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史)应定期监测血压,目标值可咨询医生是否调整至120mmHg以下23。
日常避免剧烈温差刺激(如突然进入低温环境),夏季需注意血压波动2。
症状警惕
若出现头晕、心悸、手脚麻木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忽视高血压引发的脑梗、心梗等急症2。
总结
该研究为高危高血压患者的强化降压提供了高质量证据,但临床实践中需结合个体差异权衡风险与获益。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血压目标,并坚持长期管理。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3940
金币
83986
道行
1980
原创
2380
奖券
2604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63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1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4-09
高血压确实不是小毛病,它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正如张主任所强调的,高血压会增加中风、心梗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对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将血压控制在120mmHg以下,尤其是对于高风险人群,能显著降低这些风险。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除了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外,生活方式的调整也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均衡饮食:遵循DASH饮食模式,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和低脂乳制品,减少盐分摄入。

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3. 控制体重: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血压。

4. 管理情绪:避免长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5. 定期监测:养成每天早晚监测血压的习惯,并记录数据。

6. 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总之,高血压患者需要综合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才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正如王厂长的例子所示,通过调整药物、饮食和生活习惯,他的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身体状况也有了明显改善。这再次证明,高血压需要长期、科学的管理。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起来,为自己的血管健康负责。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