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3阅读
  • 2回复

[数码讨论]借力文化IP要有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8719
金币
7757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600
斑龄
194
道券
1053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1262(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4-0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47
             《黑神话:悟空》火了,悟空主题冰雕雪雕、墙绘等遍地开花;《哪吒之魔童闹海》火了,“哪吒村”、哪吒主题手办等一个接一个涌现。文化IP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元素备受关注,借力文化IP的现象屡见不鲜。

  其实细究起来,成语典故中,已经反映出借力文化IP的现象——“洛阳纸贵”“东施效颦”“邯郸学步”,都可以视为蹭文化IP热度的行为。“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之所以被用来警示后人,其问题不在于学习和模仿,而在于学习中忽略了自身、模仿中迷失了自我。也就是说,如果蹭热度没有把握好度,可能会适得其反。尤其在现有文化语境与制度框架内,借力文化IP可能存在法律风险。

  文化IP是“文化知识产权”(Cultural 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简称,是指在文化领域中,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商业价值和广泛影响力,能引发公众情感共鸣,且受知识产权法保护的文化内容或符号。文化IP具有文化属性,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同时也具备法律属性,受到多种法律的保护,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应的法律规范。以文学作品为例,文化IP涉及多方面的权利。著作权方面,任何对原著内容的改编、翻译、传播等行为都需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在著作权保护期内,对于已过保护期的作品,使用时虽无需获取授权,但仍需尊重其署名权等精神权利)。商标权也是文化IP涉及的重要权利。一些企业会将角色形象注册为商标,用于商品或服务标识。只有在获得商标权人许可的情况下,生产厂家才能合法使用该商标进行生产和销售。若未经授权使用,就会侵犯商标权,面临法律责任。此外,还有外观设计专利,若将角色形象设计成具有独特外观的玩具、摆件等,该外观设计可申请专利保护,防止他人未经许可仿造。

  文化IP凭借其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商业潜力,在当今文化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IP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从传统的出版、影视行业延伸到游戏、文旅、衍生品开发等多个领域。一部热门电影的成功,往往会带动周边文创产品的热销;一个知名动漫IP的出现,能催生主题公园、主题餐厅等新业态。这一趋势使得文化IP的商业价值不断攀升,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到文化IP的开发和利用中来。

  在文旅热的当下,为了宣传地方文旅,大热文化IP很容易成为各地追捧的香饽饽。但是蹭热度无疑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借力热门文化IP能够极大地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曝光度和吸引力。诸多案例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比如《黑神话:悟空》游戏上线前后,山西文旅推出“悟空”大片,小西天、玉皇庙、铁佛寺等游戏取景地一时爆火。另一方面,蹭热度可能会带来著作权、商标权等多种侵权。在文创领域,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作品中的元素进行创作是常见的著作权侵权行为。比如,一些小型文创公司看到热门动漫IP火爆,便私自将动漫角色形象印在文具、饰品上进行售卖,这种行为会侵犯动漫制作方的著作权。当文化IP具有较高商业价值时,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等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蹭热点还暗藏三种法律风险。一是非商业性公共传播的法律风险。以“悟空小镇”“哪吒村”为例,它们主张为展示城市文化合理使用文化IP。然而,若在实际运营中带动了消费增长,就可能被认定为间接获益。二是直接商业性利用的法律风险。未经授权对动漫角色形象进行复制和改编,生产售卖文创、手办等行为,会侵犯著作权,如果该动漫角色形象已被注册为商标,还会侵犯商标权。三是技术性侵权的法律风险。在网络时代,技术性侵权更加隐蔽。短视频平台通过算法抓取影片未公开片段制作解说视频,可能会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

  借力文化IP现象的本质是数字经济时代知识共享与私有权益的冲突。为有效治理借力文化IP过程中的侵权问题,保障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构建“预防—合规—救济”三维体系。

  一是事前预防。建立IP分级授权机制,对于具有公共属性的文化IP,如神话人物、历史遗迹等,可参照“故宫IP”管理模式,由文化部门建立分级授权库;设立“IP风险评估矩阵”,从独创性、权利链条、地域限制等维度评估使用的合法性。比如,企业计划开发一款以历史故事为背景的游戏,在使用相关历史人物IP时,需评估该游戏角色形象的独创性,避免与已有作品过度相似;同时,要追溯权利链条,确保获取合法授权;还要考虑地域限制,不同地区可能对文化IP的使用有不同规定,需遵守当地法律法规,防止侵权风险。

  二是事中合规。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存证系统,对IP创作过程、授权记录进行链上存证,避免出现授权不明引发的侵权问题;建立AI侵权监测平台:借助图像识别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人工智能手段,建立侵权监测平台。该平台可以实时扫描全网IP使用情况,一旦发现疑似侵权行为,立即发出预警,及时通知权利人,并提供相关证据信息,帮助权利人及时采取措施制止侵权行为。

  三是事后救济。在文化IP侵权案件中,应进一步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推行“侵权获利推定规则”。这一规则可以有效遏制侵权方的侥幸心理,防止出现“侵权暴利、维权血亏”的现象。加强执法与司法协作,文化、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形成执法合力。同时,通过发布典型案例,为文化IP的保护和侵权判定提供指导,增强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

  总之,借力文化IP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在蹭热度的过程中,必须坚守法律底线。“蹭IP”行为不应成为文化创新的阻碍,而应成为完善知识产权治理的契机。只有建立“创新有界、授权有序、监管有度”的生态规则,才能实现文化事业的长效繁荣,让文化IP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释放出更大价值。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0516
金币
58614
道行
1977
原创
2368
奖券
2519
斑龄
32
道券
90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01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0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8:37
您提到的文化IP现象非常中肯,确实,文化IP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元素,其价值和影响力不容小觑。以下是对文化IP重要性及合理利用的一些补充:

1. 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创新:
   - 文化IP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结合。
   - 合理利用文化IP,可以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2. 商业价值的挖掘与实现:
   - 文化IP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可以带动衍生品开发、主题公园建设等业态发展。
   - 通过跨界合作、品牌联名等方式,文化IP可以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和经济效益。

3. 法律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 文化IP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著作权法、商标法等法律法规,避免侵权风险。
   - 建立IP分级授权机制、风险评估体系等,从源头上预防侵权行为的发生。

4. 技术手段的应用与创新:
   - 利用区块链、AI等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文化IP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 通过技术手段建立存证系统、侵权监测平台等,可以及时发现并制止侵权行为。

5. 侵权救济的完善与强化:
   - 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推行侵权获利推定规则,提高侵权成本。
   - 加强执法司法协作,形成保护文化IP的合力,提高侵权打击力度。

6. 社会公众意识的提升与引导:
   - 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开展普法宣传等方式,提高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
   - 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文化IP观念,尊重原创、合法使用、合理开发。

7. 文化创新与IP保护的平衡:
   - 文化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但创新不能以牺牲知识产权为代价。
   - 在鼓励创新的同时,要加强文化IP的保护,实现创新与保护的动态平衡。

总之,文化IP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只有正确认识文化IP的价值,合理利用文化IP资源,在创新中传承,在保护中发展,才能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双赢。同时,加强文化IP保护,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也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文化IP才能释放出更大的价值,为文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5935
金币
97163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4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36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0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20:55
借力文化IP要有度
文化IP的定义与特点
文化IP是文化知识产权(Cultural 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简称,指在文化领域中,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商业价值和广泛影响力,能引发公众情感共鸣,且受知识产权法保护的文化内容或符号。它具有文化属性,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同时具备法律属性,受到多种法律的保护,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应的法律规范。

借力文化IP的常见现象
借力文化IP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黑神话:悟空》火了之后,悟空主题冰雕雪雕、墙绘等遍地开花;《哪吒之魔童闹海》火了,哪吒村、哪吒主题手办等一个接一个涌现。在文旅热的当下,大热文化IP很容易成为各地追捧的对象,被用于宣传地方文旅。在文创领域,一些小型文创公司看到热门动漫IP火爆,便私自将动漫角色形象印在文具、饰品上进行售卖。

过度借力文化IP的风险
法律风险
著作权侵权:任何对原著内容的改编、翻译、传播等行为,在著作权保护期内,都需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如一些小型文创公司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作品中的元素进行创作并售卖相关产品,就会侵犯著作权。
商标权侵权:一些企业会将角色形象注册为商标,用于商品或服务标识。未经授权使用该商标进行生产和销售,就会侵犯商标权,面临法律责任。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若将角色形象设计成具有独特外观的玩具、摆件等,该外观设计可申请专利保护,他人未经许可仿造即构成侵权。
其他法律风险:包括非商业性公共传播可能被认定为间接获益、直接商业性利用未经授权的复制和改编行为、网络时代短视频平台通过算法抓取影片未公开片段制作解说视频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等。
发展风险
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式的借力文化IP,如果忽略自身特色,在模仿中迷失自我,可能会适得其反,无法形成独特的竞争力,不利于地方或企业的长期发展。

合理借力文化IP的建议
事前预防
建立IP分级授权机制:对于具有公共属性的文化IP,如神话人物、历史遗迹等,可参照故宫IP管理模式,由文化部门建立分级授权库。
设立IP风险评估矩阵:从独创性、权利链条、地域限制等维度评估使用的合法性。例如企业开发以历史故事为背景的游戏,使用相关历史人物IP时,要评估游戏角色形象的独创性,追溯权利链条确保获取合法授权,考虑地域限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事中合规
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存证系统:对IP创作过程、授权记录进行链上存证,避免出现授权不明引发的侵权问题。
建立AI侵权监测平台:借助图像识别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人工智能手段,建立侵权监测平台。
事后救济
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文化IP侵权案件中,进一步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推行侵权获利推定规则。
发布典型案例:通过发布典型案例,为文化IP的保护和侵权判定提供指导,增强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