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踏青日”,7种鲜美时令野菜
荠菜
特点:古称“护生草”,是最早的报春野菜之一。其富含维生素C和镁、钾、钙等微量元素,还含有大量的粗纤维,能增强肠胃蠕动,促进新陈代谢。民间有“三月三,荠菜做灵丹”的俗语,每年农历三月三,部分地区家家户户会用荠菜花煮鸡蛋吃,认为能利尿益胃。
食用方法:做饺子馅、煮粥、煲汤均可。还可以制作荠菜炒鸡蛋、荠菜鲫鱼汤、荠菜小饼等美食。
适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宜消化不良、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
水芹菜
特点:纯天然野生的水芹菜比家芹菜口感更好,还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预防便秘。
食用方法:可清炒、凉拌,也可用来包饺子等。
蒲公英
特点:具有消炎去火的功效,具药食同源特性。
食用方法:可以焯水后凉拌,也能做汤、炒菜,还能制成蒲公英茶饮用。
胡葱
特点:有独特的香味,能为菜肴增添风味,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促进食欲等。
食用方法:常作为调味料使用,可用于炒菜、做汤、凉拌菜等提味。
藜蒿
特点:有一种特殊的清香气味,口感脆嫩。
食用方法:常见做法是清炒藜蒿,与腊肉搭配炒制味道更佳。
马兰头
特点:是最富有生机的春日野菜,蕴藏着源于自然和泥土的鲜美与芬芳,其草本清香独特。
食用方法:通常与香干搭配,制成凉拌马兰头香干,口感清爽。
香椿
特点:蛋白质、铁、锌含量高于普通蔬菜,但香椿含亚硝酸盐,烹饪时焯水45秒既能去毒素,又能留鲜味。
食用方法:经典做法有香椿炒鸡蛋、香椿拌豆腐等。
辨别野菜是否可食用是保障食用安全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法:
了解常见可食用野菜特征
荠菜:常见于田间、路边、山坡,叶片羽状深裂,呈莲座状贴地生长,开绿叶白花,气味清新,鲜美甘甜。
蒲公英:叶片锯齿状,折断茎叶有白色乳汁,开黄色花朵。
香椿:香椿芽有浓郁香气,其嫩芽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还含有萜烯类、含硫类化合物等多种挥发性成分,这也是其浓郁香气的来源。
灰灰菜:叶片菱形,背面有白色粉状物,茎带红色条纹。
对比易混淆有毒野菜
石龙芮与水芹:石龙芮的茎尖有绒毛,水芹全身无毛;石龙芮的叶下表皮腺毛长而稀,水芹的叶下表皮无腺毛;石龙芮的花为黄色小花,水芹则为白色小花。
钩吻与金银花:叶子质地方面,钩吻为革质叶,叶面光滑,金银花为纸质叶,叶面无光泽;花朵性状、颜色上,金银花的花朵一般成对出现,花冠呈唇形,花筒较细长,黄白相间,初开时花朵为白色,一二天后变为金黄,而钩吻花为三歧分枝的聚伞花序,花冠为黄色,花形呈漏斗状。且钩吻全株有毒,嫩叶与根毒性最大。
野芹菜与芹菜:二者外形相似,但野芹菜是有毒植物,不熟悉的市民有可能会误采甚至误食。
避免采摘特定环境的野菜
生长在垃圾场、厂矿废渣堆放地、化工厂周边、公路旁、污水边等地方的野菜易受环境污染影响,可富集有毒性的重金属或化学物质,不宜采食。
借助专业人士指导
在专业人士或者比较有经验的人的带领下,熟悉各种不同野菜。熟悉并辨认各种野菜需要多次实践。
不采摘不熟悉的野菜
对于不认识、不了解来源或难以辨认的野菜,不要盲目采摘和食用,避免因误食有毒野菜而导致身体不适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