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十大好吃不贵的地道美食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是广西历史悠久的特色传统名小吃,也是广西十大小吃之一,以其独特风味远近闻名。它具有白、嫩、爽、香的特点,制作工艺源于传统又优于传统,拥有米粉香滑、卤水香浓、佐料丰富等优势。卤水制作最讲究,工艺各家不同,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其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风味也有所差异,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鲜粉等多种类型。桂林米粉入选了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广西榜名单,还被评为中国金牌旅游小吃1。桂林人食用卤菜米粉时,先拌匀干吃,吃完后再盛骨头汤慢饮,才能品味出其全部滋味,价格一般2两只需2 - 3元,若想吃特别的可以选择马肉米粉,价格稍贵但更具当地特色。
阳朔啤酒鱼
啤酒漓江鱼选用阳朔鲜活的大鲤鱼,先用桂北山区出产的生茶油烹炸,后放入桂林产的上等啤酒红焖而成。其鱼鳞被炸成一层脆壳,又沾满了酱汁,具有独特的香酥鲜嫩风味,能让人胃口大开,带来全新的舌尖体验。
荔浦芋扣肉
这是广西荔浦及桂北地区的地方传统名菜,肉质细腻,熟后松软芳香,具有特殊风味且营养丰富。它由荔浦芋和五花猪肉做成扣肉,历来是逢年过节家宴或红白喜事以及宾馆酒楼席上的一道名菜,也是广西各地传统宴席名菜,曾获全国名菜之称,还上过《舌尖上的中国》,2018年9月被评为中国菜之广西十大经典名菜。
恭城油茶
恭城油茶是广西恭城瑶族的一种传统小吃,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也是桂林恭城特色风味小吃。它是以老叶红茶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盐加水煮沸,多数还加生姜同煮,味浓而涩,涩中带辣,恭城一带还会再加磨碎的花生粉。2011年,恭城油茶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发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证书,2017年入选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广西榜名单。
尼姑素面
尼姑素面与桂林米粉堪称姐妹小吃,是桂林地方特色风味小吃之一。据传100年前,月牙山隐真岩有一位尼姑做得一手味道特别鲜美的素面,后人便称其为尼姑面。其汤色金黄、清口不浊,若铺上草菇、素火腿、面筋等素菜,洒上香油、油炸花生米、胡椒等酥香配料,味道更鲜美甜爽、清香四溢。很多人去桂林七星公园游玩时,都会去品尝七星公园内月牙楼的尼姑素面。
桂林田螺
桂林田螺生长在水稻田里,大个肉肥、味道鲜美。煮田螺时要配以桂林特制的酸辣椒,添加葱、姜、三花酒等各种配料炒煮而成,吃时味酸辣鲜美,特别开胃。煮时须将螺尾敲掉,便于煮时进味和吸食螺肉。螺丝肉性寒味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钙质和其他矿物质,能清热、明目、生津,吃前加入蒜泥、葱花等调味品,味道更佳。
灵川狗肉
灵川狗肉又称地羊,是桂林传统名吃,有“天下第一美味”之誉。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烹调工艺独特,从选狗、杀狗、切狗烹调到品尝皆有讲究,食后余香满口,通体舒泰,令人百吃不厌、回味无穷。灵川的狗肉色泽鲜艳,香气浓郁,口味极佳,正所谓“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闻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墙”。
全州醋血鸭
全州醋血鸭是桂林全州的地方特色美食,采用盛夏上市的子鸭为原料,杀鸭留血并注入酸醋,以嫩姜或苦瓜为配料,将鸭肉先武火、再文火焖熟,在出锅前倒入醋血。
桂林“十八酿”
桂林最负盛名的“十八酿”,即十八种酿菜。这是当地的一种特色吃法,把各种调料加入到肉馅里,然后填入不同蔬菜或壳类做成的“外衣”中,或蒸或焖后制成“酿”。具体有田螺酿、豆腐酿、柚皮酿、竹笋酿等十八种。
桂林马蹄糕
桂林马蹄糕以糖水拌合荸荠粉蒸制而成,色呈茶黄,呈半透明状,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断,软、滑、爽、韧兼备,味极香甜。其主料为大米粉,把米粉装入状如马蹄的木模,用黄糖粉、马蹄粉或芝麻粉包心,猛火蒸熟即可食用,制作简便,吃来香甜扑鼻,松软可口,一般多为个体摊担现做现买,散见于各处街头巷口,来往行人即购即吃,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