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8阅读
  • 1回复

[红楼梦]林黛玉初来答对不得体,贾母立即示范正确话术,尽显贵族礼节智慧  [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8090
金币
24944
道行
20019
原创
75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152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2-2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9:14
《红楼梦语言话术》043
林黛玉没见到二舅舅贾政,舅母王夫人转达了舅舅的叮嘱,告诉她要注意衔玉而生的表哥贾宝玉,与他保持一定距离才不会被招惹。林黛玉听在耳中,心下未必以为然。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经历就不会真实体会,是人性使然。
这边说完话,丫头就进来传禀说老太太那边传饭了。王夫人听说就领着林黛玉穿廊过户的去到贾母房中。这次在家中,也自不用坐车。中间路过王熙凤院子时,王夫人也告诉林黛玉,缺什么都只管凤姐去要。此时王夫人待林黛玉很亲近,不是后面的越来越疏远。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等进了贾母房中,只见很多人已经在此等候伺候,见王夫人来后方才摆放桌椅。说明贾母吃饭的饭桌与早年一样,都是临时安放,而不是固定位置。
贾母坐在正面榻上,饭桌就放在榻前。而左右各两把椅子,是按照当晚吃饭人数设定。林黛玉是客,请了左手上座。迎春居长对面陪坐。探春惜春则左昭右穆的各自坐了。
林黛玉因为有舅母在场,年纪比迎春小,本要不做上首。听说王夫人和嫂子们不在贾母处用饭,又推她是客,礼当上座才罢了。
此处涉及的客礼,长幼规矩很明确。王夫人、李纨、凤姐等媳妇不在贾母处吃饭,除了各自要回家陪丈夫、儿子吃饭外,媳妇不上桌也是古代延续长久的规矩。

一顿饭“食不言”的安静吃完,丫头们就端上茶来。此处林黛玉差点犯了个错。按照林家的规矩,吃完饭后要稍等片刻才喝茶,以免伤了脾胃。不想贾府却是立即端茶上来。要不是黛玉谨慎,先看其他人用茶漱口才知此茶是“漱口茶”,可就闹了笑话。
宋代苏轼在《仇池笔记》卷上记载:“论茶:除烦去腻,不可缺茶,然暗中损人不少。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齿间,消缩脱去,不烦挑刺,而齿性便若缘此坚密。率皆用中、下茶,其上者,亦不常有,数日一啜不为害也。此大有理。”
贾府以茶漱口,除了显示富贵奢侈之外,更突出其文雅高级的贵族品味,非一般人家可比。好在黛玉谨慎行事才没出错。等众人漱口后,又重新端茶上来才是吃的茶。

贾母便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王夫人听了,忙起身,说了两句闲话,方引李、凤二人去了。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什么书,不过认几个字罢了!”(引程甲本第三回)


贾母直到此时才询问林黛玉“念何书”,是对外孙女作进一步了解。其实白天那会儿,王熙凤已经问过上学的事。贾母在当时没有展开,皆因那时候女孩子读书不是要紧事。她作为封建大家长,侧重点也不会放在女孩子读书上。只等夜里人都去了才问黛玉念书的事,就是想更了解外孙女的情况。
林黛玉见问就据实回答,说刚念了《四书》。这可是十分了得。
《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自南宋朱熹注《论语》后,又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篇分章断句,加以注释,再配以《孟子》,称为《四书章句集注》。是封建时代教育子女的必读之书。
林黛玉才刚七岁,只跟随贾雨村读了一年多书,就已经念了《四书》,进度可是极快。此处的《四书》当指的是《四书章句集注》,既有原文还有注释,所谓“念了”也不是读了一遍,而是被教授过了的意思。类似说“念了小学”是指小学毕业一般。

正因林黛玉的进度惊人,当她询问三春姊妹们读何书时,贾母就教了她一句话:“读什么书,不过认几个字罢了!”
表面看贾母似乎因为林黛玉的进度快,在替三春遮掩了一下尴尬。三春肯定还没达到这个进度。但其实贾母是在教林黛玉说话的“分寸”。
那时候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教育女儿读书识字确实是认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毕竟科举是男子的职任,女儿有才如李清照、鱼玄机,实际并不被推崇。
林家教养林黛玉,也是聊慰膝下无子荒凉,并不是要大力培养女儿学问或者成才。林黛玉的进度太快看似优秀,实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既容易引起别人妒忌,又要落人口实,把女儿教育这么好有什么用?
贾母的话实际有提醒林黛玉初来乍到,谨言慎行之意。而这才是大家风范,长辈传承。原本这话是母亲要教授的,可黛玉母亲去世,被外祖母接来,就由贾母负责教育。也是林如海送女进京交给岳母的一个原因。传承,尤其是母系传承极为重要。

林黛玉受教后,才会在贾宝玉再询问时,只说自己不曾读书,倒不是有意欺骗。
另外,关于《四书》,后文贾宝玉上学时,贾政吩咐李贵去告诉贾代儒,要督促贾宝玉背诵《四书》。有人认为这表明贾家教育不如林家,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林黛玉念了《四书》相当于结业。就像念了小学是指学习了小学知识一样。与被要求背诵《四书》是两码事。女儿不需要科举就不用背诵,只需要能够阅读理解和引用就够了。但男孩子要科举,需要全文背诵、理解和融会贯通,并发散使用,难度远不是“念了”可比。
所以,不能据此说贾家教育不如林家。林如海确实是探花,但贾家也有乙卯科进士贾敬,还有进学的秀才贾珠,教学成果并不比林家差。只是被不肖子孙所掩盖罢了。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8090
金币
24944
道行
20019
原创
75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152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2-2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09:15
林黛玉初入贾府的礼节示范与贵族智慧
贾府礼节规范与贾母的示范
林黛玉初入贾府时,贾母通过日常礼仪细节展示了贵族家庭的规范。例如,在传晚饭的正式场合中,贾母独坐主位,左一席位被视为最尊贵的位置。王熙凤特意安排黛玉坐左首位,既突显其身份,又暗含贾府对座次礼仪的重视。这种安排不仅遵循"左为上"的传统,更通过具体行动向黛玉传递了家族等级秩序。

林黛玉的谨慎与贾母的引导
黛玉的拘谨表现
林黛玉初到贾府时"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面对王夫人让座时,她刻意避开主位选择侧座,显露出寄人篱下的谨慎心态。
贾母的即时示范
贾母在用餐时要求儿媳王夫人、孙媳李纨和凤姐亲自服侍,通过"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的细节,示范了家族中晚辈对长辈的礼节规范。这种身教方式让黛玉直观理解贵族家庭的礼仪运作逻辑。
贵族对话艺术的展现
王熙凤的恭维话术
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用"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的比喻,既夸赞黛玉气度,又兼顾三春姐妹的面子,同时迎合贾母的疼爱心理,体现了贾府中"一石三鸟"的语言艺术。
贾母的权威引导
当王熙凤提及黛玉母亲引得贾母伤感时,贾母用"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的嗔怪,既控制谈话氛围,又暗示众人需以长辈情绪为导向的社交准则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