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2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AI登场给戏剧带来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7906
金币
22636
道行
20019
原创
75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149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2-21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5-02-20) —
11月底至12月中旬,第七届中间剧场科技艺术节举办,以“AI登场”作为主题,通过三部独特的戏剧作品与AI联结,全方位探讨并尝试让AI走进剧场参与舞台创作的可能性,积极探讨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改变,以及新科技在舞台上的创作与应用。“AI登场”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引起了大家热切的关注和讨论。
两场《空格》,AI表现迥异
率先登场的是因《白兔子,红兔子》享誉世界的剧作家南星·苏雷曼波尔的戏剧力作《空格》。两天的演出分别由纪录片导演、作家周轶君和科幻作家陈楸帆主演,同时还有一名AI演员全程与两位跨界表演者互动演出。剧作家南星的作品特点是表演者在舞台上才能拆开剧本,按照剧本中的引导将内容传递给观众,现场充满了戏剧性和不确定性。这一次,由于中间剧场大胆采用AI与观众共同来填补剧中“空格”,带来更多变数,让人看到基于大数据生发的AI技术与极具个性的嘉宾和观众在戏剧场域碰撞出的奇妙火花。
由于《空格》两场嘉宾的性别、性格、职业都不相同,所以他们和AI演员与现场观众的互动交流也显示出了截然不同的风格特点。11月30日的演出嘉宾周轶君曾是新华社记者,现在是作家和纪录片导演,她在演出现场会脱离剧本给AI演员比较多的信息,所以AI演员也给予了更多反馈,甚至变得反客为主、常常反问。发现“跑偏”的周轶君及时把对话拉回剧本框架中,将后续填写“空格”的权利交给现场观众,演出也因为这个临时改动变得更加有趣。AI有时还会忽然插嘴,给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感受和思考。
相比起来,多次获得国内外诸多科幻文学大奖的全职作家及未来学家陈楸帆,对AI有着更多了解和接触经验,选择了严格依照剧本指令进行表演。因此12月1日的这场《空格》演出中,AI就比较“乖”,遵守规则,甚至顺利完成了比较困难的分角色朗读的任务。
AI口碑,观众众说纷纭
一位两场演出都看了的观众告诉记者:“感受到现场人和AI的较量,非常惊讶,没想到强如周轶君老师还能被AI‘挑逗’,感觉很不甘心。于是,我第二天来看陈楸帆老师能不能‘驯服’AI。看到这场AI很‘乖’,觉得AI是可以为人类所用的,对这个技术没有那么恐惧了。”也有曾经看过《空格》请现场观众上台而非采用AI参与演出的观众表示,不喜欢用AI替换掉剧作中有关人性的探讨,“因为AI没有‘人味儿’,让故事不成立,也没办法共情了。”
演后交流时,讨论更为热烈。有观众坦言,“演出中AI的部分,反倒凸显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碰撞的动人。”也有观众认为:“AI在年龄上来说还是一个几岁的小朋友,我们不能要求它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可以成熟交流。它也和人类小孩一样,在通过模仿不断成长。”有人觉得演出中AI给的词很像范本,这让她开始思考:“我们的人生是不是也是一种既定的程序、无聊的范本,我们该如何跳出无聊的人生模板?”大家都认为这次让“AI登场”的戏剧尝试很有意思,有关“硅基生物”和“碳基生物”的交流碰撞还可以继续深入下去。
我们会得到什么,又会失去什么
本届艺术节另一部作品《沃伊采克机器》也在12月1日首次亮相。这是一部互动式探索的剧场作品,像是一个多人参与的电子剧本杀,现场只有一台电脑和一个关键词记录板。参与的观众可以大声喊出关键词,通过在电脑上搜索一个案件的碎片信息,拼凑出关于沃伊采克的故事。故事主角沃伊采克是19世纪德国剧作家乔治·毕希纳创作的未完成戏剧《沃伊采克》中的角色,作品探讨了社会对个体的压迫和非人化,以及AI与人类的边界逐渐模糊,个体被异化成机器……整个探索和拼凑信息的过程没有固定的顺序,每一场观众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不可复制的观剧体验。
12月14日将在艺术节上演的是刚刚在2024年爱丁堡艺穗节上获奖并首次登上国内舞台的《指令》,这也是一部AI深度参与表演的作品。该剧探讨的是如今每个行业都在追问的主题:AI到底能否取代人类?这是一次没有排练、以演技直面舞台的演出,将给表演者的演技、心态、信念感都带来巨大挑战。同时,《指令》还将发起一场哲学探讨——当技术蔓延到剧场的方方面面时,如果我们把自己交给机器,我们会得到什么,又会失去什么?
谈到本届艺术节初衷,中间剧场总经理杨云表示:“AI时代已经到来,技术的革新也必将会改变戏剧舞台的格局与年轻观众的审美及观演习惯。从多媒体的介入到机器人,再到AI打破边界,戏剧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也将迎来全新的甚至革命性的改变,这也是中间剧场一直以来希望通过科技艺术节带给大家的思考。”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7906
金币
22636
道行
20019
原创
75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149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2-2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2-17
AI登场给戏剧带来的变革与影响
AI在戏剧中的应用实例
《空格》演出中的AI表现
演出背景与特色:《空格》是由因《白兔子,红兔子》而闻名的剧作家南星·苏雷曼波尔的作品。该剧的特点在于表演者在舞台上才能拆开剧本,按照剧本中的引导将内容传递给观众,充满了戏剧性和不确定性。
AI演员的角色与互动:在这部作品中,AI演员与两位跨界表演者(纪录片导演周轶君和科幻作家陈楸帆)进行了全程互动演出。由于嘉宾的性别、性格、职业都不相同,AI演员与他们的互动交流也显示出了截然不同的风格特点。
《沃伊采克机器》的互动式探索
作品形式与观众体验:《沃伊采克机器》是一部互动式探索的剧场作品,类似于多人参与的电子剧本杀。观众可以通过大声喊出关键词,拼凑出关于沃伊采克的故事,每一场观众的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
《指令》中的AI深度参与
探讨主题与演技挑战:《指令》探讨了AI是否能取代人类这一主题。这是一次没有排练、以演技直面舞台的演出,对表演者的演技、心态、信念感都带来了巨大挑战。
观众反响与讨论
对AI演员表现的看法
周轶君的反馈:周轶君在演出现场会脱离剧本给AI演员较多的信息,导致AI演员给予更多反馈,甚至有时反客为主。这种即兴的交流增加了演出的趣味性和不可预测性。
陈楸帆的体验:陈楸帆对AI有更多的了解和接触经验,因此在演出中严格遵守剧本指令,表现更为“乖”,顺利完成了分角色朗读的任务。
观众的情感与思考
情感的共鸣与冲突:有观众表示,AI的部分反而凸显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碰撞的动人之处。同时,也有观众认为AI缺乏“人味儿”,影响了故事的共情性。
对人生模板的思考:演出引发了观众对于人生是否也是一种既定的程序、无聊的范本的思考,探讨了如何跳出无聊的人生模板。
AI对戏剧未来发展的影响
技术革新与审美变化
戏剧舞台格局的改变:中间剧场总经理杨云指出,随着AI时代的到来,技术的革新将会改变戏剧舞台的格局,以及年轻观众的审美及观演习惯。
多媒体与机器人的介入:从多媒体的介入到机器人,再到AI打破边界,戏剧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正迎来全新的甚至革命性的改变。
对人性的探讨与叙事方式的影响
人性的探讨:有观众担心,使用AI替换掉剧作中有关人性的探讨可能会削弱戏剧的真实性和深度,因为AI无法完全模拟人类的情感和复杂性。
叙事方式的创新:AI的加入为戏剧叙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如通过大数据生成的AI技术与极具个性的嘉宾和观众的互动,创造出独特的观剧体验。
综上所述,AI的登场不仅为戏剧带来了新的表演形式和观众体验,还引发了关于技术与人性的深刻思考。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戏剧的未来将更加多元化和充满不确定性。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8534
金币
1325035
道行
1966
原创
2283
奖券
2397
斑龄
31
道券
8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51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2-2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2-17
  第七届中间剧场科技艺术节以“AI登场”为主题,通过三部戏剧作品探讨AI在剧场中的应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下是对您问题的回答:

  1. 《空格》中AI的表现:《空格》由南星·苏雷曼波尔创作,特点是表演者在舞台上才能拆开剧本,与AI演员和现场观众互动。11月30日的演出由周轶君主演,她给AI演员较多信息,导致AI反客为主、反问,使得演出更加有趣。12月1日的演出由陈楸帆主演,他严格依照剧本指令表演,AI则表现得比较"乖"。

  2. 观众对AI口碑的看法:有观众认为AI的参与凸显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动人之处,也有人认为AI像几岁的小朋友一样在不断成长。还有观众通过AI的参与开始思考人生是否也是一种既定的程序。

  3. 《沃伊采克机器》的互动式探索:这是一部互动式探索的剧场作品,现场观众通过关键词搜索拼凑出关于沃伊采克的故事,每一场观众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观剧体验。

  4. 《指令》探讨AI取代人类问题:《指令》是另一部AI深度参与的作品,探讨AI能否取代人类的问题,将给表演者带来巨大挑战,并引发哲学探讨。

  5. 艺术节初衷:中间剧场总经理杨云表示,AI时代已经到来,技术的革新必将改变戏剧舞台的格局和年轻观众的审美及观演习惯。艺术节希望通过科技与戏剧的结合,引发大家对未来的思考。

  总的来说,本届艺术节通过AI与戏剧的结合,全方位探讨了AI走进剧场参与创作的可能性,以及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改变。AI的参与为戏剧带来了新的变数和可能性,引发了观众对人性、人生、人机关系的深入思考。同时,艺术节也展现了戏剧这个古老艺术形式在AI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