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公园
潮州西湖昔时是潮州古城的护城濠,俗称“城壕池”。随着城市建设重心的西移,这里已成为古城区与新城区绿色的分水岭,也是名城腾辉一脉相承的纽带。
沿着湖滨漫步,最让我惊奇的是一棵棵樟树,斜依在湖面上,用不同的姿态衬托出远处的小桥流水、楼台亭阁,不经意间发现原来樟树也这样美。
“湖心亭”是个六角三楹、外护雕栏的水中亭,有红色回栏曲桥可通向湖岸。
涵碧楼(白色建筑):始建于民国11年(1922),为洋式双层小楼房,由郭沫若题字“涵碧楼”。周恩来总理曾在此住。
石刻王延康题“公园”
西湖公园显得有些低调,但正是这份低调,造就了独特的魅力。
从西湖公园出来,沿着中山路去许驸马府。
许驸马府
许驸马府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它是北宋太宗曾孙女德安公主驸马许珏的府第。占地面积约为245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三进五开间(或五间),形成了独有的“驷马拖车”或“工字”格局,保留了原有的宋代格局和建筑风格?。
许驸马府大门为凹门廊式布局,门扇为上等木材制作,厚重扎实,门扇有抱葫芦,“葫芦”与“福禄”谐音,代表主人希望福禄满门的愿望。大门门额上贯有两枚木制圆形门簪,门簪的造型为24瓣,代表着最高的等级。大门两侧的冰裂纹壁画和青砖,均是明初留下来的。许驸马府门槛较高,高门槛是许府的一大特色,因为门槛高象征着身份高、地位高。
许驸马府的主体建筑格局——三进五开间,其中第一进为首进,首进是三进面积最小的,并设有增强私密性的中门,此门一般都是处于关闭状态,只有车马或者重要官员等来往才会开此门。中门前面为天井,此天井是十一个天井中面积最大的,通常用来摆放莲缸和花盆。天井的材质,均为长且宽厚的麻石条(最长为7.04米)铺砌而成,这些麻石条都是宋代留下来的。
大厅为第二进,也叫正厅,民间俗称为“厅堂”,是整座府第的中心,是家人聚会﹑接待宾客的地方。大厅两侧房间为大房,是家中的长辈所居住的。大厅后边“凹”字形墙门跟首进的中门一样,一般也都处于关闭的状态,平时进出都是从旁边两道小门,只有家里有大型的祭祀活动才打开此门。
许驸马府三件宝:
第一件宝——“S”型排水系统、第二件宝——石地栿:许府的屋架为穿斗式木构架,均为杉木制作,并全部立于条状石地栿之上。、第三件宝——“竹编灰壁”:竹编灰壁是南方特有的建筑物,它的墙体主要用竹片和竹篦编制,再和上泥土和贝灰做成,既省工俭料,又能起到隔音和隔热的作用。
大厅的后面为后厅,两厅之间连接着天井,天井较好地解决了通风﹑采光﹑隔热﹑避晒﹑挡雨﹑防风等问题。后厅也称为香火堂,是祭拜祖宗的地方。供奉的是对整个潮汕许氏家族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三位代表人物。
从许驸马府出来经过潮州府,去己略黄公祠。
己略黄公祠
己略黄公祠,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是潮州望族黄氏的私家祠堂。己略黄公祠头进与后厅之间是天井,两侧有廊轩,后厅有抱厦,形成四厅相向的布局。这些木雕装饰,技法上采取了圆雕、沉雕、浮雕、镂空雕等不同手法;外形色彩运用了黑漆装金、五彩装金、本色素雕等三大类表现手法,使整座建筑物轻重有别、层次分明,因而被誉称为“潮州木雕一绝”。
门楼雕刻:凹斗门楼门首横额正面阴刻“己略黄公祠”,背面镌刻“孝思维则”。祠堂门楼两侧及四周墙壁均镶嵌有精美的山水石雕画幅,门楼门面还分布四幅沉刻文字,内容有嘉应人氏温仲和的“己略黄公祠颂”和两幅沉刻图画;门楼马面坡屋架装有《封神演义》人物故事连环画幅石雕饰品,这些石雕饰品人物造型结构严谨、表情生动、浑然一体,刻画出古代西周时期轰轰烈烈的历史画卷。
天井:祠堂正面外观,正中为凹斗门楼,由大门楼可进入前厅,绕过前厅屏风,可见到祠堂中央的天井,天井四四方方,如遇下雨,雨水就会聚集在天井中的水槽中,寓意四方来财。
拜亭:在主座大厅前的天井中央,有一拜亭,是祠堂内唯一的歇山顶式屋顶建筑 。它的屋顶采用有别于前、后进屋面硬山的歌山顶,这样使拜亭屋顶既突出动态,又丰富了整个祠堂屋顶的外观。
拜亭木载下的金漆木雕装饰是祠堂最集中也最精彩的地方。这些金漆木雕内容以戏曲传奇、民间故事为题材,如“水漫金山寺”等用连环画幅形式,再现了白娘子与法海斗法的壮观场面,人物造型生动,虾兵蟹将栩栩如生。在技法上采取了圆雕、沉雕、浮雕、镂通雕等不同手法,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形象地表现了多层次的复杂内容,是潮州金漆木雕精品之作。更令人赞叹的是拜亭木载下两边装有十八只金漆木雕凤凰,其造型传神生动、工艺精雕细镂,它同其他内容的金漆木雕融为一体,展现出一个金碧辉煌、精美绝伦的装饰空间。那十八只凤凰,头上顶着梁还起着斗拱作用,这些金漆木雕饰品施于木载下除观赏外,还使人产生把沉重的梁架升腾以减少屋顶空间压抑感的感觉。
祠堂大厅拜亭后面是祠堂大厅,在大厅抬头可见大厅悬挂堂匾“衍庆堂”。大厅宽敞,恢弘大气。大厅中槽为典型的“三术载五木瓜十八块花坯”抬梁式梁架,该梁架设有七架梁、五架梁、三架梁三根大梁,俗称“三木载”,梁上有驮瓜柱,瓜柱下部做一木瓜插入大梁,俗称“木瓜”。
广济桥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广济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 该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至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后多次修建。2003年,广济桥全面维修,2007年竣工。
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广济桥全长518米,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石梁宽5米。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
西边桥墩
鉎牛是鉎铁铸造成的,他是广济桥的标志性雕塑。清雍正二年(1724),知府张自谦在修广济桥时,铸鉎牛两只,分别立于东西两桥墩上,意为“镇桥御水”,以祈求避免洪灾。道光二十二年(1842)洪水冲垮东桥鉎牛所在桥墩,鉎牛也坠落江中,潮州遂有“两只鉎牛,一只溜”的民谣。
浮桥
东边的桥墩
晚上8点,广济桥有灯光秀,人很多,要早早的去,找个好位置。
韩文公祠
韩文公祠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宇。
韩祠正门“韩文公祠”四字为1984年胡耀邦视察潮州时所题。
韩文公祠背靠韩山,面临韩江。祠堂现有三层殿阁。韩祠面宽18. 7米,祠体正面墙壁用坚实的水磨青砖砌筑。
韩祠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初置金山麓郡治前夫子庙正室东厢;元祐五年(1090)知州王滌徙至州南七里,苏轼为撰碑记;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知州丁允元复迁至韩山今址,至今已具八百多年历史,今祠內留存有历代碑刻四十面,是了解潮州文化历史的珍贵资料。
韩公别赵子
该塑像再现了韩愈高潮时与赵德依依惜别的场景。赵德,号天水,唐宋潮州八贤之一。
侍郎阁依古侍郎亭旧实而建,双层仿古结构,阁中设有“韩愈治潮及其法治精神”专题展览,阁前平台立有韩愈石雕胸像,平台垂壁镶嵌巨幅题刻“吾潮导师”,于平台凭栏远眺,古城美景尽收眼底
开元寺泰佛殿
开元寺泰佛殿,仿泰国云石寺而建,尽显泰国风情,不仅是佛教朝圣地,更是中泰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吸引无数游客与信徒。
整座佛殿占地58078.29平方米 ,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依泰国越孟乍玛匹寺(俗称云 石寺)模式构建,巍峨壮观,呈品字形,殿中供奉泰国式跏趺坐释迦牟尼佛铜像,像高3米,重1.5吨,庄严慈详,左右为护法神像,座前横陈雕刻精美、玲珑剔 透的大供案。
东侧有四面佛,在泰国,四面佛是神,不是佛,是古婆罗门教三大神之一的婆罗贺摩,意为‘大梵天”,泰国华人习惯称“四面佛”。
礐石风景区
到汕头一定要去海滨路走走,海滨路景色怡人,是汕头的一张名片。今天去礐石风景区,从广场轮渡乘船到礐石风景区,恰巧经过海滨路。
天主教堂
潮汕体育馆
海滨路
人民广场
礐石风景名胜区风景绮丽、丘峦簇拥、怪石奇峭,古朴的民居与殖民地洋楼并存,海湾环抱的亚热带植物为特色的滨海自然风景名胜区。
英国领事署旧址
礐石因濒临大海,山多巨石而得名。
上下山选择缆车,半开放式的缆车非常稳,大约五分钟就能到达塔山景区入口。坐在缆车上可一览礐石山风景,右边是《百里繁华》石刻。
在飘然亭可以俯瞰汕头的全景,非常壮观。
汕头小公园
到汕头小公园一定要去看一下老妈宫(天后宫)。老妈宫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汕头开埠前留存下来的古迹,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1991年重建。老妈宫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于1992年开放。
庙内门壁的石质浮雕、梁柱的木雕彩绘,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特别是一对由整块石头雕刻的透雕盘龙柱石,上有八仙立像,工艺十分高超,过去只有在皇宫和孔庙才能见到。
汕头小公园以“中山纪念亭”为发端,拥有我国建筑面积最大的近代骑楼建筑群,多数是早年"下南洋"的华侨返乡投资建设的。总面积72.43万平方米, 较好地保留了20世纪30年代汕头市街区原貌, 见证和承载了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 成为汕头老城的核心地标和文化标志。
小公园中山纪念亭,又称小公园亭,是20世纪30年代初为缅怀孙中山先生三莅汕头而建的纪念亭。
南生百货大楼
由印尼华侨李柏桓、李耀宗等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投资建成,楼高七层,内设汕头埠第一部电梯,一二层为百货公司,三四层为中央酒楼,集购物、餐饮、住宿、娱乐于一楼,客如云来,繁盛一时。
蔡楚生电影史迹馆位于安平路46号,系集成发绸庄旧址,始建于二十世纪初,建筑面积880平方米,为仿西式折中主义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蔡楚生曾在这里当过学徒,并在这里组织进业白话剧社,担任戏剧演出的编剧、导演、演员,并试写文章和绘画,这里是他电影事业起步的见证。
侨批文物馆与开埠文化陈列馆隔街相对,是中国第一个侨批文物馆,由原中国银行汕头分行旧址改建而成。潮汕话将“信”称为“批”,侨批又称银信,是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家乡眷属的书信和汇款凭证的合称。
小公园兜玩去汕头市中心看看,经过网红打卡地,顺手一拍。
市中心万象城
苏宁广场
逛完汕头市中心回住宿,经过小公园,此时的小公园已灯光璀璨。
南生百货大楼更耀眼。
南澳岛
南澳岛是中国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也是中国大陆对台和海上贸易的主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南澳岛自然风光旖旎,有“东方夏威夷”之称。南澳岛已是中国唯一的全岛域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南澳县唯一有居民居住的岛屿。
“自然之门”,是南澳北回归线标志塔,是我国建成的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之一,处于北回归线与我国大陆东岸的交点处。每年夏至正午,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影将穿过“自然之门”上方圆球中心圆管,投射地台中央,达到“立杆不见影”的效果
三囱崖灯塔位于南澳岛东南部的半潮礁,当地人也叫金交椅。它是南澳岛南北航道、潮州港、汕头港的助航标志最重要的一座灯塔。
钱澳湾弯曲逶迤,沿岩前后为磊石滩,唯在钱澳处形成弧形沙滩,湾口向南,沙滩虽然不长,但沙质洁净。海湾背靠苍山,有石坑自山谷而下,长百余米,宽20米,奇岩众多,石穴无数。石坑终年流水淙淙,流过拱桥,从沙滩一侧注入南海。
钱澳湾灯塔以其独特的设计和迷人的海景而闻名,被誉为最浪漫的灯塔。
钱澳湾畔有一寺庙,清光绪四年(1878年)由生员吴中和等捐资兴建,俗语称“钱澳庵” 。寺前有石坑水潭,山泉清澈,寺以潭命名,故正称“ 石潭寺”。1926年,释纯参和尚重修。原住和尚,1946年起改住尼姑。1986年冬释妙胜等集资重建。从环岛公路修两条曲径登山由寺东西两侧而上,建成有小型佛殿及僧舍,近又新建佛堂一座。
启航广场碧海蓝天,远处南澳大桥宛如一条巨龙,近处红色长山尾灯塔高耸,构成一幅美不胜收的海滨画卷,这里是摄影师们的天堂!
潮汕住宿
潮州华怡·金信酒店(潮州古城人民广场店),这家酒店价格亲民,但服务、设施一点也不马虎。
每天晚上回酒店,玩累了,可以坐在大厅,听听悠扬的古筝曲,喝一杯潮州的功夫茶,真惬意。
汕头新华酒店(小公园店),这家酒店去小公园和礐石风景区非常方便。
潮汕美食
到潮汕吃牛肉火锅是必须的,官塘杏花牛肉火锅店,进店来了一份2~3人豪华牛肉火锅套餐。整个套餐177元,包含一份牛骨汤底、嫩肉、吊龙伴、匙仁、吊龙各一份,牛肉丸8粒,秘制牛腩一碗,湿炒牛肉粿条一碗,外加素菜和面饼。这量实在是太大,两人根本吃不完。牛肉是当场切的,很新鲜。
到了潮州你会看到很多的糖水店,海石花、招牌豆花、什锦龟苓膏都是潮州的经典糖水。
官塘品潮鱼生?砂锅粥?潮菜?生腌(小小夫妻店),店门面不大,但在潮州很有名气。来了青蟹、干贝、鲜虾砂锅粥,一盆素菜。他家的特色是鱼生,肠胃不太好,没敢吃,有点遗憾。
潮汕美食享誉中外,来潮汕一定要吃一顿正宗的潮汕菜。在网上找了《潮府?潮汕菜?海鲜(万象城店)》,潮府气派很大,菜品只是常见的粤菜,点了卤水鹅掌、脆皮鲜虾紫米肠、黑椒牛仔骨、黑松露野菌粿。
从潮府出来,感觉没有真正品尝到潮汕菜,经过《豪弟官塘?鱼生虾生?潮汕砂锅粥(长平店)》,店里人气很旺,还是忍不住进店,要了溪草鱼生、明虾生各半拼成一盘,一盘配料,这才是潮汕的味道。
老妈宫的粽球就不用介绍了,在老妈宫的斜对面。
在潮汕感觉真正的美食藏在小巷和美食街上,在汕头美食街吃到了真宗的蚝烙(25元),牡蛎新鲜肥大。鹅肉、鹅翅膀、鹅胗三拼(98元),味道不错。还有粿品、普宁豆干、汕头牛肉丸等潮汕风味小吃。
从汕头乘高铁到潮州,从潮州转车回上海。
交通
1、泉州的交通网络发达,高铁、公交和滴滴出行都很方便,能够轻松前往各个景点?。在泉州市有小白车,两元可以到达任何一个景点。
2、南靖交通不是很方便,要么自驾,要么叫车。我俩从南靖站到云水谣酒店网约车130元,从云水谣酒店回南靖站搭的顺风车90元。去河坑土楼群,自驾车技要好,都是山路,约车200元三个景点:田螺坑土楼群、裕昌楼、塔下村,约3~4个小时。
3、潮汕市区公共交通,等车时间比较长,出租车和网约车很方便。去南澳岛或在南澳岛上游玩,有公交车但班次少,自驾过桥费双向收费,90元一次。去南澳岛叫的4人拼车,直接到北回归线广场,俩人100元(含过桥费)。岛上有部分景点网约车太难约,必须加价才行。最后在启航广场坐公交车回酒店,权当游览观景。
后记
泉州的开元寺、洛阳桥等古迹展示了泉州在古代的繁荣和辉煌,也见证了古代匠人的智慧和技艺?。漫步在古街,“半城烟火半城仙”,真是名不虚传。
南靖云水谣景区最为惊艳。和贵楼、云水谣古道、老榕树群,感受了古镇的悠久历史和自然之美。怀远楼和裕昌楼的土楼建筑独特,尤其是和贵楼建在沼泽地上,200年不倒令人震撼。石桥村宁静古朴,小桥流水,是一个让人身心放松和治愈的地方。
去潮汕是一次深入岭南文化腹地的探索,广济桥、古老的牌坊街、错落有致的骑楼、每一处都透露着历史的痕迹与文化的韵味。潮汕美食享誉全国,真是一场味蕾与心灵的双重盛宴。南澳岛的海天一色、汕头海湾大桥的壮观,都让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南行之旅领略了祖国大好河山,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期待着下次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