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对抗凝药的使用并不太在意,往往忽视了药物对肝脏的潜在影响,吃药,可能不仅仅是“吃了就好”,更多的是“怎么吃,才能更健康”。
经常有人会问,抗凝药到底有没有副作用,吃得不小心,肝脏就毁了吗?
事实上,抗凝药的确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比如中风、心脏病等,但它的副作用也不能忽视。

不按时服药
抗凝药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抑制血液凝固因子来防止血栓形成,对于服药时间不规律的患者,尤其是年长患者,他们的肝脏受到的冲击往往比年轻人更大。
我曾经有一个患者,年纪较大,有高血压和心脏病,为他开了抗凝药,开始时,他能按时吃药,效果也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觉得药物麻烦,偶尔忘记吃,或者不按时吃。
最初并没有明显的异常,但一段时间后,他的肝功能开始出现问题,转氨酶升高,经过一系列检查,我们发现他的抗凝效果不稳定,肝脏负担加重。
事实上,抗凝药的代谢需要在肝脏进行,肝脏在代谢药物时,必须保持稳定的药物浓度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而不按时服药,抗凝效果时强时弱,极易导致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波动,这种波动对肝脏来说,就像是不断增加的负担,久而久之,肝脏的负荷加大,最终导致肝脏损伤。

不控制药物配合
比如,某些草药和抗凝药同用时,会影响抗凝药的效果,使得药效加重或减弱,进而加大对肝脏的刺激。
有个中年女性患者,长期服用华法林和一些草本保健品,她觉得这些保健品对身体有益,尤其是针对关节炎和血脂的调理,没想到,长期下来,她的肝功能检查数值居高不下。
经过详细询问发现,她的保健品中含有一些天然植物成分,这些成分直接干扰了抗凝药的代谢过程,使得药物的有效浓度过高,肝脏受到的压力自然也大。
很多患者不了解的是,很多天然成分看似温和,但一旦与抗凝药发生相互作用,反而可能使药物效能剧增,对肝脏造成无法逆转的伤害。

长期忽视药物的停药问题
抗凝药不是一种长期无需调整的药物,某些患者由于病情稳定,容易产生“依赖”心理,认为药物就应一直吃下去,实际上,药物在服用一定时期后,药效并不会线性增加,而是可能逐渐超出身体的负荷,导致肝脏功能的衰退。
我曾经接诊过一位长期使用抗凝药的中年男性,他因为心脏问题一直坚持服用药物,可是,逐渐减少药量时,他坚持要求自己不减药量,直到肝功能严重受损,发现他身体对药物的耐受性已经达到极限。

他不仅没有按照要求调整药物使用,还通过自我判断增加了药量,最终肝脏在不适当药量的长期作用下损伤严重。
患者在此后的治疗中,肝脏的恢复情况一直不好,最终不得不暂停药物治疗,并面临更复杂的肝脏疾病治疗。
抗凝药作为一种常用的药物,确实能够为患者的健康提供帮助,但它也并非“万能”,正确服用抗凝药,并定期检查肝功能,关注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是保证长期安全使用的重要措施。

如何正确吃抗凝药
不少患者对抗凝药物的过敏反应往往轻视,觉得是“正常”现象,然而,某些抗凝药物可能导致药物过敏反应,其中一些过敏反应不仅仅是皮肤瘙痒、红疹,甚至可能导致肝脏的损害。
尤其是那些长期服药的患者,如果没有密切关注药物的反应,可能会误以为这些症状是普通的过敏反应,从而忽略了它们对肝脏的潜在危害。
我有一位女性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刚开始时,药物的过敏反应仅表现为皮肤发红、痒痒的感觉,她并没有太在意,继续服药,但随着时间推移,她的肝功能检测开始显示异常。
经过详细调查,原来她对抗凝药物中的某些成分产生了过敏反应,虽然症状较轻,但已经悄悄影响了她的肝脏健康。

很多患者在服用抗凝药时,往往只注重药物的剂量和时间,但却忽视了药物的吸收周期和药效高峰时间。
实际上,抗凝药物有其特殊的药效“高峰期”,而这个“高峰期”恰恰是通过肝脏代谢和清除的过程,不规范的服药时间可能给肝脏带来过大的负担。
有位患者,他在开始服用抗凝药后,因工作忙碌,常常忘记按时服药,甚至有时连药物的服用时间都没有固定下来,结果,不仅药效不稳定,血栓事件时有发生,甚至肝脏功能也出现异常。
经进一步检查,发现其常在错过药效高峰期才服药,致使药物浓度波动过大,肝脏于这种不规律代谢过程中,负担加重,正常功能受到影响。

许多患者并没有意识到药物的吸收和代谢是有时效性的,因此,他们并没有按时吃药,导致药物无法在最有效的时间段达到最佳疗效,反而加重了肝脏的代谢负担。
许多患者并不知道,长期服用抗凝药时,肝脏功能的变化是缓慢而隐蔽的,很多时候,患者未必能够感觉到明显的症状。
我曾治疗过一位肝功能正常的60岁男性患者,他因高血压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然而,由于他没有定期监测肝功能,自己觉得吃药没什么问题,肝脏也没有不舒服。

直到半年后,他因为出现了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来就诊,结果发现肝功能出现了明显异常,经过仔细检查,我们发现他的抗凝药剂量较大,而肝脏长期代谢这些药物,导致了肝脏损伤。
记住,任何药物的使用,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特别是抗凝药,它不仅关系到血液的健康,还与肝脏的健康密切相关。
每个患者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并减少对肝脏的潜在伤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抗凝药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朱夏青.医共体抗凝药学联合门诊在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现代医药卫生,2024-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