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老年人常常感到头晕,而有些却可以精神矍铄地度过每一天?
这个问题在我从医的那些年间,总会被患者或者家属提起。
头晕的感觉难以精确描述,有的人在起身时会经历天旋地转的晕眩,而有的人则在静坐时也会突然袭来一阵晕眩感。

更让人疑惑的是,有些人每年体检结果正常,生活习惯也并不差,却还是经常感到头晕。
客观来讲,头晕不是单独的一种疾病,它其实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 “求助信号”。
它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原因,尤其是对年纪大的人来说,头晕更可能是多个系统的“合力作用”,那么,头晕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头晕可能与颈椎问题有关
很多老年人不知道,头晕的背后可能隐藏着颈椎问题,尤其是颈椎病。
作为连接头部与身体的重要桥梁,颈椎既承载着头部的重量,又确保了血管和神经顺利通往大脑的路径。

若颈椎因姿势不良、退行性病变或外力压迫而受损,可能会影响血管和神经的正常功能,导致大脑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发头晕。
我曾治疗过一位退休的会计师,他频繁感到头晕,特别是在转头或低头动作时,这种晕眩感尤为强烈。

经过详细检查后发现,他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盘也有轻微突出,压迫了椎动脉,导致大脑供血不畅。
长期的伏案工作习惯和退休后频繁玩手机的行为,共同导致他的颈椎承受了额外的负担。
颈椎问题引发头晕的机制与血管受压密切相关,椎动脉位于颈椎两侧,它为大脑后部和内耳提供血液供应。

要是颈椎产生退行性的改变,又或者因不良的姿势让椎动脉遭到压迫,血流量就会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大脑和内耳缺乏足够的氧气和营养,很容易引发头晕症状。
研究显示,4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一部分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颈椎退变,而颈椎问题已成为老年人头晕的重要诱因之一。

改善颈椎问题需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对于老年人来说,尽量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伏案工作,每隔半小时就起身活动一下。
同时,适当进行颈部肌肉的拉伸和放松练习,比如“米字操”,能有效缓解颈椎压力。
如果颈椎症状已经较严重,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或针灸,这些方法对改善椎动脉血流和缓解头晕都有帮助。

血压波动引发的头晕
血压的变化是老年人头晕的常见原因之一,高血压和低血压都会影响到大脑的供血和供氧,让人感到头晕。
而很多人误以为只要血压在“高”或“低”的范围外才需要担心,但实际上,哪怕是轻微的波动,也可能让血管无法适应,进而引发头晕症状。

我记得有一位患有高血压的退休工人,在冬天头晕的次数明显增多。
检查发现,他的血压早晚波动显著,而他冬天喜欢借酒驱寒,这更加剧了血压的不稳定状况,使得头晕现象频发。

高血压会使脑部小血管长时间遭受高压影响,导致血管壁增厚、弹性丧失,血液流速变慢,最终引起大脑氧气供应的减少。
至于低血压,因为血流量不足,大脑缺少足够的血液和氧气,这同样会引起头晕。

更重要的是,血压的不稳定对血管的调节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已经减弱,更容易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
研究显示,相较于仅仅关注血压数值的高低,确保血压的稳定性更为关键,每天早晚定时监测血压并观察其变化趋势,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隐患。

调整饮食习惯,如减少摄入过咸过辣的食物,并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有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
另外,适度进行运动,像是每天进行 30 分钟的快步走,能改善血管弹性和血流动力学,让血压更加稳定 。

内耳平衡功能障碍
内耳作为身体维持平衡的关键感官器官,其作用类似 “陀螺仪”,助力我们感知自身身体所处位置与运动状态。
当内耳的功能出现问题时,比如感染、炎症或老化,就可能让人感到天旋地转的头晕。

我记得有一位已经退休的音乐老师,起床时猛然间感到头晕目眩,站立不稳,仿佛整个房间都在不停地旋转。
诊断结果显示,她患有耳石症,这意味着耳内原本处于固定位置的平衡小晶体发生了脱落,进而扰乱了内耳的平衡机制。
耳石、前庭炎等疾病是导致内耳平衡功能产生障碍的主要相关因素。

耳石症的发生是因为头部快速动作使得耳内微小晶体脱离原位,打乱了内耳液体的平衡信号传递,导致大脑接收到混乱的平衡信息。
病毒感染是前庭炎的一个常见诱因,患病后会出现持续的晕眩感,同时还会伴有恶心的症状。
要想改善内耳功能,重点在于注意头部动作的轻柔与缓慢,避免进行突然的转头或迅速起身等动作。

对于已经确诊的耳石症患者,采用“耳石复位疗法”能有效将脱落的耳石恢复到正常位置,虽然方法简单,但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实施。
针对其他内耳问题,如前庭炎或美尼尔氏病,应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抗炎、抗病毒等针对性治疗措施。

老年人头晕有多种原因,其中颈椎问题、血压波动和内耳平衡功能异常占据主导地位,每一种原因都可能与日常行为习惯息息相关。
调整日常的生活习惯,改善不良姿势,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同时留意内耳健康,能有效减轻多数头晕症状。

头晕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一个不适信号,更是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及时察觉并采取行动,是确保晚年生活无忧无虑的关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老人头晕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庞安然,毛忠瑶,黎颖强,等.眩晕/头晕MDT诊疗模式初探[J].中华耳科学杂志,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