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7阅读
  • 2回复

[猎奇]中国最后一名知青:滞留北大荒41年,41年后战友找到他:咱们回京 [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68263
金币
86403
道行
35003
原创
1867
奖券
3904
斑龄
126
道券
137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2692(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4-11-15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4-09-13) —



随着时间的发展,“知青”这个群体如今已经鲜少被人提起,当年毛主席一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教育很有必要”,全国上下的知青纷纷开始上山下乡。

据统计,从1959年到1976你啊这27年间,全国有一千七百多万知青上山下乡,引发新中国特有的“上山下乡”浪潮。后来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知青陆陆续续返乡建设,这个浪潮才逐渐平静。

2009年,曾经的知青叶明如今已经是部队的一名高级军官,这一年,他找到当年的知青战友们,打算故地重游,寻找当年的记忆。却发现他们当年的班长邹雪生,竟然还在黑龙江北大荒。也就是说,他还是知青。就这样,邹雪生成了中国最后一位知青。



家庭剧变,成为知青

1951年,邹雪生出生在北京,他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的父亲是老一代红军,当年跟随毛主席走过轰轰烈烈的长征,后来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在北京生活了下来。

从小,邹雪生就接受教育,成为一名知识分子,他还有一个弟弟,一家四口过得非常幸福。但1968年,这一年,反动派的迫害力度加大,邹雪生的父亲也遭到迫害,被下放到老家江西。

在那个对名誉尊严看得很重的年代,母亲接受不了这种屈辱以死明志。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就这样天各一方,17岁的邹雪生与弟弟很快就接到通知,要他们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进行锻炼学习。



收到通知后,邹雪生与弟弟打包好行李,之后就来到了火车站。在火车站,他们见到了人生百态:许多知青或是不舍或是欢愉,家人们前来送别的不舍,让邹雪生兄弟俩感到自己就像被社会抛弃一样。

后来邹雪生就与弟弟一起到了黑龙江,连自己的户口也迁了过来,但很快自己的弟弟因为年纪不足被遣返回了北京,一下子,留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就只剩邹雪生自己。

举目无亲之下,带来的书籍成了自己内心唯一的慰藉,好在,与他一起来到黑龙江的还有许多知青,在兵团中的生活很是困难,不仅三餐吃得少,工作也大多是体力活,这让身为知识分子的他们一开始难以适应。



还好邹雪生很快适应了兵团的生活,他见到身边的战友们许多比自己还小,于是在完成自己的任务时经常上前帮忙,就这样,邹雪生成了所在班的班长。

这个班的成员中,就有一直说要当司令员的叶明,他们都是知青下乡,都带来了一些书籍,自己的书籍读完后,他们就会找到彼此提出交换。书籍中的平静,以及与彼此讨论所获得的新知识,让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叶明返乡

第一年的寒冬是最难度过的,寒冷气流的突然袭击,让生产建设兵团许多知青差点永远留在了那里。他们被安排需要在一天内完成小麦收割,他们不敢怠慢,三步并作两步地完成收割,之后背着上百斤的麦子穿过狭隘的通道,走进仓库。

等到邹雪生回到休息处的时候,他身上的汗水已经结成冰贴在身上,稍不注意就会冻伤,很快就会因为低温导致瘫痪。

叶明等人看到后赶紧给邹雪生褪去衣物,之后再用自己的身体给邹雪生取暖,这是之前邹雪生常干的事情。



他们就在这样的相互帮助下,战友情逐渐深厚,在北大荒干了七八年,叶明也交了一个知青女朋友,那时候国家开始支持知青返乡返城,叶明的女朋友在家里人的安排下,先行一步回到了北京。

叶明的家人也开始安排叶明返乡,但兵团却死死扣住叶明,要想返乡,就需要兵团的同意,而兵团的不同意,让叶明与女朋友的爱情即将面临破产。

叶明找到班长邹雪生哭诉委屈,邹雪生给叶明出了个主意,先将户口转入农村,再按照政策返京,这样可以绕过兵团这一关的审核。

叶明一听觉得有效,于是就按照邹雪生讲的方法去做,最终果然成功返京。在返京的前一夜,叶明与邹雪生聊了一晚上,邹雪生告诉叶明:“将来你一定可以当上司令员!”

叶明也告诉邹雪生:“你也很快就可以返京,到时候我们在北京再见。”次日,叶明就回到了北京,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别就是41年。



最后的知青

后来邹雪生不止一次提出返京申请,但他因为父亲政治关系复杂,一直不被允许,他索性接受了待在北大荒的命运,他找了女朋友,结了婚还生了个女儿。

但北大荒的劳力生活让人很难生活下来,1990年黑龙江发生天灾,大雪之下一家人生活非常困难,妻子忍受不了这种生活最终离开了邹雪生,留下了女儿。

对女儿的爱,让邹雪生一直奔波在外,以苦力换取生活物资。而这种生活也让邹雪生买不起邮票,最终与叶明断了联系,叶明以为班长是回了乡失去了联系位置才没给他写信,却没想到老班长还在北大荒。



2009年,邹雪生已经快60岁,他还是靠着搬水泥维持生活,叶明与一众战友重返故地后才发现邹雪生的生活现状------中国最后的知青。叶明留下了五百元,并说:“我们帮你返京!”

后来,叶明动用一切方式帮助邹雪生重新办了北京户口,一直到6月份手续才办成,叶明开着车走了两千多公里,将邹雪生和他的女儿接回了北京。

之后,叶明又帮助邹雪生找了在北京的工作,生活上也频频支援邹雪生。

在战友们的帮助下,邹雪生总算适应了北京的生活,叶明在提到这件事时说:“只希望老班长日后生活可以更好。”



小结:

在那段让知青们感到艰苦的日子里,邹雪生遭遇家庭剧变最终来到北大荒,但他没放弃对生活的希望,而且对他人非常友善,他们互帮互助建立了战友般的友谊,这也是后来叶明不遗余力帮助邹雪生的原因。

这也告诉我们,不管到了何种境地,一定要保有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同时也要善待他人,无愧于心。
1条评分金币+12
wowoni 金币 +12 - 09-1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01023
金币
1075378
道行
1951
原创
2152
奖券
2124
斑龄
28
道券
5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398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11-1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9-12
  这段文字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国“知青”运动的故事,特别是邹雪生这位最后的知青的个人经历。知青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成千上万的城市青年被派往农村和边疆地区,接受再教育和劳动锻炼。邹雪生的故事是那个时代许多知青经历的缩影,也是个人坚韧不拔和战友间深厚情谊的体现。

  1. 背景介绍:知青运动始于1959年,结束于1976年,期间有大约1700万知青上山下乡。

  2. 邹雪生的早年经历:邹雪生出生在北京,父亲是老一代红军。1968年,家庭遭遇变故,邹雪生和弟弟被派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3. 适应兵团生活:邹雪生在兵团中逐渐适应了艰苦的生活,并成为了班长,与战友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4. 叶明返乡:叶明是邹雪生的战友,后来通过邹雪生的建议成功返京,两人约定将来在北京相见。

  5. 邹雪生的家庭和生活:邹雪生在北大荒结婚生女,但生活艰难,妻子最终离他而去。

  6. 叶明的帮助:2009年,叶明回到北大荒,发现邹雪生仍然在那里,决定帮助他返京,并最终成功。

  7. 小结:邹雪生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并且善待他人。

  这个故事不仅是对一个时代的回顾,也是对人性中坚韧和善良的赞颂。它提醒我们,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支持也是克服困难的重要力量。同时,它也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历史对个人生活的深远影响。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09-1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79590
金币
35561
道行
36950
原创
101
奖券
39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16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11-1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9-13
知青属最伤感的一代人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天人地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