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化论坛上,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助理、创业中心主任李航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面对“知识输出从社会倒流回学校”的挑战,必须做到“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实现高校教育使命。基于此,大连理工大学成立了人工智能实践班和深度学习实践班,构建创新创业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之间的错位互补关系,使得“创意”“创新”和“创业”三个环节在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完整的生态链。
东北林业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李丹则表示,东北林业大学建立了“林业+人工智能+大数据”的交叉融合培养新范式。其中,在通识教育改造中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改为基于Python的智算思维基础培养实践,满足林业行业院校特色化培养的要求。
而同济大学人工智能与艺术创研中心执行主任于幸泽介绍了该校在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面对学生艺术基础薄弱、师生比例不断拉大等痛点,同济大学开展的《艺术造型》课程目标经过了从“传统自然的描摹”到“创造形态”的转变。“AI+艺术”的AI赋能艺术教学模式,完美规避了教学中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