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4.itc.cn/images01/20231016/e9f1d4d20291436c94d4a4f25fe0d4a5.jpeg)
这是湿热之人最难受的季节了,身体本身就又湿又热,加上外面的天气也是湿热交蒸,“打败”湿热我们才能过好夏天。
湿热有哪些表现
毛孔粗大,容易长痘生疮,有时候鼻翼还发红,鼻翼上黑头也多,有些男生还会有酒糟鼻。
小便也容易黄浊,偶尔还会有泡沫;便便特别臭,而且多腥臭,不成形还特别容易粘厕所,有时候上完厕所屁股还会有热热的感觉。
![](https://p4.itc.cn/images01/20231016/a4dce5979d37499cbde6330801f8280f.jpeg)
吃香喝辣才觉得是吃饭,吃了之后还比别人容易饿……
每天坚持刷牙,但还是有亲近的人反馈你有口气,戴口罩的日子里自己都能感觉到那份尴尬……
![](https://p5.itc.cn/images01/20231016/8aec41de6d2c45e09aa0a44858096545.jpeg)
湿热体质是如何形成的
饮食常常不节制,要么狼吞虎咽,要么是冰奶茶,冰激凌停不了,或是烧烤油炸食品吃得多。
脾胃运化不掉的食物,痰湿堵在身体里,这些垃圾,渐渐变成了湿气。
![](https://p9.itc.cn/images01/20231016/201115f1d6fa4c0d873d9023801280f6.jpeg)
气机郁结,不仅身体内的湿、热等垃圾出不去,气郁还会化火,(身体的正气变成邪热),或是夏天阳气在外,他想往外升发身体的气,你的身体又不能升发它,阳气就堵得更难受了。
所以再刷牙也刷不掉肠胃里的湿热,也因为胃里的那份湿热,很容易消谷善饥。
![](https://p0.itc.cn/images01/20231016/658e9ff955aa4be8b8455c826444d5af.jpeg)
脾虚没法运化水液,便便就会溏泄。身体里的油浊也不能消灭,整个人看起来都不干净。
![](https://p4.itc.cn/images01/20231016/df0d8385bd864532a440bb1113dcbd13.jpeg)
自测是否偏颇湿热体质?
如果有4条以上,小编提醒大家就要注意了。
如何“对抗”湿热
居室宜干燥、通风良好,避免居处潮热,可在室内用除湿器或空调改善湿、热的环境。
![](https://p0.itc.cn/images01/20231016/17a14ec57a9c40169f0d76af65d83b89.jpeg)
在身体有积食的情况下,可以饿一下,让脾胃先不消化新来的食物,它才会腾出功夫,把原先的清一清。
至于痘痘或是毛孔粗大出油,则需要一段时间的清淡饮食。
![](https://p6.itc.cn/images01/20231016/b561fdbc345e4bdfb2a5a8ca164c011f.jpeg)
![](https://p5.itc.cn/images01/20231016/3a60e2e08e4a475983a9780151945301.jpeg)
《黄帝内经》认为:脾主运化,根除湿气,关键在脾脏。所以湿气侵体,必然先调脾胃,以健胃养胃、利水渗湿为主。脾胃好了,人体自身的排湿能力自然就变强了。
很多人觉得自己湿气过重,就不应该喝很多水了,其实这是不对的,大家可以选取健脾排湿食材——红小豆、薏仁、大麦和茯苓来煮水喝;
《本草经疏》曾记载:红小豆健脾燥湿故主下水肿胀满,止泄,利小便也。现代医学也证明红小豆中含有花青素、维生素皂角甙物质等营养成分可利水、对脾胃都很好。
5、
在膝窝的中心点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就是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内最大的排毒祛湿通道,如果这里不通畅的话,湿气就无法排除,还可能导致关节炎。我们平时可以拍打委中穴五到十分钟,直至淤斑痧点显现出来。这个穴位不必每天都要拍,只要一到两周拍打一次就可以了。
![](https://p1.itc.cn/images01/20231016/36983a495cbe4d56ac5856bb28e5e57f.jpeg)
丰隆穴对脾胃两大脏腑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是除湿祛痰主要的穴位,并有调和胃气、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可以点揉穴位的方式按摩,先垂直向下按压,边按边揉,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揉持续10秒后,渐渐放松,重复这个操作6~9次,每天可按摩2~3次。
![](https://p3.itc.cn/images01/20231016/63d1616849284b8ab47686aeea734d3f.jpeg)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凹陷中。这个穴位能健脾益气,促进脾运化水湿,经常按揉阴陵泉可健脾化湿,解决体内有“湿”或者水肿的问题。以穴位为中心,用拇指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各揉1~3分钟为佳。#湿气#
![](https://p8.itc.cn/images01/20231016/d95bf569c2eb4243afceb67375dd6657.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