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身体每天都需要不断补充水分,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当我们喝下这些水分后,大约需要30到60分钟的时间,这些水分就会形成尿液,然后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是身体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不同的人因为身体需要的水分量以及个人体质和其他因素的不同,排尿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有些人晚上需要经常起床排尿,而有些人则每晚都无需起床排尿。那么,这两种情况究竟是为什么呢?哪一个更健康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01
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液的形成过程需要经过三个关键环节:肾脏的肾小球进行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进行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进行分泌排泄。
当人体摄入水分后,水分会进入胃肠道,并通过肠系膜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在血液中循环的过程中,水分被输送到肾脏。
在肾脏中,这些水分会经历一系列的代谢和吸收过程,最终形成尿液。尿液会沿着输尿管流到膀胱,进行储存。
正常尿液应该带有轻微的氨臭味,呈淡黄色且清澈透明。如果饮水较少,尿液颜色可能会加深。如果尿液出现异常,可能是身体健康状况出现了问题。
02
晚上“起夜”在多少次比较正常?
根据医学界的深入研究,我们得知人体每天的尿液分泌量大约在1500毫升,需要经过新陈代谢进行排泄。
普通人群每天如厕的次数在5-6次之间,而晚上0-2次是正常的。如果由于身体的某些原因,夜间如厕次数不超过两次,那么身体状况基本健康,没有太大问题。
如果平时晚上起夜的次数超过2次甚至更多,就需要高度关注身体健康状况。晚上频繁跑厕所,除了可能是身体疾病作祟。
03
“晚上起夜”与“不起夜”的人,哪个更健康?医生说出大实话
晚上起夜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尤其是睾酮激素的下降,使得尿道、膀胱和输尿管等泌尿系统的功能逐渐减退,从而出现了这种现象。
而对于不起夜的人群来说,他们往往保持着较为健康的泌尿系统功能,并且能够保证充足的睡眠质量,从而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免疫力和整体健康状况。
但是,晚上起夜并不一定意味着身体不健康。如果起夜次数过多,可能是由于前列腺疾病、尿路感染、结石等疾病引起的,此时应该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
另外,一些人由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原因,可能会出现夜尿症,这也是一种病理性状态,需要及时治疗。
因此,晚上起夜和不起夜并不是判断身体是否健康的唯一标准。如果晚上起夜次数过多或者伴随着其他不适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以维护身体的健康和良好的免疫状态。
04
5个小妙招助你减少夜尿
夜间频繁起夜,不仅搅扰了甜美的梦境,还容易引发不良情绪,打乱日常生活节奏。那么,如何才能减少夜尿次数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控制睡前饮水量:在睡觉前半小时,尽量减少水分的摄入,避免食用利尿食物或使用利尿剂等,以免增加体内水分,导致尿量增多和膀胱无法憋尿,从而活活把人憋醒。
饮食少盐: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6克,特别是在晚餐时应避免大鱼大肉,尽量吃得清淡一些。
补充益脾宁神的食物:枸杞、核桃、黑芝麻等食物具有安神助眠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适当运动:游泳、爬山、快走等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起到助眠的作用。此外,每天进行5-10分钟的提肛运动,可以有效改善肛门松弛的症状,还能改善便秘和尿失禁等问题。
精神放松:学会调节不良情绪,特别是在睡前要消除精神焦虑,可以适量喝一杯温牛奶或者听听舒缓的音乐,以避免导致入睡困难,增加夜尿次数。
05
“五颜六色”的尿,是怎么回事?
绿色、蓝色的尿
大量摄取绿色素丰富的食品,以及使用丙泊酚、维生素B12、吲哚美辛等药剂,可能会让尿液变绿。而服用氨苯蝶啶或亚甲蓝,则可能会让尿液呈现出湛蓝之色。
除了食物和药物的影响,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尿路感染也可能会使尿液泛起绿意。至于霍乱、斑疹伤寒患者及特发性婴儿高钙血症,则可能会让尿液染上蓝色。
红色尿
品尝了火龙果、甜菜根、蓝莓等美味佳肴,或者服用了某些神奇的药丸,可能会导致你的尿液出现如红宝石般璀璨的色泽。
然而,不必惊慌,这只是食物和药物在体内的正常代谢反应。当停止摄取这些食物或药物后,红色的尿液会逐渐消失。
然而,如果红色尿持续性存在,那么这可能是急性肾炎、肿瘤、泌尿系统结石或血液病等疾病。需要提高警惕,尽快寻求医疗的帮助。
深棕或酱油色的尿
高价铁剂、奎宁等药物,以及运动过度导致的肌肉损伤、肾脏受损,可能会使尿液变成酱油色。另外,蚕豆病、恶性疟疾并发黑尿热、血型不合的输血等,也可能导致红细胞被破坏,使尿液出现异常。
白色的尿或乳糜尿
当尿液量不足或周围温度过低时,尿液可能会呈现出浑浊的白色。这种现象在儿童中较为常见,通常无需用药,多喝水就能缓解。此外,膀胱炎、尿道炎、严重的肾结核以及肾盂肾炎等疾病也可能引发乳糜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