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日子里,即将迎来今夏的“重头戏”——三伏天,它是依照我国的干支纪年法来确定的,从每年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起为初伏,一直到立秋后的第2个庚日前一天止。不同的年份,三伏天的时长不同,今年的三伏天足足有40天,不得不说,今夏最难熬的日子就要到了。
老人们常说“夏天无病三分虚”,三伏天更是如此,闷热,潮湿的天气考验着每一个人。我们要懂得顺势而为,在生活起居以及饮食上合理调整,才能平安度过这40天。明天就入伏了,牢记:1要避,2不睡,3要吃,4不做,别不当回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是哪些内容吧~
1要避
避伏
在《史记·秦纪六》中有记载:“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这是目前以来关于三伏天最早的史料记载,因此人们推断,三伏天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间的秦代。所谓伏者,隐伏避盛暑也,古人们对于三伏天格外重视。届时民间流行着避伏歇伏的习俗,在三伏天来临之际,人们会休息在家,不进行耕种劳作,来度过暑热天气。当然这与过去以耕种为主的社会形态有关,三伏天正值夏收之后,秋天的作物也已种下,此时田里的活也比较少,那么在这段时间休息休息也无妨。
而发展到现代就不同了,即使天气再热,人们也要上班工作,来保证家人的生活。不过生活再忙,在三伏天里也要注意避伏避暑。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长时间在户外奔波,外出的时候做好防护措施,以免被晒伤或中暑。
2不睡
不带着湿发睡觉
天气炎热,人们都习惯在睡前洗个澡再睡觉,这样可以将一天的疲惫都洗掉,睡起来更加舒服。不过,我们在洗澡过后,一定不能马上就睡觉,要将头发吹干再睡。现在大部分人在睡觉的时候都会开着空调吹着冷风,若是头发还没干就睡觉了,很容易将湿气以及寒气带入体内,引起头痛,头晕等不适。所以三伏天里,再忙也不能带着湿发入睡。
带着忧思入睡
三伏天里闷热潮湿,让人心烦气躁。加上现代生活压力大,加上工作任务又重,经常加班,到了夜晚的时候,人们好不容易能停下来,思绪却又比较活跃。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准备入睡的时候,尽量放松,不要去想任何的事情,以免徒增烦恼,影响睡眠。在三伏天里,体力和精力原本就消耗大,一定要保证足够的休息让自己恢复。
3要吃
吃饺子
“头伏饺子二伏面”,无论南北,在三伏天来临之际,总要吃上一碗饺子或是馄饨。以当年新收获的小麦磨成的面粉做皮,用应季的蔬菜调馅,包好的饺子好吃又营养,可以为人们补足在三伏天里的消耗。
饺子是一种象征着吉祥的传统食物,其外形圆滚,似金元宝一般,人们取其“元宝藏福”之意,祈祷家人在三伏天里可以安康圆满,平安顺遂。
吃鸡
在我国南方,尤其是南京等地,入伏讲究吃鸡,民间有着“入伏吃只鸡,安康一整年”的说法。三伏天里大量出汗,不仅水分流失快,营养也消耗快,加上人们的食欲比较差,所以很容易“入不敷出”。而鸡肉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等成分,经过小火慢炖之后,煲成鸡汤来喝,不仅开胃生津,而且营养十足,是平安度伏的好帮手。
吃“伏果”
所谓的“伏果”也就是应季的时令水果,水果自带清新的果香,令人心情愉悦,食欲大增。而且水果中富含糖类,矿物质以及维生素,在三伏天里吃上一些水果,可以为身体补充能量,以及身体正常运转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像桃子,荔枝,樱桃,葡萄,蓝莓,以及各种瓜果,我们可以每天都适量吃一些。
4不做
①长期吹空调不通风
空调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即使在大热天里,只要打开空调,室内便会瞬间变得非常凉爽。不过我们在吹空调的时候,要避免将温度调得太低,使得室内与室外的温差过大。另外吹空调的时间不宜太久,更不能长时间不通风,以免使室内灯空气不流通,影响空气质量,引起头晕,胸闷等不适。
②剧烈运动
民间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不过在三伏天里锻炼的时候,要多加注意,最好选择在早上或晚上,天气凉爽的时候,另外在锻炼的时候也要避免过于剧烈,像跑步,跳绳这种最好要避免。剧烈的运动会让身体产生大量的热,流汗增多,家中心脏以及血管的负荷。如果想要运动,要尽量缓慢些,根据自身的状况来调整,这样才能达到锻炼的效果。
③不大口喝水
三伏天里,气候闷热,人们很容易流汗失水,经常会感觉到口渴。在喝水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太猛,不能太大口,以免将空气带入身体内,引起打嗝或胀气等不适。另外一次喝水也不能过量。三伏天里正确的补水方式是,小口小口咽下,这样才能让摄入的水分被身体所吸收,而且有助于消暑降温。
④洗冷水澡
三伏天里,人们会感觉到非常的闷热,皮肤表面会变得粘粘的,有的人便喜欢洗冷水澡。洗冷水澡会让我们身体表面的温度快速下降,免疫系统也会受到一定的刺激,从而使免疫力下降。而且洗冷水澡容易着凉感冒,引起头痛,发热等不适。在夏天的时候,我们可以用36-40度左右的水来洗澡,这样的温度更接近我们的体温,身体更容易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