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天,去哪里避 暑总是人们热衷探讨的话题。西宁、大连、六盘水、秦皇岛......是无数“怕热之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它们要么依山,要么临海,总归能在山水间获得一丝凉意。

而在北京的东北方向,有一座小城从清朝时起就因避暑闻名。它是最具东北气息的河北城市,贡献了中国普通话的标准音。
它的历史算不上悠久,却见证了一个王朝的起起落落。
每每提到避暑山庄,人们都会十分自然联想起它的名字——承德。

▲承德避暑山庄,湖畔的亭台楼阁。/图@图虫
不过一向以避暑闻名的承德,最近出圈竟是因为“热”,就在不久之前,承德以破40度的高温,在中国城市气温榜上霸榜。

离家多年的小刘端午前回承德探亲,就遇上了这极端的天气。
在他看来,昔日的避暑胜地似乎已经不再因避暑闻名,而是成为一段岁月的具体意向,在时光的流逝中,岁月静好。

▲承德“小布达拉宫”。/图@图虫
01
避暑山庄不避暑?
承德,曾名热河,地名取自“承受德泽”,在互联网兴起的时代,它算不上网红打卡地,但在300年前,这里是清朝皇帝钦点的避暑之地,随着高铁开通,如今亦有不少北京人慕名而来。

▲承德磬锤峰国家级森林公园内的棒槌山。/图@图虫
当然,如果你近期打开社交软件搜索承德,大概会看到吐槽的评价:“去承德避暑?别想多了。”“这物价也忒贵了点。”在小刘的印象里,承德的白天虽然不像空调房一样凉快,但空气湿度小,夜里十分凉爽,主打的就是一个“昼夜温差”。

▲夜里的承德避暑山庄,还是十分凉爽的。/图@图虫
“现在网上总说‘避暑山庄不避暑’,但我小时候不是这样的。会有热的时候,不过总体维持的时间比较短。”
以7月为例,承德的最低气温平均为20度左右。
在没有空调的古代,清朝皇帝选择这里避暑。
至少不会“夜不能寐”。
和很多避暑胜地一样,承德所处的也是山峦起伏的地带。
它的北部是内蒙古高原的南边缘的坝上高原,中部是中低山区,南部则横亘着燕山山脉,处处皆山的构造,为北京挡住了冬日的严寒,夏天则是天然的避暑之选。

▲承德不缺清代建筑,更不缺山。/图@图虫
而且,承德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距离首都近。
在开通高铁的今天,承德到北京只需要一个小时,交通并不方便的古代,皇帝慢悠悠行进也只需要一个星期。
江南风光虽是无限好,却免不了舟车劳顿,在承德修建一座“塞外别墅”岂不美哉?

有山有水,还能利用附近的草原进行军事操练,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就这样出现在历史的舞台。
“小燕子五阿哥们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的地方,就是我们承德。”

▲乾隆围猎图。
清军入关后,保留了狩猎的习俗。康熙帝自第一次木兰秋狝后,几乎每年都要北巡狩猎,还将木兰秋狝视为“祖制”和“家法”。
小刘的童年虽然没有感受过北京的繁华,却是听着避暑山庄里的故事长大的。
毕竟,满清皇帝一年有近一半的时间都待在避暑山庄,承德称得上是沈阳和北京之外的清朝“第三都城”。

02
长城之外,复刻江南
“承德其实是一个反差很强烈的地方。”在交谈中,小刘不止一次地说道。比如关于“大”和“小”的概念。承德的辖区面积39519平方公里,是北京的两倍大,占据了河北的五分之一,但市区面积又十分有限,一个避暑山庄就占去了一半。

▲承德行政区划。图/@维基百科
比如对于“避暑”一词的理解,很多游客闻名而来,想当然地认为山庄里就该像空调房,结果失望而去,说这里不过是“一个大公园”。
当然,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承德避暑山庄可绝不仅仅是一个公园,它是一个王朝盛衰的见证者——虽然承德之名出现也不过290年而已。

▲1875-1890年的承德避暑山庄。图/@维基百科
其实承德早在新时期时代就诞生过红山文化,但直到清朝初年,这里都只是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小山村。
远离中原的承德地区,先后成为匈奴、乌桓、鲜卑、库莫奚、契丹、突厥、蒙古的游牧之所。

▲木兰围场。图/@图虫
满清入关之后,康熙帝为了怀柔各族,相中了“左通辽沈,右引回回,北通蒙古,南制天下”的承德,先建木兰围场,结盟承德地区的蒙古49旗,接着修葺热河行宫和避暑山庄,营造王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这也成就了承德的另一种反差——既是皇帝的避暑胜地,又是长城之外的要塞之所。
对了,当时承德在蒙古语里还叫“热河”,指的是从热河泉到避暑山庄小南门五孔桥流出汇入武烈河的一段水系,还曾被《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收人为世界上最短的河流,直到雍正年间,才因为皇帝的小心思改名为承德。

而避暑山庄的建造,也是康乾雍三代人推进的结果,用了90年的时间,一个“浓缩的中国”便呈现于山水之间。
小刘是地理和历史控,避暑山庄就是他的启蒙之地。“小时候只是跟着家人在这里胡乱跑,后来才知道整个园林契合着中国的地形,西部是山区,东南是湖区,北部是平原区。”

▲承德避暑山庄地图。
在三位皇帝的“监工”之下,承德避暑山庄确实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意味,园中有山,山中有园。湖泊南岸的宫殿区地形平坦,肃穆庄严,是皇帝起居理政之所;

▲承德避暑山庄殿宇。图/@图虫
湖泊区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

▲承德避暑山庄湖区。图/@图虫
山脚下的平原区地势开阔,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呈现着茫茫草原风光;

▲承德避暑山庄平原区。图/@图虫
山峦区面积约占全园的五分之四,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
“康熙和乾隆是酷爱江南的,所以他们把江南搬到了承德。”

▲承德避暑山庄景致。图/@维基百科
在承德避暑山庄里,
有“康熙三十六景”和“乾隆三十六景”,
宫殿区最早的建筑“万壑松风”是西湖万松岭的翻版,
永佑寺舍利塔借鉴了南京报恩寺塔和杭州六和塔的设计,

▲承德避暑山庄永佑寺舍利塔。图/@图虫
金山岛堆砌的假山是模仿金山寺,
作为藏书楼的文津阁参考了宁波天一阁,

▲承德避暑山庄景观。图/@图虫
千尺雪景观是对苏州寒山千尺雪的致敬,
酷爱浙江嘉兴烟雨楼的乾隆皇帝,
甚至直接在避暑山庄copy了一座烟雨楼,
后来还成为《还珠格格》中漱芳斋的取景地.......

▲承德避暑山庄烟雨楼。图/@图虫
以今天的标准看,
古代皇帝的避暑条件也不过如此,
但能够在长城之外复刻江南,
还是足以体现皇权的威严。

▲承德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图/@图虫
而承德的意义,
也早已超越了“避暑”,
更是一个时代兴衰的符号。
03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小刘每次带朋友玩转承德,总会去“外八庙”逛逛。
它们是避暑山庄之外,承德的另一个符号。

▲承德“外八庙”景致。图/@图虫
为了实现民族大同的理想,
康熙至道光的一个多世纪时间内,
有大大小小50余座寺庙在承德拔地而起,

▲承德“小布达拉宫”,行人拾级而上。图/@图虫
它们以汉式宫殿建筑为基调,
吸收了蒙、藏、维等民族建筑艺术特征,
创造了中国的多样统一的寺庙建筑风格。

▲承德普宁寺。乾隆时期,厄鲁特蒙古四部来避暑山庄朝觐,皇帝为纪念这次会盟并彰显文治武功,下令仿照西藏桑耶寺修建普宁寺,象征普天同乐。图/@图虫
溥仁寺、溥善寺、普宁寺、普佑寺、安远庙、普陀宗乘庙、殊像寺、须弥福寿庙和广缘寺是其中的代表,由理藩院喇嘛印务处管辖,因为在京城拥有8个办事处而被称作“外八庙”。
它们每一座都有特定的历史,

▲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图/@图虫
安远庙是为了安抚归降部落的宗教信仰而建,
须弥福寿之庙是为了迎接六世班禅觐见而建,亦被称作“班禅行宫”,

▲承德须弥福寿之庙。图/@图虫
普陀宗乘之庙是乾隆为了庆祝60大寿仿照拉萨布达拉宫而建,它同时也是清政府在承德处理边疆事务的外交场所......
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普陀宗乘之庙是如今承德为数不多的打卡地,
红墙和金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熠熠生辉,
藏式建筑展现着民族融合的盛世景象。

▲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图/@图虫
山庄的宫殿与遍布四处的庙宇,
反映着清朝的民族宗教政策,
也记录着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重要时刻。

在承德,汉族的比例不到一半,
满族和蒙古族则以百万和十万计,
小刘就是一个满族人,
自然对承德的清朝历史故事产生浓厚兴趣。

▲避暑山庄的“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写了一横,被称作“天下第一错字”,因为它是由康熙帝亲笔御书,且悬于国家重要场所。图/@图虫
他说,土尔扈特部东归发生在这里,
清朝有7位皇帝在避暑山庄驻跸,
康熙甚至来过56次,
嘉庆帝1820年在烟波致爽殿暴毙,

▲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图/@图虫
1860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
咸丰帝以“木兰秋狝”之名逃亡逃亡承德,
在避暑山庄签署《北京条约》和《瑷珲条约》,
然后驾崩于此,
接着就是慈禧太后发动的辛酉政变,
改变了中国半个世纪的历史.......

▲1900年的承德避暑山庄。图/@维基百科
后来慈禧下旨“所有热河一切未竟工程著即停止”,
承德随之和清王朝一起衰落。
少年时期的小刘,总喜欢在城市间看着太阳落下山丘,
在他看来,那是一段历史的余晖,
也是承德这座城市渐渐隐没的特写。

▲夜色下的承德避暑山庄。图/@图虫
04
最标准的普通话,在这里。
“承德的标签不止是‘避暑’。”
离开家乡的十多年,每每有人听到小刘说他来自承德,
总会脱口而出“我知道我知道,避暑山庄嘛”,
小刘则会不遗余力地介绍其他的“承德特色”:
双桥区的承德都城隍庙是“天下第一城隍庙”,
热河文庙是“全国第三大孔庙”,
金山岭长城是许多人眼中长城最美的一段,

▲暮色四合的金山岭长城。图/@图虫
董存瑞炸碉堡的地方则在承德辖区的隆化县,
热河作为东北第四省存在之时,承德还做过省会.......

▲民国时期的热河省地图。图/@维基百科
历史并不算长的承德,能够先于邯郸、正定、保定等一众古城,成为河北第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当然是因为它融汇历史与文化的底气。

对了,小刘的普通话标准得像播音腔。
后来才知道,我国1953年是以承德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主要采集地,滦平县金沟屯镇金沟屯村当时采集所发出的音与普通话最为接近。
长期在外的小刘,说话依旧带着乡音,
但在那辉煌的、骄傲的、激荡的历史之外,
他也在每次回家时感慨承德在时代洪流中的沉寂。

▲今天的承德,是河北GDP最低的城市之一。图/@图虫
避暑山庄还是儿时的模样,
南营子大街的烟火气并未消去,
驴打滚、满族八大碗、羊汤和凉粉依旧是熟悉的味道,
当地人在避暑山庄跳着广场舞,
和游客形成鲜明的对比,
老人们的脸上没有一丝慌忙,
像极了这座城市静缓与温和的气息。

▲承德避暑山庄外的人们。图/@图虫
兴亡谁能定,盛衰岂无凭,
一座城池,一段历史,
总归在岁月的起起落落中沉浮着,
芸芸众生大概也只能专注于当下,
“在了解了承德的历史之后,你会在这里感受到生命安静的味道。”

在小刘看来,承德“避”的是心灵上的“暑”,在远方奔忙的他,每每喝到一罐“露露”,总会想起故乡的一切,山庄、庙宇、金砖、绿瓦,长城之外的诗和远方,定格了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