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04阅读
  • 4回复

[西游记]孙悟空的真实身份,不止是一只“泼猴” [1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4225
金币
37549
道行
18937
原创
750
奖券
354
斑龄
0
道券
2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074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1-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03-31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2-03-31) —
在下文作者赵爽看来,《西游记》不仅是历史上真实的取经故事的总结,更是提升和重塑——吴承恩把“好色”的行为“转移”给了猪八戒、从“无支祁”那里“移植”来了猴子的身份和无边法力,所以重塑出来一个有始有终、有情有义、疾恶如仇“孙行者”,由此定型为有猴的特点、也有人的缺陷,然而却人见人爱的孙悟空。
下文摘编自《西游妖物志》,原标题“大圣,你到底是谁?”,经出品方授权推送。
大圣,你到底是谁?
猴子这类动物,总是有点与众不同,创作于五百多年前的小说《西游记》,已经把它们,特别是把孙悟空,和其他的物种区别开来。先来看一个概念——“五虫”。
“五虫”与“灵长”
话说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的那只天产石猴,自打发现了水帘洞,当上了“美猴王”,一直和众猴过得很快乐,这一过就过了三五百年。突然有一天,美猴王想到了一个特别可怕的问题——自己会在将来的某一时刻死去,于是就开始哭,众猴得知原委以后,也跟着哭。这时,手下一只通臂猿猴提出来一个说法:
“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
这是“五虫”的概念第一次在书中提出。如果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游记》,下面会有注释:一般认为,人为“倮(裸)虫”,兽为“毛虫”,禽为“羽虫”,鱼为“鳞虫”,虫子之类的是“介虫”,是为“五虫”。从通臂猿猴的话来看,包括美猴王在内的猿猴,也是包含在“五虫”之内的,无法像神、仙、佛一样不生不灭、躲过轮回。
这只通臂猿猴,显然是猿猴中的智者,不过从后文来看,他所掌握的“五虫”知识,只是个“大概其”,并不特别准确。

【明】文俶绘《金石昆虫草木状》中的猕猴
且看第二个场景。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成”归来,结交了牛魔王等六位魔王,常常饮酒欢聚,一日醉酒酣睡之时,却被两个鬼使带到了“幽冥界”。孙悟空恼怒之下打上森罗殿,将自己和许多猿猴的名字,都从“生死簿”上画掉了,即所谓“九幽十类尽除名”。不过,这本记录着孙悟空和其他猿猴名字的“簿子”,却并不在“五虫”之中:“裸虫、毛虫、羽虫、昆虫(即‘介虫’)、鳞介(说‘鳞虫’更准确)之属,俱无他名。又看到猴属之类,原来这猴似人相,不入人名;似裸虫,不居国界;似走兽,不伏麒麟管;似飞禽,不受凤凰辖。另有个簿子。悟空亲自检阅,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方注着孙悟空名字,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阴曹地府的“官方”分类,应该是更准确一些,因为猿猴与“五虫”都不像,所以并不在“五虫”之列,而需要另外造册。
“五虫”的概念再次出现,是在“真假美猴王”一段。两只猴上天入地找人辨真假,最终闹到了如来佛祖那里,佛祖不慌不忙地给大家上了一堂科普课:
“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即‘倮虫’‘裸虫’)、鳞、毛、羽、昆(即‘介虫’)。”
“五仙”加“五虫”,凑成“十类”,而“十类”之外,“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这四种特殊的猴子是:
“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真悟空应该就是第一类“灵明石猴”,而假悟空,佛祖指出,是“六耳猕猴”。
从以上三种大同而小异的“五虫”“三界”“十类”“四猴”之说可以看出,古人早就发现猿猴这类动物与众不同,很难归类,所以才把它们单列出来
今天,从现代动物分类学的角度来看,猿猴类,因为和我们人类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所以被划入了“灵长目”——人类自己也在此目之下,所谓“万物之灵长”。
灵长类是个大家族,现存的种类不算少。比较“原始”的猴子在外形上和人类、甚至和其他猴子都不大像,比如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分布最多的各种狐猴,脸和狐狸很像。动画片《马达加斯加》的四位主角中,就有一只狐猴。

《马达加斯加》中的狐猴
我们在动物园经常见到的那种尾巴黑白相间的节尾狐猴,也是一种狐猴。
还有一种身体很小、眼睛巨大的“眼镜猴”,喜欢在夜间活动。
猿猴类和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非洲的黑猩猩,研究表明,它们有将近百分之九十九的基因和人类相似。幼年期的黑猩猩,很多行为和我们人类的小孩子很接近。
如来佛提到的“四猴”,有两种是真实存在的,一种是通臂猿猴,还有一种是赤尻马猴。他们是大圣在水帘洞的四健将,各两只,叫作“马流二元帅”“崩芭二将军”。它们出场时就是“老猴”,应该比大圣年纪大得多,也确实见多识广。早期大圣初创家业的时候,他们经常给出好主意。第一个主意就是那只通臂猿猴出的,大王要得长生,应该去外面寻仙访道。第二个主意是四只老猴一起出的,为了壮大山寨,大王应该去傲来国借兵器(其实就是弄一阵风,“抢”来兵器)。第三个主意,大王你自己的兵器,可以去东海龙宫找(结果大圣找来了金箍棒)。“四健将”应该就是生死簿上被销了名的长寿者,孙大圣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以及后来随唐僧取经,他们一直负责管理山洞,让大圣总有个“家”当念想——猪八戒不是评论过吗,好大一份家业,换了我也不去取经。是啊,花果山比高老庄的家业可大多了,也兴旺多了,多亏四健将的治理。

【宋】牧谿绘《猿猴图》
通臂猿猴的“原型猴儿”,应该是——长臂猿,它们的长胳膊使它们更容易攀爬。我国境内有好几种长臂猿,比如白颊长臂猿、白眉长臂猿等。它们的叫声凄婉,记得那句诗吗,“两岸猿声啼不住”。顺便提一句,“猿”是比猴要进化不少的,和大猩猩、黑猩猩属于一大类,它们在外形上跟猴有个最大的区别——没有尾巴。
再说说赤尻马猴。其实关于它最有名的一句话来自《红楼梦》——呆霸王薛蟠说,“女儿愁,绣房钻出个大马猴”。马猴,学名叫山魈。我们在迪士尼动画片《狮子王》中见过他,就是那个给小狮子施洗礼、又会点巫术和中国功夫的老猴子,他有一个分外醒目的彩色大鼻子。

《狮子王》中的“马猴”山魈
至于“四猴”中的另外两种猴子,石头缝里蹦出的“灵明石猴”,也就是孙悟空,还有“六耳猕猴”,这两种在灵长目里是找不到的,因为它们都不是真实存在的物种,而是吴承恩先生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不过,孙悟空在动物界,还是有原型猴子的。
孙悟空的原型:
川金丝猴还是“印度神猴”?
关于孙悟空的动物原型,有人认为是——金丝猴。曾有一部动画片叫作《金猴降妖》(讲的是“三打白骨精”的故事),“金丝猴”之说有可能是由这个“金猴”衍生出来的。
我国有三种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川金丝猴。滇金丝猴,主要生活在云南维西县海拔两千米以上的冷杉林中,以冷杉上的地衣植物松萝为食,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们红红的嘴唇,不过它们的毛色其实是从头顶到身上渐变的灰色。黔金丝猴,主要生活在贵州梵净山,头部的毛是金黄色,身上的毛偏灰褐色。川金丝猴,分布在四川、陕西、湖北交界的大山之中,湖北的神农架、陕西的周至都是它们著名的栖息地。川金丝猴是这三种金丝猴中毛色最漂亮的,尤其是公猴,浑身金光闪闪,面孔则是淡淡的蓝色,实在美得令人惊叹。外国人最早在中国外销的瓷器上见到川金丝猴,曾经以为它们是艺术形象,并非真实存在。这种惊人的“美艳”倒是和“美猴王”的称谓挺相称,因此会有人认为,孙悟空的原型就是金丝猴中的川金丝猴。

川金丝猴
只是,小说里的孙大圣,和金丝猴长得并不是很像。虽然孙悟空有很多和“金”有关的“配件”,比如,一出生就发出两道金光、震动天庭的一双眼睛(后来又炼成了“火眼金睛”),威力无比的“如意金箍棒”,当大圣时的紫金冠、锁子黄金甲和当和尚之后的“金箍儿”,但是,偏偏没有写过他的毛色是金色的。还有,川金丝猴鼻孔朝天(其实以上三种金丝猴都是),而孙大圣的鼻孔是否朝天,原著中也没有写。
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孙悟空一身金毛、鼻孔朝天,那可是很显眼的外貌特征啊,原著怎么会不提呢?
其实“金猴”一词,应该源于小说中孙悟空的一个称呼“金公”。“金公”,本意并不是指孙悟空的毛色是金黄的,而是从五行来说,猴属金,所以《西游记》里常用“金公”来代指悟空,而用“木母”代指八戒(猪属木)。
“金丝猴说”是不大靠谱的,而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孙悟空的原型在印度——印度神话中有一只神猴,名叫“哈奴曼”,神通广大,有移山倒海之能。2016年北京的首都博物馆做过一个印度文物的展览,其中有一个哈奴曼的塑像,看上去真的很像孙悟空,他的头上也有一个类似“金箍儿”的头饰!而哈奴曼的动物原型是印度长尾猴。这种猴子在印度很常见——常常是满大街溜达,毫不怕人的。

印度神猴“哈奴曼”
不过,也有很多学者认为,孙悟空的原型并非“哈奴曼”,不仅因为他并非“中国原产”,更重要的是,哈奴曼和孙悟空的性格差异比较大。哈奴曼本领高强,完成了很多别的神祇不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他的性格却是驯顺听话型的,而孙悟空正好相反,追求无拘无束,玉帝、如来都敢反抗,这种性格,在哈奴曼身上是找不到的,倒是在另一只“国产猴”——无支祁的身上,能发现一些孙悟空的影子。无支祁是谁?从无支祁的角度来说,孙悟空的“原型猴”又是什么猴呢?来关注一下“大圣”这个称呼。
那只叫“大圣”的猴子
“大圣”是孙悟空最得意的称呼,代表着他辉煌的过往。其实这个称号,在小说《西游记》诞生之前,已经存在好久了,而且,叫“大圣”的,大多是猴精。
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陈巡检梅岭失妻记》中的猴精“申阳公”就叫“齐天大圣”,他共有兄弟姐妹四人,“弟兄三人:一个是通天大圣,一个是弥天大圣,一个是齐天大圣。小妹便是泗州圣母。”
元代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中的“齐天大圣”自报家门:“吾神三人,姊妹五个:大哥哥通天大圣,吾神乃齐天大圣,姐姐是龟山水母,妹子铁色猕猴,兄弟是耍耍三郎。”

【清】京剧《泗州城》中的水母娘娘
元末明初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中,主角是“通天大圣”而非“齐天大圣”,他的家族成员,“大姐骊山老母,二妹巫枝祇圣母,大兄齐天大圣,小圣通天大圣,三弟耍耍三郎”。
这三部作品中,“大圣”家的兄弟姐妹略有不同,杨景贤《西游记》中甚至把“骊山老母”(即“黎山老母”,小说《西游记》中与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一起化作母女四人试探过唐僧师徒)也拉进来做了“大姐”,不过,“齐天大圣”“通天大圣”这两个非常近似的称号已经都有了。而《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中,“耍耍三郎”出场时,居然说自己是“耍耍三郎孙行者”——“大圣”一家,在这时已经姓“孙”了。
不过,以上三部作品中最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泗州圣母”“龟山水母”和“巫枝祇圣母”,其实指的是同一个“妖”——吴承恩老家淮安附近著名的淮河水怪“无支祁”。淮河在古时是特别能“折腾”的河流之一,传说就是这个“无支祁”在兴风作浪。无支祁长得和猿猴很相似,本领高强,大禹治水时,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它抓住,用大铁链锁在盱眙的龟山下。在后来的故事演变中,无支祁的性别逐渐固定为女性,因为水属阴,所以她才有了“龟山水母”“巫枝祇圣母”“泗洲圣母”等称呼。
“无支祁”在小说《西游记》中其实是提到过的。“小西天”一段,孙悟空想要搬救兵,日值功曹就给他出主意,去盱眙山玭城(盱眙的古称,又称“泗州”)请大圣国师王菩萨和他的徒弟小张太子,说他们“曾降伏水母娘娘”。当孙悟空见到国师王菩萨时,菩萨却说自己去不了,只能派小张太子去:“时值初夏,正淮水泛涨之时。新收了水猿大圣,那厮遇水即兴;恐我去后,他乘空生顽,无神可治。”这里的“水母娘娘”“水猿大圣”,指的应该都是淮河水怪无支祁或者由她演化出的水怪。至于“大圣国师王菩萨”,指的是唐朝一位叫作“僧伽”的高僧,相传他因降伏了淮河水妖,被朝廷封为“泗州大圣”。
虽然很多人认为“无支祁”是女性,但是,她这种特别能折腾的个性,还有最终被降伏压在山下的经历,和孙悟空很相像,所以,从鲁迅先生开始,认为孙悟空的原型是“无支祁”的学者很多

德国柏林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馆藏的中国宋代无支祁像
当然,从“妹子铁色猕猴”这个角色,我们也可以推测出,“齐天大圣”这一家子兄弟姐妹,大概率都是“猕猴精”。猕猴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自古至今都有耍猴儿的习俗,这耍的就是猕猴。在没有公共动物园的古代,人们见过最多的猴子,应该就是它。
从“人”到“猴”
除了“大圣”,孙悟空还有很多名字。出世时的名字是“石猴”;发现水帘洞被尊为王,将“石”字隐去,称为“美猴王”;拜菩提祖师为师,祖师看他长得像个“猢狲”,就给他起名“孙悟空”;初到天宫,被封“弼马温”,这名字是他的“软肋”,谁提他跟谁急;跟随唐僧之后,正式使用“孙悟空”的名字,诨名“行者”或者“孙行者”,当然,八戒、沙僧、白龙马都叫他“大师兄”“猴哥”,而他对师父师弟及各种熟人,自称“老孙”,对妖精,则喜欢自称“外公”。
这些名字,可以说是吴承恩版《西游记》之前猴子名字的一次“总集合”,我们从中能捋出孙悟空形象的演进过程。
唐僧取经的真实故事发生在唐朝太宗年间,唐僧法名玄奘,俗家姓陈名祎,后世一般尊称为“三藏法师”。
有一种说法,真实版的玄奘大师,真的有一个叫“悟空”的徒弟!而且收“悟空”的地点,和《西游记》里提到的两界山(五行山)有类比关系——是当时大唐边界的“瓜州”。此“瓜州”不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长江边的瓜洲古渡,而是今天甘肃酒泉的瓜州县,在“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玉门关附近!

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东千佛洞榆林窟第三窟壁画上的玄奘取经图
在玄奘的弟子为他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载了玄奘到达瓜州时发生的一段故事。玄奘取经,其实并没有奉唐王的圣旨,还被认为“御弟”,而纯粹属于偷渡。因为当时唐朝建立的时间不长,边界很不安定,所以朝廷禁止人员随便出境。玄奘一心要去天竺“那烂陀寺”求学,只有偷渡一条路。偷渡,不仅要躲避官府的追捕,还要面临自然的考验。玄奘到了瓜州,打听西去之路,发现真不是一般的难:出了瓜州,要渡过一条水流湍急的葫芦河,才能到达玉门关;除了玉门关有重兵把守的之外,关外还有五座烽火台,也就是“五烽”;过了“五烽”,则是一片荒凉的大戈壁沙漠,人称“莫贺延碛”,只有过了“莫贺延碛”,才能到达那时候的“外国”。
听起来,似乎每一步都是不可逾越的。不过玄奘很幸运,在瓜州,他收了一个年轻的胡人石磐陀为徒弟。石磐陀是本地人,熟悉路径,答应送玄奘过“五烽”,玄奘自然喜出望外。一开始很顺利,石磐陀带路,在距离玉门关十多里的地方就地取材,“遇水叠桥”,渡过了葫芦河,也就相当于绕过了玉门关。可是当晚,变生不测,“徒弟”居然悄悄挥刀想砍死玄奘!在玄奘的追问之下,石磐陀说,前路太难走了,家里还有家累,等等,不想去了;同时,他又担心万一玄奘被捉供出他来,他也是死罪,所以想把玄奘杀了灭口。玄奘答应他,哪怕自己被捉住,被碎尸为尘埃,也不会供出他来(好毒的誓,比“碎尸万段”还厉害),石磐陀才放下了刀。之后,师徒二人分道扬镳。
很多人认为,石磐陀,就是“孙悟空”的原型。小说中,孙悟空刚刚皈依,因为打死了六个强盗被唐僧骂,气愤之下弃了唐僧想回花果山;被东海龙王劝回后,被骗戴上了金箍,又想暗中偷袭打死唐僧,这故事和石磐陀的故事是不是有点像?石磐陀有始无终,不过有名有姓有故事基础,这让他在后来的西游故事里经过“从人到猴”的转变,成了——“猴行者”。

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东千佛洞第二窟南壁西侧壁画《唐僧取经图》中的行者
有图有真相——“猴行者”真真实实地出现在西夏时期的壁画中,而且不止一幅。今天瓜州县的东千佛洞和榆林窟是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壁画中有好几幅画了“玄奘取经”的故事,画中唐僧、白马(对,“白龙马”的原型也在这一段出现了,后文将专题讲述)的旁边就站着个猴脸人身、酷似孙悟空的人儿。这个“猴行者”还戴着发箍——发箍倒并不少见,因为带发修行的“头陀”(也叫“行者”),头上本来就会戴这么个箍儿,比如著名的“行者武松”。
有学者认为,瓜州的壁画是照着南宋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也有人说是元代的)画的。的确,在这个话本的第二章,玄奘法师启程不久,遇到了一个白衣秀才,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说要助他取经。玄奘收他为徒,改名为“猴行者”。不过也可能,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之前,这“猴行者”的故事在瓜州已经流传很久了。石磐陀是胡人,在中原人看来,他们都是深目削颊卷发(头发颜色也很可能不同),和“猢狲”——猴子的长相是有点类似的。我们甚至可以再多想一点,“石磐陀”之“石”,会不会也给了吴承恩灵感,联想到和“石头”有关的神话传说(那可是太多了,比如女娲补天,比如禹的儿子启从母亲涂山氏所化的石头中生出等等),最终演绎出花果山天产“石猴”这个故事来。

山西省稷山县青龙寺大雄宝殿拱眼处唐僧取经壁画
至于“悟空”这个名字,也不全是空穴来风。 “悟空”是比玄奘晚几十年的另一位唐代高僧。这位“悟空”原是一名武官,在去西域的途中得了一场“马瘟”(很巧,孙悟空在天庭最早的官职是“弼马温”)。“马瘟”危及生命,为了活命,这位武官只得出家。没想到病奇迹般地好了,武官就拜在当地“三藏法师”的门下,法名“法界”。注意,这位“三藏法师”并不是玄奘,是另一位同一称号的高僧。实际上,“三藏法师”是一种尊称,指的是精通佛法圣典“经”“律”“论”这“三藏”的高僧,当然不止一位。“法界”后来跟随“三藏法师”也到印度去取经,当他返回长安的时候,当时的皇帝唐德宗赐他法名“悟空”。就这样以讹传讹,后来很多人以为“悟空”是玄奘的徒弟,并把这个名字安在了“猴行者”身上。

【明】《新锲三藏出身全传》悟空拜师
重塑孙行者
绕来绕去,总算将孙行者的原型动物以及文学形象的源流,说了一个大概。不过,吴承恩版《西游记》不仅是之前取经故事的总结,更是提升和重塑。这么说吧,如果没有吴承恩“重塑”出来的“孙行者”,那么今天猴家族的文化地位想必会下降不少。
吴版《西游记》之前故事中的猴子,不管和取经有没有关系,大多都是有缺陷甚至有恶名的。
比如被视为孙行者原型的“无支祁”,不论性别是男是女,反正是个喜欢兴风作浪的水妖,而作为“镇压”他或者她的大禹或者僧伽,都是代表正义的一方。而吴版《西游记》之前出现的各种“大圣”(“通天大圣”“齐天大圣”等),大多有小偷小摸的毛病,偷老君的金丹,玉帝的仙酒......不仅偷,还抢——抢人家的老婆。

网上最常见的无支祁形象
话说古时候有一个叫欧阳纥的人,漂亮的妻子被一只白猿抢走了。欧阳纥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白猿的洞穴,设计杀死了白猿。不过此时,欧阳纥的妻子已经怀孕了,后来生下的儿子,长得像猴子......
这个故事出自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其实是带有人身攻击性质的。因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父亲就是欧阳纥,而欧阳询本人,据说面目丑陋尖嘴猴腮......小说创作者的初衷大概是想“恶心”一下欧阳询,不过作品本身还是很有特色的,是早期“猿猴抢亲”的故事中最著名的一个。
我们前面提到的宋元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陈巡检的妻子是被猴精申阳公“齐天大圣”抢走了,不过陈妻宁死不从,没有失身,这当然是为了照顾人们的贞洁观。
杨景贤杂剧《西游记》中的“通天大圣”,老婆也是抢来的,是金鼎国的公主。为了讨好老婆,“通天大圣”还去偷了王母的仙衣。然后,“通天大圣”被天兵天将擒拿,公主被送回了家。这位“通天大圣”后来随唐僧取经,时不时地还会显露出一些好色的本性,比如在女儿国,师徒四人被众女子“围困”求欢,终于逃脱之后,他居然为自己没“得手”而懊恼;为了“找补”一下,接下来在“火焰山”狠狠地调戏了一把“铁扇公主”(铁扇公主在杂剧中还是单身)!
以上这些猴子,品行实在不怎么样。吴版《西游记》虽然保留了猴子们“大圣”的“曾用名”,但是他们的故事却被打散后重新排列组合,删除和“转移”了很多元素,又注入了很多新元素,最终,塑造出了一只完全不同的猴子。
首先,把“好色”的行为“转移”给了猪八戒:在天上调戏嫦娥,在凡间强霸高小姐,取经一路,好色的毛病也时有发作。实际上,对取经团队来说,“色念”是一大考验,既然要唐僧、孙悟空包括沙僧都“干干净净”,这个毛病只能扔给“呆子”。而以“呆子”的整体人设来看,“好色”在他身上,只是“缺点”而不是“恶行”。至于更加恶劣的“抢亲”行为,则“移植”到了“宝象国黄袍怪”“朱紫国赛太岁”等故事中。
然后,从“无支祁”那里“移植”来了猴子的身份和无边法力,而像兴风作浪、涂炭生灵之类的“坏事”,则“转移”到了“通天河灵感大王”等的故事里。
至于“偷盗”,叙述方式也和以前很不同。偷蟠桃、盗御酒、偷仙丹,祸闯得很大,可是——偷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的东西,说到底只是挑战“权威”、冒犯至尊,并不会妨碍到弱小者;反而是那些“至尊”们,就因为一点吃的喝的,就天罗地网、十面埋伏来捉人,太小题大做了!所以,孙悟空闯下了天大的祸,我们反而看得津津有味——就像,一个好奇心重又喜欢恶作剧的孩子,完成了那些别人想做但不敢做的事,可恼可恨,但是也很可爱。
如此重塑之后,取经“正片”中的孙悟空,变得有始有终、有情有义、疾恶如仇......
从玄奘取经到吴承恩的《西游记》,九百多年的时间里,这只猴子逐渐取代玄奘成为取经故事的主角,又经过“八卦炉”一般艰难的淬火“重塑”,最终定型为有猴的特点也有人的缺陷、人见人爱的孙悟空,完全能够胜任百回巨著的绝对男一号。



1条评分金币+15
zhdf 金币 +1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2-03-3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离线g11889

UID: 861285

发帖
348
金币
108
道行
13
原创
0
奖券
1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汉兰达
设备
佳能24-70
摄影级
在线时间: 64(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5-12
最后登录: 2022-06-2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2-03-31
可能是猴子身上的特点,在书中表达一下
1条评分金币+1
zhdf 金币 +1 - 2022-03-31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离线7842949

UID: 1517278


发帖
96624
金币
-1389
道行
4200
原创
0
奖券
46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607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2-26
最后登录: 2024-09-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2-03-31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hanxiao129

UID: 612181


发帖
10086
金币
584
道行
1896
原创
2
奖券
1061
斑龄
0
道券
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418(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1-14
最后登录: 2025-01-19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2-03-31
感觉孙悟空原来是母的呀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没脸见人

UID: 40104

发帖
3122
金币
3
道行
1564
原创
0
奖券
51
斑龄
0
道券
2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30(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2-11
最后登录: 2025-01-1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22-03-31
神话中的人物,不需要这样研究。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