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546371
-
- 注册时间2008-09-23
- 最后登录2024-11-25
- 在线时间25609小时
-
- 发帖69829
- 搜Ta的帖子
- 精华76
- 金币-1508
- 道行5638
- 原创799
- 奖券5791
- 斑龄3
- 道券183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546371
- 发帖
- 69829
- 金币
- -1508
- 道行
- 5638
- 原创
- 799
- 奖券
- 5791
- 斑龄
- 3
- 道券
- 183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2560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4-11-25
|
—
本帖被 chn001 执行加亮操作(2022-03-27)
—
说起吃火锅,几乎人人都爱,三天两头来一顿火锅,尤其是年轻人,夏天的时候几个人围着一个锅大口吃肉,大杯喝酒,无比惬意,冬天时候几个人又围着吃火锅,更是暖和舒坦!就连著名文化学者马未都,在年轻的时候,对火锅那是一个挚爱无比。在窦文涛先生主持的节目《圆桌派》里,马未都先生讲到:80年代时,叫上王朔等人一起吃火锅,一个人两斤羊肉的标准,一桌子10几个人,一进门先点上20多斤肉,服务员当场就愣了!马未都与王朔初相识1955年,马未都出生于北京某军队大院。1975年时,马未都返城,不安于被时代包裹的命运,他开始一边做工人一边写小说。直到小说发表后,一纸调令,小学文凭的马未都瞬间从一名工人直接成为《青年文学》杂志的编辑。他从工人到文人,正是赶上好时候,那时正是当代文坛群星诞生的时候,他抓住大时代的每个机遇,完成人生成长的蜕变。编辑岁月,马末都最庆幸的一件事就是发掘了王朔。那时候的王朔还是个默默无闻的文学青年,马未都则没日没夜的在投稿信里沙里淘金。当时王朔写了很多稿子投给《青年文学》,却都没能发表。那个年代中国青年出版社是非常正规的单位,但这个单位的头儿却不喜欢王朔那种表述方式。细细想来也确实如此,出版社出的都是《红岩》、《红日》、《红旗谱》等作品,谁能看得上王朔那书呢?但马未都却"看上"了王朔的才华。经马未都的举荐,王朔的作品《橡皮人》在《青年文学》上以头篇刊登,此举引发轰动。1988年,王朔又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空中小姐》,而马未都就是这部小说集的责任编辑。在中国当代文坛熠熠生辉的十年间,马未都的帮助让王朔接触到京城里的各色文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马未都和王朔吃涮羊肉80年代那时候,马未都和王朔成了铁杆儿朋友,没事儿就一起吃个饭聊聊天。那时候吃涮羊肉,还没有人只吃肉不吃别的,这涮羊肉的肉不仅质地要鲜嫩可口,刀法更要精准,一刀下去薄厚均匀。当时那个年代,家里也从没买过那么大块的肉,轮不到自个儿切,上去一摆盘,有钱人家当然呼啦一下子全把羊肉放进去了,马未都的过瘾就是一下夹十片,羊肉入水就熟,他恨不得全塞嘴里,那要是穷人,谁敢这么吃?马未都年轻那时候是非常喜欢吃涮羊肉的,当时做了编辑稍微有点钱,便和王朔等人去涮羊肉的餐馆,一桌一人2斤,十个人20斤先来这些,那服务员都愣住了,询问马未都:"您能吃的了吗?"马未都说:"你甭管我吃不了,你先拿来。"结果这20斤羊肉全吃了,后来马未都回忆起这件事,还说道:"羊肉这东西,你还年轻的时候吃多少都能消化。"按照马未都的心里来讲,涮火锅什么都不如涮羊肉。如果饿极了,一筷子下去厚厚的一层肉。马未都小时候吃涮羊肉,第一,羊肉并不是用机器切的,并且不是在冷冻过才切的,它是人用刀在没冻过的状态下切成片状。第二,羊肉都是当场切。在寒风中,腊月天三九天,在院子里切,让大家伙儿看着。因为大部分人吃不起,就看着也饱眼福。从前还有一位香港美食家,特地到北京来请教,这个涮羊肉是怎么个吃法,侯宝林先生就告诉他说,涮羊肉就是一盘羊肉倒进锅里,然后再捞出来就可以吃了,当时这位美食家就特别不明白。后来他又问了其他人,说涮羊肉难道不是一片一片的在锅里涮吗?怎么能这么粗暴呢?另一位美食家说,那是因为太穷了,才会一片肉一片肉的去涮,过去有钱的人家都是整个盘子的羊肉直接倒进去,那些说一片一片涮中间还要垫点蒜解腻的,就那么一点肉解什么腻呢?当有人请教马未都过去的涮羊肉文化时,马未都表示涮羊肉其实是蒙古人带来的。这个涮火锅本来是游牧民带来的一种吃饭的方式,就是一个共餐制。其实在过去,大家伙儿围着一个圆桌吃饭是一种很野蛮的吃法。马未都谈火锅马未都说:在80年代时,人们那时候吃的最好吃的火锅要数安徽火锅或者中原火锅莫属。当时的"火锅"还比较简单,其实就是把食材都做好了,放在里面,也叫一品锅,或者合家欢。根据统计得到的中国前三位火锅,第一位是源于四川重庆那边的麻辣火锅,第二个是北方涮锅,涮羊肉,第三个广东那边的打边炉,粥底锅。而这三样火锅,当属重庆火锅最亲民,老百姓吃得起的,涮羊肉有点贵了。马未都第一次去重庆吃火锅那比较有意思,作为北京人的他没见过,那是夏天最热的时候,所有人都光着膀子,不仅如此,谁也不认识谁,这一桌子只见上边有个九宫格,他与其中一人在旁边一座,当时实在太热,浑身都湿透了,但是马未都不好意思脱衣服,好歹是一文人,哪好意思脱衣服。但是涮锅的时候的确不会涮,上边就一层格,底下是贯通的。马未都一涮,就不知道涮的食物跑到哪里去了,找了半天发现跑到旁边那位兄弟的锅里去了。只见那兄弟拿筷子夹起来就放到自己嘴里了,后来才知道真正讲究涮的是不能离开这个格。马未都吃的时候还很呛,因为没有思想准备,太辣了,当时呛得眼泪鼻涕一块儿流下来了,那是马未都第一次吃麻辣火锅。现在马未都年龄也大了,别说那么辣的麻辣火锅,就连80年代酷爱的涮羊肉也吃不下了,再一个现在条件也好了,多少有些吃腻了。当初爱吃涮羊肉的文人马未都如今也发展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收藏名家,一进门先来20斤羊肉的日子一去不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