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14阅读
  • 0回复

[奇观]艺术之城 哈尔滨城市雕塑 [3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4278
金币
35182
道行
18937
原创
750
奖券
336
斑龄
0
道券
2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066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4-11-1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02-24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2-02-24) —


哈尔滨市是一座多元文化色彩浓重的城市,我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乐章,而雕塑与建筑,可以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城市雕塑与建筑一样,具有相对的永久性和地标性。哈尔滨的城市雕塑同其建筑一样,经历了百年的建设与沧桑。
与哈尔滨的其他城市特征一样,这里的城市雕塑同样深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19世纪末,沙皇俄国趁满清之危,攫取了中东铁路的修筑权及沿线附属地的种种特权。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枢纽其行政、司法、金融、教育完全被沙皇俄国所控制。在此期间大量的西方文化与思想进入哈尔滨地区,沙皇俄国在哈尔滨建立了近代教育体系,变相地促进了人文与科学的传播。推进了哈尔滨异域文化的发展。使哈尔滨成为全国最早拥有城市雕塑且数量较多的城市之一,这些早期作品构成了哈尔滨城市雕塑的雏形,因为具有浓厚的外来色彩和异域风情,早期作品多表现为建筑装饰雕塑、园林雕塑以及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雕塑。
建筑装饰雕塑如中央大街的松浦洋行,在建筑主入口二楼转角处的男女雕塑像廊柱。(雕塑原作六十年代损毁,现存雕塑由杨世昌老师1986年复作。)


园林雕塑中尤以19世纪30年代,埠头区江畔公园内的《熊》、《小男孩》、《排球女孩》等为代表。它们都出自雕塑家温克勒尔之手。弗兰基舍克·温克勒尔(Франтишек Винклер)摩拉维亚捷克人。温克勒尔于 1884 年出生在摩拉维亚奥洛穆茨市附近的普尔舍洛夫村的一个家具制造商家庭。这个对艺术很早就表现出热爱的男孩,被父亲送到布拉格的一所工业艺术学校学习。布拉格这座城市以其自然、建筑和雕塑的和谐而吸引了温克勒尔。他像一块海绵,吸收了这座城市的雄伟之美,在他的一生中都充满了他的灵魂。1908年艺术学院毕业后,温克勒尔开始独立从事创作工作。但 1914 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将他未来的生活彻底颠覆。他作为一名专职摄影师出现在俄德前线。1915 年初,温克勒尔被俘虏,差点被哥萨克军刀杀死,很快他就被作为战俘,而流放到了遥远的西伯利亚城市鄂木斯克。

二十世纪初的鄂木斯克,经历了文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资和人力资源沿着穿过它的铁路流入原鄂木斯克军事要塞,大量的商店、宗教场所、教育机构和政府机构迅速建设。所有这些建筑都需要一位雕塑家来装饰它们。而作为雕塑家的温克勒尔,当时他是唯一一位受过学术教育专业的雕塑家。鄂木斯克城市剧院雕塑、俄亚大楼外墙雕塑、鄂木斯克铁路管理局雕塑。此时的温克勒尔正处于生命和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1927年捷克驻哈尔滨领事馆领事,邀请温克勒尔一家来哈尔滨定居。温克勒尔一家于1928年抵达哈尔滨。



1932年雕塑家温克勒尔应哈尔滨特别市公署之邀,在松花江江堤创作了雕塑《熊》、《排球女孩》、《小男孩》。这三个雕塑都是俄国早期古典主义风格,由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风格衍生而来。雕塑于1938年创作完成。这些雕塑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哈尔滨深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熊》在俄国是一种有着崇高地位的动物,古时西伯利亚人以捕鱼狩猎为主,他们崇拜熊,把熊看作森林的主人、世间整个大家庭的祖先。象征着勇敢、力量、强悍,是这个民族图腾般崇拜的神兽。《排球女孩》雕塑以温克勒尔的女儿叶列娜为原型,雕塑采用半侧身,悠闲地坐着,手中抱着排球,神态怡然地目视前方,在那个年代,沙滩排球是俄侨非常喜欢的一项运动,这在很多哈尔滨老照片上也有所体现。《小男孩》雕塑以温克勒尔的儿子伊戈尔为原型,穿着泳裤端坐着。反映了那个年代俄侨在哈尔滨愉快的生活。遗憾的是这三座雕塑于五十年代末损毁。
陵园雕塑在圣母安息教堂附近(今南岗区文化公园内)居多且具有规模性。这里曾经是俄国人和犹太人墓地,被称为新墓地,是当时哈尔滨及中东铁路附属地区内最大的东正教墓地。陵园内有宗教色彩的天使雕塑,逝者的肖像雕塑等。



解放后,哈尔滨的城市雕塑开始体现出鲜明的主题性。1945年修建的哈尔滨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碑顶雕塑铜像由苏联红军水兵和步兵共同举着军事勋章造型组成。
哈尔滨火车站前的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该塔由苏联著名建筑师巴吉赤设计。雕塑家温克勒尔为这座纪念碑创作了浮雕,基座处浮雕造型为中间一名步兵高举着大旗,坦克手与水手斜跨冲锋枪一左一右。该纪念塔于九十年代被搬走,至今去向不明。


1948年修建的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塔基浮雕由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雕塑组创作,东侧造型为抗联战士冲锋上阵,由冯湘生创作。西侧造型为民兵组成担架队上前线,由苏晖创作。



这种构思上的主题性与纪念性,在建国后的城市雕塑更加彰显,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东北特点的现实主义雕塑流派。它贴近人们的生活,反映客观现实。传达真实的情感,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时代性与民族性。比较典型的作品是1958年修建的防洪纪念塔,雕塑由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应届毕业班集体创作。塔柱顶部雕像由唐洪民、吴顺平、叶清心、李振才、王熙民、闫加等多位老师合作,造型由高举国旗、拎草袋子和拿着工具三男一女四位人物组成。塔柱圈形浮雕为哈尔滨市民和社会各界及国际友人团结奋战抗击洪水的伟大场景,由田金铎、李仁章、曲乃速、王熙民、黄心维老师等合力创作。纪念塔柱廊东侧浮雕由吴国璋创作,西侧浮雕为刘梅丽创作,造型为全市人民欢庆抗击洪水的胜利场景。


防洪纪念塔属于具象装饰雕塑,其中的古罗马式回廊廊柱,这一设计思路,在其诞生的50年代,堪称中西合璧的杰作。这里面还有一桩创作轶事:由于当时模特匮乏,在创作塔侧面的两个人物:拿着鲜花的小女孩和拿着和平鸽的小男孩时,鲁艺毕业的吴国璋老师干脆让自己的弟弟妹妹做了人物原型。


同样在1958年,还有一个同一题材的雕塑作品完成于通江街街头。这便是由雕塑家杨美英创作的《伏龙泉》雕塑,该雕塑为纪念1957年哈尔滨市人民战胜特大洪水而建造,《伏龙泉》雕塑位于通江街街口北向松花江,基座较高。造型为一名强壮的英俊青年,肌肉发达的身躯,挥舞着手掌将兴风作浪蛟龙降服在脚下。龙在仰天喷雾做垂死挣扎。英俊的青年象征着哈尔滨市人民的力量,蛟龙象征着1957年松花江特大洪水。用中国古典神话的手法寓意着人定胜天的道理。(雕塑原作后来被损毁,后由曲维葆、吴乃光、栾修平、李向平等复作。)


五十年代的儿童公园内,读书的小男孩雕塑,暗含的主题是知识改变命运。在百废待兴的50年代,这样不动声色的教育对孩子、家长都很重要。那个年代在少年儿童当中已经兴起了科技热,很多学校都有航模小组,孩子们自己做模型,拿着飞机的小女孩,既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场景,也代表着祖国的花朵放飞梦想的快乐。



六十年代初期,哈尔滨艺术学院美术系开设了雕塑专业,聘请了中国雕塑工厂的雕塑家担任授课老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雕塑专业人才,从而迅速壮大了哈尔滨本地域的雕塑创作团队。这些师生迅速在松花江南岸的斯大林公园内创作了许多园林雕塑,其主要雕塑作品如1963年由中国雕塑工厂的雕塑家苏晖老师创作的《天鹅》雕塑。该雕塑最初被放置在《伏龙泉》雕塑的旁边,青年宫门口前摆放着《雷锋》雕塑。不知何时《雷锋》雕塑的位置被《天鹅》所替代,展翅的天鹅昂首飞向天空,象征着哈尔滨的美好未来。1965年由张得蒂老师创作的雕塑《三少年》(少先队员之歌),由张得华创作的雕塑《工人》。由刘连海老师创作的雕塑《我是一个兵》,以及《小画家》、《拉手风琴的少女》、《女民兵》等作品。





这些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基本都是水泥雕塑。因为物质并不富裕的年代,金属为各个行业急需,铸铜雕塑的造价成本太高,所以大部分雕塑都采用水泥塑造。


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原因,60年代末到70年代市区内的大量城市雕塑被损毁。




七十年代末,哈尔滨市园林处组织了一批雕塑家参加园林雕塑创作。如1978年由吴喜林、刘连海合作的雕塑《母与子》(学步)。由孙正琢创作的雕塑《晨读》。由王松引老师创作的雕塑《跳水娃》。张得蒂老师创作的雕塑《琴迷》(雕塑原作损毁时间不详,现存雕塑为2012年吕滨老师复作)。



随着改革开放,哈尔滨的城市建设也发展迅速。城市雕塑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这一时期,宾馆酒店在园内用雕塑美化园区。如1980年花园邨宾馆庭院内由雕塑家杨世昌创作的雕塑《红罗女》。1984年由李向平老师江畔公园内创作的雕塑作品《矫健》、《嬉戏》等。1985年杨世昌老师创作的《乘风破浪》。

曾经被毁坏的雕塑得以复建(如前文提到的松浦洋行入口处的男女雕塑、通江街街头的雕塑《伏龙泉》等),一大批在全国甚至国际影响力的知名雕塑家涌现出来,各具风格的雕塑作品如雨后春笋般。诸如位于中央大街的《老街余韵》《城市韵律》等作品,材质也不再局限于水泥,选择更加昂贵、多样,主题更加广泛灵活,充满了文化的思考和人性化的关怀。各具特色的雕塑作品出现在街头巷尾、公园广场、店铺小区,它们交错着,呼应着,如一个个被重新编排的音符,组成了一首讴歌新时代的乐章。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2-02-2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