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318653
-
- 注册时间2007-11-10
- 最后登录2023-03-01
- 在线时间5047小时
-
- 发帖49881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金币104983
- 道行1736
- 原创6
- 奖券1120
- 斑龄51
- 道券557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318653
- 发帖
- 49881
- 金币
- 104983
- 道行
- 1736
- 原创
- 6
- 奖券
- 1120
- 斑龄
- 51
- 道券
- 557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504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10
最后登录: 2023-03-01
|
—
本帖被 砂锅吊子 执行加亮操作(2022-02-17)
—
俗话说“医者不自医“,此话也有一定道理。奇怪的是,很多时候,病人会反问:医生,怎么会生病呢?医生看病是不是不要钱?医生生大病是不是很快就能治好?(此处省略1000字)很可惜,医生也是人,哪有不生病的时候。该花的钱、该用的药,一样都不会少。只是可能我们更懂得如何看病,时间效率会高一些。因此,从笔者亲身经历出发,告诉你看病的“正确“打开方式。01按序准备好资料在看病前按照时间日期排序准备好自己的化验单和影像学检查。请把发票拿走!请把发票收拿走!请把发票拿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要知道,如果是常规门诊,公立医院的医生也要看几十人/半天,倘若医生要花一半时间整理和查看化验单,那么有效沟通时间就会大大减少,而看病最主要的就是和医生进行有效沟通。当医生面对一个化验单一团如麻的患者?当医生面对一个化验单整整齐齐的患者?你觉得哪个效率高?哪个让看病过程更加赏心悦目?对于慢性疾病患者,比如最常见的高血压,可以自己记录一个高血压每日监测表格,记录数据(使用APP记录也可)。相信我,这样可以更好帮助医生针对你的血压波动调整血压,而不是只是单纯凭借一两次的血压数据。糖尿病患者和慢性肾病患者也是如此,连续的数据对于医生信息量非常关键。要知道,倘若你能把连续数据整理出来,医生都要对你“刮目相看”呐!!另外值得提醒的是,关于放射资料事宜,请不要拿着手机随手一拍,那种根本看不清。如果手机端无法进入患者“云影像”查看的话,建议还是老老实实带好胶片吧。相信我,就我们手机那个拍摄像素和大部分非专业受训过人士,实在拍摄不出医生想要的清晰度的照片。02整理好看病思路我知道,通常去大医院看病时候患者就短短几分钟沟通时间,排队却长达几小时。不要说患者压力大,医生也压力山大。几分钟需要完成问诊、诊断、处理、处方、随时可能还有被插入的复诊患者,医生也很难。因此,建议在看病前等待时候正好理一理自己的思路,确保沟通高效。具体可以参考如下:1、要首先把对自己影响最大的问题说出来诸如症状出现多久了,哪里不舒服,有没有伴随其他不舒服的症状等。2、遵循你问我答大部分情况,可能是因为急于沟通(因为实在等待时间太长)而可能会打断医生的问诊思路。尤其在医生看病历影像资料时请安静等待,不要急于诉说,会打断医生思路,请等候医生提问,此时问及问题往往都是疾病诊治的关键点。3、听好医生建议后提问在交流沟通到建议环节,建议一定要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顾虑和盘托出。由于医生把专业复杂的病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也需要花时间组织。如果未听明白,请待他说完再发问;在全部理解医生的建议解释后,仍有具体特殊情况,此时再提问,会得到医生的尊重,双方互相平等交流下才会产生最大效率。不要觉得听不懂或者一知半解碍于面子不提问。因为,在正常交流沟通看来,如果没有问题,那么就默认对方已经听懂了。而恰恰其实又没完全听懂,回家在一股脑互联网一顿搜索,各种信息,真假难辨,就会让本来一个简单的事情复杂化。03不要过度沉迷互联网切忌开头语:度娘说、小黑书上说等等。指一条明路:可以搜一下文献数据,诸如万芳文献库、指南等此类工具,而不是进入贴吧,看一下各种病友自己给自己的诊断。各种贴吧和病友群可以做为你精神上的某种依靠,但绝对不是可以看病的组织。相信我,久病成不了医,毕竟医生每天看到的案例要比你自己经历的多得多。另外,各种挂号网站的医生排名也只是参考,并不能完全代表实际水平。因为其排名数量可能和医生本身是否习惯互联网有关。比如同样水平的两个医生,如果A医生在线回答数量比B医生活跃很多,那么有可能A医生排名就远远超过B医生,其实最好的医生评价是医生同行推荐。所以,建议你有这么一两个靠谱的医生好友,这个非常重要。学历、工作年限、职称、进修经历这一些的总和虽不能反应一个医生的真正水平,但是个参考。最终要的是了解医生的擅长!医生的擅长!医生的擅长!因为现在学科分太细,擅长范围特别重要。当然,如果你只是感冒咳嗽拉肚子,就无所谓擅长不擅长了,能尽快看上才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