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95阅读
  • 0回复

[数码讨论]“互联网+政务服务”助力一流软环境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074
金币
950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275
斑龄
190
道券
101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19969(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11-1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01-12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锁定操作(2024-04-22) —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建立一体化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成为政务服务信息化的重点和方向。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蓬勃发展、亮点纷呈,推动“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大幅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有力提升了发展软环境。在新发展阶段,要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提档升级,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的软环境。

“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软环境的两个内在逻辑

  软环境是人们在特定社会生产和交往中所创造和反映出的体制上和精神上境况的总和,具有主体性、可感性、系统性、不可测定性和影响的持久性。软环境的形成与政务服务水平、营商环境、社会文化等息息相关,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网络时代一种智能化的政府治理和服务供给机制,“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政府治理的系统变革,从赋权和增能两方面深度塑造了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

  一方面,“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够赋予民众、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各项权利,不断增加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活力,从而赢得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优势。就民众而言,常常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参与渠道不通畅,其政治参与权利和监督权利难以全部落到实处,“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够促进政务信息的公开和传播,丰富民众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渠道,不仅有效提高政府治理的透明度,更让宪法和法律赋予民众的各项权利得到更加充分的表达。对社会组织而言,“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够重塑社会组织审批和登记的手续和流程,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各项业务线上办理和“一网通办”,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转变政务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塑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有效限制政府权力的缺位、错位和越位,提高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和行动能力,赋予社会组织更加自主的发展权利。从企业经营来看,“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够有效优化营商环境,大幅缩减项目投资审批时间和企业开办时间,为企业经营活动“松绑”,赋予企业更加自主的注册和经营权利,不断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自由和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另一方面,“互联网+政务服务”具有显著的增能价值,即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嵌入,能够在与企业、社会组织、民众等服务对象的互动中不断增强政府治理能力。就政府利企惠民能力而言,“互联网+政务服务”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了跨层级、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实现了网上“受理、办理、反馈”的线上服务和实体大厅线下服务的密切配合,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打通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有效化解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政府内部治理来看,“互联网+政务服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传统的政务流程进行再造和优化,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数据化,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减小层级过多造成的信息失真和耗损,促进部门协同、条块联动、跨界整合,优化政府内部治理结构,大幅提升了政府自身的治理能力;不仅能够节省大量行政成本,打破科层体制的封闭和僵化,提高政府运行效率,而且重塑了政府形象,改善了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

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赋权增能持续深入的四个着力点

  “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赋予民众、社会组织、企业更加自由和充分的行动权,增强政府利企惠民能力和自身治理能力,大幅改善了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但也面临着观念更新、数据集成应用、平台智能化融合、均衡发展等诸多挑战。要促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档升级,推动网络信息技术赋权增能机制持续优化,不断优化发展软环境,需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转变思想观念,推动线下窗口向“互联网+”线上窗口转变。加强公职人员政务服务信息化培训,促进政务工作人员树立“互联网+”的工作观念,提高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处理公务、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民众的能力,不断提高政务服务线上受理率、可办率和办结率。大力宣传和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民众对政务服务信息化的认知程度,引导民众逐步从传统线下窗口转向线上窗口,不断提升民众线上办事意愿和能力。

  加强技术攻关,促进政务数据聚、通、用、护一体化融合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驱动力,要着眼于政务数据的采集、共享、应用和保护,形成完整严密的技术链条,通过数字技术创新助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打破“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增强移动终端的智能性和便捷性;加强数据安全技术建设,明确公共数据、个人数据以及可能涉及公共问题的个人隐私数据的边界,破除保护隐私和数字政府建设的两难矛盾。

  科学规划设计,破解平台重复建设和智能化融合的发展难题。当前,各地“互联网+政务服务”具有显著的地方性和区域性,缺乏整体性、协同性和共融性。加强数字政府的总体规划,在国家政务外网基础上搭建政务数据平台,确保国家平台与部门平台以及地方平台形成互联互通,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促进全国范围内政务服务的互联互通和智能融合;特别是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和法治化建设,制定统一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从而消除制度壁垒和安全隐患。

  弥合数字鸿沟,统筹城乡、区域和群体间信息化建设均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加大乡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促进数据政府建设和政务服务均等化,稳步缩小城乡差异,解决乡村地区政务服务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统筹区域发展,加强东、中、西部的交流互鉴,构建数字政府建设对口帮扶机制,不断缩小区域间的数字鸿沟;积极做好老年人服务工作,针对老年人办理业务的高频事项,创新帮办和代办方式,消弭老年人群体和中青年群体的数字鸿沟。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