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67阅读
  • 1回复

[智能应用]人工智能助力高等教育:变革与坚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191
金币
5461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275
斑龄
190
道券
101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036(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11-2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2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锁定操作(2024-02-28) —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智能信息技术的兴起,深刻地影响着教育领域。作为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在近五年的《地平线报告》中均被提名,成为名副其实的助推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动力引擎。然而,“技术是把双刃剑”,何况人工智能这把“剑”尚未全面炼成,教育应用的“剑法”也尚不成熟。因此,在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教育的今天,常有人质疑其智能的准确性是否能达到可用的程度。事实上,技术是一种客体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劳动与实践)的产物,只有将人工智能嵌入合理的教育教学框架中,才能使其发挥正向作用。人工智能怎样助推高等教育发展?应明确哪些因素是变革的积极力量,哪些又是需要坚守的本质与初心,从而在技术浪潮中既能与时俱进,又能在变与不变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主客体地位辨析

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本质是“技术”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对二者的辨析实质上需探析其相互作用的两种主要形式:技术教育化与教育技术化。所谓技术教育化,就是将技术转化为“教育中的技术”,教育主体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并在教育实践中对技术进行设计与开发,形成更加切合教育需求的技术。换言之,经过教育者本质力量的持续改造,技术才能成为适用于教育的技术。所谓教育技术化是指新技术首先以“工具”的形态进入教育系统起到教育辅助作用,随着新技术的作用得到肯定与推广,人们的行为习惯与能力也逐步发生变化,教育中原有的教学方法、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理论等在新技术的影响下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进一步说,“教育”与“技术”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教育作为主体,技术作为客体。技术是教育主体(人)实现教育目的的实践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产物,也即技术在先天本质上是依附于人的教育需求与实践。由此可以说,教育的本质与目标不会因为人工智能的介入而发生根本变化,但会因为人的教育需求改变而变化;无论技术冲击多大,人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取决于人的教育需求与实践。有人一味强调人工智能的作用而忽视教育自身需求与能动性,将教育当作对人才的规模化培养和无差别制造,这显然不符合技术的本质。

人工智能应用于高等教育可能会改变师生教学行为习惯,产生教育理念、教学原理、教学结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变革。然而,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的本质与基本原理等具有跨越时空的普适性与稳定性。这些不变的基本理论应该作为高等教育系统引入人工智能的标准与指南,以规范人工智能的“客体”角色定位,为高等教育系统服务的同时形塑教育人工智能的特质,避免技术的僭越桎梏师生主体性的张扬,真正实现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双向赋能。

人工智能助推高校教育系统变革

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典型应用主要包括智能导师、智慧学伴、智能评测系统、特征识别与学习分析等,涉及教学场景、学习场景、管理考核三大场景,基本实现了对教育的全面渗透。

1.人工智能时代“教”的变革

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角色被重新定位。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打破了大学课堂的边界,在自适应学习引导和智慧化资源推送支持下,学生将有更多机会进行自主学习,而不再受限于高校教师的权威。教师逐渐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支持者、协作者,师生关系更加平等、开放。人工智能催生了“智能导师”和“双师教学”形式的出现,“教书”和“育人”的工作将被分离:“智能导师”或人工智能“助教”承担传授知识的教书工作(如批量批改作业、实时管控教学等高重复性、低认知性的程式化工作),而人类教师则集中精力在开展育人工作上(如引导学生、传递价值观、情感沟通等高认知的工作)。

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可灵活运用各类智能化信息工具,分析学习者特征,为学习者提供更加科学、个性化的指导。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课堂将会更有弹性、灵活、互动、开放,教学课程越来越多地体现为线上、线下的混合,人工智能支持下的翻转课堂学习模式、自适应学习模式、项目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模式等,使得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更加个性化、精准化和差异化。

在教学内容上,人工智能有可能促成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变化。人工智能对未来职业岗位产生了巨大冲击,一些低技能与重复化的工作将被智能机器代替。高等教育要面向未来的岗位和职业要求变化,以发展性的眼光进行学科体系结构的调整。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指出,高校要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一方面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另一方面要推进“新工科”建设,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再者,人工智能还可以视作建立学科联系的纽带和载体,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以开展跨学科教育(如STEAM+AI)。此外,人工智能机器带来的工业生产与简单服务业工作中人力的解放,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美学、艺术、人文、社会、哲学等人文学科可能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就读需求,人文学科在人工智能时代可能会强势回归。

2.人工智能时代“学”的变革

在学习者分析、学习诊断与评测、智慧化推送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学习者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终端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资源,终身学习成为可能。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自主、人性化、精准化、个性化。更重要的是,其有助于解决教育“个性化”和“规模化”双向需求的问题,也有助于缩小数字鸿沟,推动教育公平。

在学习形式上,传统的“生听师讲”的面对面授课已经难以契合人工智能时代的育人需求。有学者主张实行“经验学习”,即在真实情境的实践体验中学习,真切感知不同的文化或社会情境。也有学者指出,人工智能将激发高校系统中“人机协同学习”的新场景,由此伴随而来的海量信息与高速发展的社会性等特征,给教育教学带来了“高信息吸收量”与“有限的时间”等限制条件,这又进一步要求新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凝练、高效而具身的社会经验。

在学习发展目标上,具备高信息素养、科技素养以及创新创造能力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成为了各国高校育人的重要方向。无论是面向专业型的人工智能精英培养,还是面向科普型的其他各行业人才,在育人需求上都产生了新的变化。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时代还强调培养学习者知识迁移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性思维能力和复杂决策能力,以及想象力、表达力、创造力等高阶综合能力,从而实现实用型、复合型、智慧型的人才培养。

3.人工智能时代“管”的变革

人工智能在学习支持服务与行政管理服务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特征分析和预测、考核和评价、自适应系统和个性化、智能辅导系统。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支持下,海量的高校信息与数据得到了有效的管理、流通、共享与保护,这不仅有利于信息与资源的共建共享,而且减少了许多简单性、重复性、程序性的工作,优化了高校教育管理中烦琐的流程性业务。例如,线上办理、数字签名等功能,实现了简政增效。又如,基于数据的实时获取与监控,能够实现校园情况的实时把控,提高校园的安全管理效能。

把握好 “双主”师生关系,科学发挥人工智能应用实效

教育是关乎人的事业,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坚定人作为教育主体地位不动摇,把握好“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双主”师生关系,人工智能应用与高等教育才能科学发挥实效。

1.坚守教育者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主导地位

一切智能技术的作用,都是在人的设计和引导下实现的作用,所以人工智能的智慧,其实质还是人类的智慧。例如,在开展智能化评价时,智能评价背后的评判标准与逻辑由专家研究与制定,评价的结果与效果尽在人类的设计与规划之中。在人工智能全方位渗透进高等教育领域的今天,被人工智能所“识别”“分析”“判断”“决策”与“引导”,但实质上这一切都是在智能机器背后的专家团队的集体智慧。

人类智慧才是人工智能背后的真正逻辑,因此高等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亦须以人为主导。何况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涉及心灵、文化、审美等高认知、高情感体验、高人文性与复杂性的领域,仍存在局限。教育是面对生命的事业,教书育人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与情感温度。人工智能机器可以代替和辅助人类完成简单重复、低认知与低技能的工作,承担知识讲授、评卷阅卷等教书任务;但是在传递理想信念与经验道德、引导创新等高阶任务仍要依靠教育者实现。

2.坚守受教育者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主体地位

育人是教育的本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所有人工智能机器与工具的设计与使用,其本质驱动力就是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服务。新技术的出现,为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可能。但是新技术从出现到应用,常常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若为了使用技术而生产技术,这种“自产自销”的行为中间不会产生任何的教育价值与意义,结果可能只是劳神伤财。因此我们需要紧紧把握“育人”目标,谋篇布局,进行人工智能技术与工具的设计与开发,把学习者放在设计与应用过程的中心,才能保证技术的可取、可信、可用。

3.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双向赋能须坚守以人为本

人工智能可以减少教师工作量,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依赖于人工智能来做评价。那么在高等教育中,什么环节必须依托人类智慧,什么环节可以依托人工智能呢?可以从四个维度来分析:在“教”的维度上,内容的呈现、课后的辅导可由双师课堂完成,但互动与共情的环节,人类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学”的维度上,人工智能可以对既定题目进行实时反馈,但知识的习得与内化迁移也只能由学习者自身来完成。在“研”的环节,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分析,还能协助解决部分问题,但发现问题的过程,亦难以通过人工智能达成。在“管”的维度,人工智能可以从数据中发现类别或奇异点,作出预警,然而决策的过程仍然离不开人类。总之,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可以帮助师生做事实判断,但无法也不应做价值判断,教育主体的师生互动和情感交流才是根本。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潜力巨大,其发展必将带来高等教育的新形态、新生态。但技术的能量需要理性看待,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变革,亦需坚守。

一方面,技术再强大,育人才是根本,面对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渗透,需要有“以静制动”的定力。首先,在人工智能重塑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如何作用,其背后藉由人工智能专家、教育学专家、心理学专家等专业人员“无形的手”进行操控。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冲击,还是在人为控制和规划范围内的冲击。其次,技术是工具,育人才是目的。无论人工智能如何作用,归根结底还需落实到人。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会改变,人工智能应用要为人才培养服务的定位就不会改变。在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助力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守人作为教育主体地位不动摇。

另一方面,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教育也在不断革新,面对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冲击,还需要有“以动制动”的应变能力。人工智能技术是“人”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在教育领域,尤其是肩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领域,教育者需要深入思考新时代背景下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接纳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应用,并努力探索改善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途径、方式、方法、功能与价值,将人工智能教育化,匡正智能技术的教育应用之道。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沙漠之虎

UID: 953340

精华: 1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116547
金币
6498
道行
5233
原创
76
奖券
1733
斑龄
0
道券
17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74353(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06
最后登录: 2024-11-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1-11-12
有这三大场景,人为干涉减少是不是会更公平?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