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人的“隆中对”战略有被采纳的,有没有被采纳的。之所以会发生,会成功或失败,二个字:“时势”!司马错的《隆中对》战略之所以被采纳并获得了半成功,主要是此时的中国已处于战国晚期,诸侯国之间相互征伐,大家心怀鬼胎,各自观望。
此时的蜀地又的确比三国时期的交通更为艰难,相邻的大国除了秦国,就是楚国了。而楚国的领导人和贵族又是目光短浅,对蜀地没有多大的兴趣。故司马错的“隆中对”战略被秦惠文王所采纳,获得了成功。只是秦国并没有在占领四川后迂回到楚国后面,就是在灭亡楚国时也没有采取司马错的“隆中对”里的迂回战术。所以我说它是半成功,一个半成品!!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技术条件不成熟,不能克服恶劣的运输条件导致的!!!
萧何的“隆中对”战略其实也是个半成品,他的战略思想就是以汉中为政治上的中心,军事上的桥头堡,四川作为经济基地。然后发展壮大,等时机成熟北上夺取秦地(今陕西),再与项羽一争天下。对于东出荆州则只字未提。这是因为在萧何和刘邦的眼里,迅速拿下已经获得人心支持的秦地才是他们最迫切要实现的战略目标。而对于人生地不熟且已经有了稳定的主人的荆州,他们是没有兴趣也没有信心去占领的。加上项羽已经去齐地(今山东)攻打造反的田荣,鞭长未及,所以才让萧何的“隆中对”是大获成功!!关键就是我说的“时势”!!!所以,我们才看到在萧何的眼里,蜀地(今四川)只不过是个陪衬,汉中才是重点。时势不同了,那么“隆中对”中的战略重点也就相应的做了调整,战略中心和工作重心也就相对的不同了。蜀地在萧何的“隆中对”里也就变得不那么主要了,至于东出荆州就更不用提了。故我说萧何的“隆中对”也是个半成品。
李熊的“隆中对”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在战略思想和规划上最为接近。唯一不同的是,诸葛亮的“隆中对”最后的战术方针是二路齐出。而李熊的战术则为:守住北面,兵取荆州。简单点说,就是一路守一路打。李熊的“隆中对”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比较起来,气魄有点小了,似乎胆量欠缺。把秦地的敌人看得有点过分强大了。不过总体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大战略计划。只是由于主子公孙述的不采纳而最终流产。究其原因,可能是公孙述这个人过于保守和自我满足有关吧。当然,也与时势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此时的中国也正好处于军阀混战,大家争夺天下的时候。刘秀虽然占据了中原,但还没有最后取得天下。在陇上还有隗嚣,河西有窦融这些地方实力派。赤眉军樊崇在长安时,曾一度打败过刘秀的军队。这些人可能对公孙述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导致公孙述不愿意采纳李熊的“隆中对”,只愿意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既不去攻打别人为自己开疆拓土,也不允许别人来夺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只是他的这个一厢情愿根本就挡不住刘秀的“得陇望蜀”。最后落得个彻底失败的下场!!!李熊的“隆中对”的失败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严格的来说,诸葛亮的“隆中对”的确不是他的原创,结果也是个半成品。但却正如帖子里说的:“诸葛亮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根据东汉末年形势变化,为刘备规划出一条正确的战略路线,这就是诸葛亮的不凡之处”。我认为这也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之所以被后世肯定的原因。因为他在一个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向一个正确的领导提出一个正确的计划。并在以后得到了最忠实最完全最彻底的执行,最后获得了90%的成功,只差最后一步——静待最好的时机,二路分兵夺取天下。可惜,由于该计划的相关执行人和责任人刘备关羽因个人主观因素导致了诸葛亮的“隆中对”最终成为了半成品,不能不说是个憾事。
现在有不少人大骂诸葛亮是倒行逆施,说他的“隆中对”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要我说,这话也对,也不对。从主观因素来说,刘备关羽是造成这一恶果的主因;从客观条件来看,时势不同是关键了。因为三国里出现了二个异常强大的对手,曹操和孙权。这也是司马错的“隆中对”和萧何的“隆中对”里所完全没有的客观因素!而曹孙二个人也可以说是李熊失败的“隆中对”里没有考虑到的外因——刘秀,也就是说就算是公孙述采纳了也极有可能会失败的因素之一吧。这也是我认为的说诸葛亮的“隆中对”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话也对的缘故!尽管如此,诸葛亮的“隆中对”也不能说是失败了,因为它还是成功的为刘备在历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三分天下,建立了蜀汉国,还得到了另一个国东吴的正式承认,双方还互派了使节,并建立了同盟。虽然这个同盟是非常的松散,吴国是典型的出工不出力,曹魏与东吴基本上在打“静坐战”。但不能否认,诸葛亮的“隆中对”里的战略核心之二,占领四川和汉中是达到了。这就是我说的说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不可能实现的这话也不对的缘由!!所以,不能简单的以最终目标没有达到就全盘全面全部的否定否决否认诸葛亮的《隆中对》!!!无论是诸葛亮的“隆中对”,还是司马错的“隆中对”,萧何的“隆中对”,乃至李熊的“隆中对”,都反映出了我国历史人物在政治军事方面涌现出的顶尖智慧。我们后人从中吸取的应该是历史教训,而不是简单的否,否还是否!!!
最后,我以帖子的结尾作为本人对此帖的读后感:所谓“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去掉诸葛亮神性的一面,里面的本质大抵如此,就是他善于从历史中汲取养分。中国历史丰富而悠久,这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如今很多人言必称古希腊,古罗马,而对中国历史弃之如敝履,其实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再次感谢帖子的作者提供了丰富而又宝贵的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