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953340
-
- 注册时间2010-10-06
- 最后登录2025-01-22
- 在线时间75744小时
-
- 发帖116699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
- 金币8754
- 道行5233
- 原创76
- 奖券1745
- 斑龄0
- 道券172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953340
- 发帖
- 116699
- 金币
- 8754
- 道行
- 5233
- 原创
- 76
- 奖券
- 1745
- 斑龄
- 0
- 道券
- 172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75744(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06
最后登录: 2025-01-22
|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1-06-05)
—
千座石像风尘驻,岛屿文明霎作古。成败兴亡转头空。日月依旧在,几度潮起伏。来源:shutterstock到底有多远?复活节岛(Easter Island),又名拉帕努伊岛(Rapa Nui),是南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屿。今属智利,但距离南美洲大陆最西端还有3700千米。什么概念?哈尔滨到广州的直线距离也不过3000千米。它还是最与世隔绝的岛屿,距离周边最近的有人定居的皮特凯恩群岛也有2075千米,即北京到广州的距离。真 · 孤悬海外 & 遗世独立 底图:shutterstock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去一趟复活节岛,至少要转两次机,最少要在飞机上度过三十多个小时。而且,为控制人流量,岛上每天只接纳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飞来的一趟航班,此机票需提前数月购买。加上杂七杂八的签证手续,但凡“去意不决”的中国游客都会自行放弃。降落在复活节岛 来源:shutterstock真 · 折腾 这是某位中国游客比较合理的飞行线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若持有半年以上美国签证,可以免签入境智利。本人趁在美国访学一年之便,有幸抓住机遇,一睹该岛奇貌。欢迎光临 来源:shutterstock解不开的谜团复活节岛其实很小,仅163.6平方千米,面积不及五分之二个北京市海淀区。复活节全岛现在已成为一个国家公园,门票54000比索(约合480元),有效期长达两周。租一辆车,用不了三天,就能游遍全岛。如今岛上居民约有六千余人,一半以上是拉帕努伊人后裔。很小一只岛,一眼望得到头 来源:shutterstock关于谜一样的复活节岛的历史,各领域学者至今给不出确凿的结论,大多仍是悬而未决的推测。根据当今语言学和生物学研究的成果,最早是由以高超航海技术闻名于世的波利尼西亚人划着独木舟来到复活节岛上,推测时间大约在公元300—1200年间,对应为中国魏晋至宋代。南岛民族将科技点在了航海上,靠着简单但实用的方式是扩散向整个太平洋,复活节可能是其中最远的端点之一同样无法破译的是于1860年代在岛上发现的朗格朗格木板(Rongorongo)。上面刻有一些文字,考古学家猜测是古拉帕努伊文(属于波利尼西亚语的一支)。后来基督教传教士损毁了大量朗格朗格木板,如今只剩下24块。据匈牙利语言学家分析,朗格朗格木板上的文字与公元前2500年的印度河谷文字符号有175个完全吻合。所以,在波利尼西亚人来到复活节岛之前那么长一段时间里,这座岛上的文明又是怎样的呢? 来源:imaginaisladepascua.com岁月失语,唯石可言复活节岛的标志,就是散落在全岛的将近九百座摩艾(Moai,即“石像”之意)。大部分石像高7—10米,重量为20—90吨,最重的竟有200吨。它们主要在大约1100—1600年间被制造。如今看到的绝大多数石像面朝陆地,背向大海。来源:shutterstock考古学家至今仍无法确定这些石像代表什么,只是推测它们可能象征去世的部落首领或家族祖先,制造它们一方面迫于政治任务,为了立伟人、表忠心,另一方面也期待首领魂灵保佑在世族人吃饱喝好、长治久安。石像的运输和竖立又是一门耗费资源与人力的技术活。岛上有一种叫哈兀哈兀(Hauhau)的树,其纤维可以被用来做绳索;还有一种大棕榈树,是绝佳的制作搬运工具的材料。前些年的考古发现,一些石像除了露在地表的大头之外,还有巨大的身躯藏在地下。 来源:Easter Island Statue Project,Jessica Wolf, UCLA岛上的石像主要有以下几处看点:1、 Tahai位于岛的西部沿海,距离商业区很近,是看日落的绝佳选址。Tahai的特点是单个石像,头顶红帽,也是岛上唯一被涂上眼白和眼珠的石像。刻石点睛,栩栩如生。只是每到傍晚,岛的西边天空云雾很重,日落也是罕见。抓拍到Tahai吞云吐雾。2、 Ahu Akivi位于岛的西部深处。这组石像一共七座,特别之处在于它们是全岛唯一一排面向大海的石像。因而它们也被赋予了其他的含义:据说象征了七位将要出海探险的勇士。石像本身并无什么亮点,建议安排下午时间参观,日光下澈,会造成一种舞台强光的特效,极利于拍照。这是因为面朝大海,所以春暖花开了吗。3、 Anakena位于岛的东北部,附近有一片棕榈树林,位置靠海。这排石像被海风侵蚀得厉害,故有一种断壁残垣之感。在其不远处还有一处村落遗址。4、 Tongariki位于岛的东部,是看日出的绝佳选址。这一组石像数量多,体积高大,故而看起来尤其威武壮观。位于海边一片空旷的草地上,一共15座,堪称复活节岛地标。从附近的采石场往这望,即可见此景。一个男人与Tongariki石像的体积比例。 来源:bradshawfoundation.com5、 Rano Raraku(采石场)位于Tongariki附近,是复活节岛上最精彩的区域,叫采石场。实际上是一座大山,拉帕努伊人就在山上采石、雕刻,最后把石像运到岛内其他地方。漫山遍野的石像,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据说全岛一半以上的石像在采石场。我们背后就是一座还嵌在山中的雕刻未遂的石像。采石场有大量处于雕刻的各个阶段未完工的石像。采石场的石像距离近到触手可及。石像表情神态丰富,配上蓝天白云青草远海,身处其间,仿佛置身幻境,很容易就能达到颅内高潮。参观时间可安排三小时。这是采石场的后山,据说当时人们为找寻石料,把山谷的中间区域挖出一大片坑,如今已长满芦苇,空谷幽静。事实上,除了以上几处亮点,全岛还有不少地方分布着极具内涵的石像,它们历经数百年、上千年的海风腐蚀、雨水侵袭,见证了人类文明过眼云烟般的繁荣与触目惊心的野蛮荒诞。听,它们在娓娓道来。可以将其视为岛民祖先的精神残相与回响,逐渐与这座小岛一起天荒地老。 来源:shutterstock逃不掉的宿命?——挥霍与凌弱关于复活节岛,充满噱头的未解之谜已然赚足了关注度,它足以安放世世代代无数人们的好奇心,包括为地外文明、史前文明、姆大陆等等的臆想永远保留了一个可能性。但对于当下世人而言,复活节岛被确定下来的部分历史更像是一部指控书,或警示录。第一宗罪:挥霍。通过对复活节岛地质学和植物学研究分析得知,波利尼西亚人初到之时,岛上是一个自然生态极佳的亚热带阔叶林。但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开始无节制消耗资源。尤其是集中建造石像那段时期,人们为了开辟种植园、制作船只出海捕鱼、运送与竖起石像,砍伐了大量树木。1200年左右,森林开始消失;1400年左右,所有的棕榈树灭绝。人们没有原料制造船只,岛上食物也开始匮乏。人们的短视与挥霍对自身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为了抢夺有限的资源,不同部落间只能兵戎相见。考古学证据表明,为了生存,岛上居民甚至开始食人肉。战争中,各部落以推倒对方的石像为荣,或是砍去对方部落石像的头。有不少石像甚至被推入海中。在西方探险家发现复活节岛时,岛上没有一座石像是立着的。1722年复活节当天,荷兰探险家发现复活节岛,岛上仅剩2000人,是人口鼎盛时期的约十分之一,可见抢夺资源的岛内战争极其惨烈。而当时岛上的生态状况更是惨不忍睹:只剩稀疏的不高于三米的灌木,土地贫瘠,野生动物仅存老鼠与一种小蜥蜴,景象荒凉不堪。事实上,正是由于拉帕努伊人对石像过度狂热地建造,才挥霍掉了大量自然资源与人力,导致正常生活不可持续。因而,任何形式的宗教、精神信仰活动必须建立在充足的物质基础之上。作为一个南太平洋的亚热带海岛,看上去确实显得过分荒凉了。 来源:shutterstock第二宗罪:凌弱。对于弱者的掠夺,仿佛是人类天性。自西方殖民者于1722年发现复活节岛后,便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对拉帕努伊人做着丧尽天良的事。先是宗教入侵,烧毁岛上原有的文化遗迹;接着是抓捕岛上居民卖为奴隶,还将天花病毒间接传入岛内,致使大量拉帕努伊人死去。到了1877年,岛上仅剩111名拉帕努伊人。1774年岛上某位拉帕努伊男性画像。 来源:bradshawfoundation.com人类的荒诞之处在于:武力强大的种群为抢夺资源或利益,会压迫、掠夺、杀戮弱小群体,直至将其文明完全灭绝,之后再污名化弱者或亡者,合理化强者或胜利者,以一种有利于强者的叙事构筑所谓的“历史”。大航海时代,以高等文明自居的西方殖民者对诸多所谓低级、野蛮的文明做出了更为野蛮的“清洗”,其中最大惨案莫过于北美土地上的印第安原住民之大灭绝。反观复活节岛,这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仍无法避免人类弱肉强食的定律,着实可悲可叹。其实,复活节岛与拉帕努伊人的命运映射出了地球的困境与人类的宿命。它向人们提出两类本质性的问题:1、如何处理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如何可持续地消耗自然资源?如何合理分配资源与人力到宗教、思想、政治活动之中?2、如何对待其他种族或文明?在争夺有限资源的大背景下,强者能否做到对弱者不赶尽杀绝?虽然在石像目光所不及之处,“挥霍与欺凌”的惨剧仍不断在这个星球上发生,但它们仿佛用坚毅的神情向世界预言:人类必将找寻到出路。眼神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愚蠢的人类。 来源:shutterst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