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46阅读
  • 0回复

[数码讨论]完善算法技术 规范算法应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031
金币
9320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433
斑龄
192
道券
1053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480(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1-2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5-14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锁定操作(2024-02-22) —
 今天,科技似乎变得越来越“懂”你:打开购物网站,近期想要购买的货物都已被推荐到首页;进入短视频平台,一条紧跟一条推送的恰好是你喜欢的视频内容;就连新闻信息也依着你的兴趣送抵眼前……这一切,正是依靠日渐成熟的算法技术得以实现。

  算法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关联节点。在移动互联网上,社交媒介、定位技术、搜索引擎等给用户日常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实时生成和储存着大量相关数据。正是在海量数据基础上,人工智能技术对用户的兴趣偏好和需求进行推断,描绘出不同的用户画像,打上特性“标签”,进而以此为依据,进行精准的文化生产与个性推送,实现数字文化从生产、传播到接受的全程个性化、精准化定制。

  从积极意义上说,算法在不断迭代更新的技术推动下,成为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推手。过去,文化供给对受众文化层次、审美兴趣和文化需求的差异了解得不够,更多是从投资方、创作者角度进行生产,导致一些文化产品并没有很好地对接受众需求。

  但如今,伴随互动技术的普及与迭代,通过参与式的文化互动,人们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文化需求。通过用户关注、订阅、浏览、点赞、评分、评论、弹幕、转发、收藏等行为,产生关于文化产品接受的大量数据。这些数据被各类信息平台视为重要资源,用以描绘用户画像、分析行业趋势、进行投资决策。比如,影视公司根据购票平台、评分网站的数据,规划新作品的题材类型与演员搭配,提前埋好“话题梗”;短视频平台根据用户的停留时间、观赏偏好、点赞评论,有针对性地向其推荐相关内容;网络文学网站通过对用户订阅习惯的分析,进行作品推荐,生成个性化页面。算法以“更懂用户”的技术优势,不断进行业态创新和服务创新,助力文化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作为一种新技术,算法还对缓解信息过载、提升数字内容分发效率等发挥着积极作用。算法推荐技术帮助用户筛选过滤,形成高匹配度的专属定制内容,降低了信息选择的成本。

  不过,由于算法建立在大数据采集基础上,技术的不完善和人们使用的不规范,也给算法应用带来隐患。算法基于用户过去行为来预测未来偏好,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内容生产和分发。如果过度依赖技术,以其为单一价值维度,忽视文化创造的规律,那么算法在为用户打开兴趣偏好大门时,也会屏蔽其他内容,让人们陷入同质化的信息流。推荐服务越是精准“定制”、精准“喂养”,越容易导致人们被封闭在同质化信息所建造的“茧房”中,使个体对文化产品的自主选择日渐减退,不同兴趣的人们彼此疏离,难以形成文化共识。

  算法技术面临的这些问题并非不可解决,根本在于对这些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并积极改进。要避免算法技术对个人认知、群体交流以及文化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要加强技术的价值重塑。文化企业要承担起文化责任,增强对算法技术的完善,融入多样价值维度,让更多样的文化内容能够被“看到”。对普通个体受众而言,需要提高信息辨别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强化文化选择的自主能力。完善算法技术,规范算法应用,才能让科技更人性化地服务社会,让数字文化生活更多彩、更美好。
1条评分金币+10
兵马大元帅 金币 +10 验证通过,感谢支持 2021-05-1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