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蝌和薛宝琴跟进薛家三口进京,至此薛家嫡系五人全部从金陵大本营迁出北漂京城。与伯母薛姨妈图谋金玉良姻不一样,薛蝌是打着送妹妹出嫁的旗号进京。不过,薛蝌进京有两点特别令人费解,需要额外解释下。 一,薛宝琴年纪不大,放在大观园只有惜春年纪比她小,为什么那么着急出嫁? 二,薛姨妈说薛蝌母亲得了痰症,薛蝌为什么弃母亲于不顾,反而送妹妹出嫁? 其实这两个问题也算一个问题的延续。原因就在于薛蝌母亲病重这件事上。 薛蝌父亲与薛蟠父亲是亲兄弟。薛家商人之家,继承权与贾家那种嫡长子继承爵位不同。庞大的商业,当家人固然重要,但也需要其他人各自管理不同的商贸。薛蝌父亲无疑掌管了各地巡查以及海外贸易。 薛蟠父亲死后,薛姨妈孤儿寡母还能支持,也都仰仗小叔子在。可惜薛蝌父亲与兄长一样英年早逝。薛姨妈彻底支撑不了,才无奈带着儿女进京另谋出路。 关于薛家兄弟为什么相继去世,一定也有一番属于薛家的故事,本文不论。薛姨妈进京同样得到王家背后授意,也暂不论。只说一下薛蝌为什么要丢下病重母亲,着急替妹妹出嫁! (第五十回)薛姨妈到“……那年在这里,把他许了梅翰林的儿子,偏第二年他父亲就辞世了,他母亲又是痰症。” 薛姨妈只说薛蝌母亲是痰症,并没有说生死。证明薛蝌母亲还在世,只是病的严重。 中医讲“痰症”分很多种,有肺、脾胃、心、肝肾等不同说法,但一般痰症是指肺病。 薛蝌母亲得了“痰症”一定没死。否则薛蝌和宝琴要替母守孝三年,薛宝琴只有在出嫁后才不受“母丧”守制的限制。 《弟子规》中说“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孔子也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 所以古代父母去世,无论子女都要守孝三年,侄辈一年,孙辈一年。 薛宝琴当时年纪与黛玉、湘云、探春相差不多,十四岁、十五岁。她母亲病重就给薛家出了个难题。如果这时候去世要守孝三年到十七岁。晚两年去世,薛宝琴将等的时间更长,变成老姑娘。 薛家可以等,但亲家梅家未必等的了。梅家若因此退婚则是薛家的损失。 如果薛宝琴父亲或者伯父在世,薛家鼎盛自然不在乎梅翰林。但薛家今非昔比,梅翰林书香门第就吃香了。他以后官场进步空间非常大,对落魄的薛家非常重要。这门亲说什么都不能“黄了”。 父母丧“守孝”三年很久以来都困扰着中国人。为官者“丁忧”最要命,很可能就错过了官场黄金时期。但不丁忧又会被戳脊梁骨。最有名的当属明朝大学士张居正,就因为丁忧之事身败名裂。 普通老百姓也因守孝烦恼。尤其女儿大了等不得。那个年代的女子过了十五岁就要成亲,超过十七八岁都是老姑娘,容易被婆家嫌弃。那些定好了亲事的人家更是如此。所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民间渐渐就有了“冲喜”逃避守孝的方法。 比如女儿年纪大了订了婚,父母出现病重情况,家里会紧急安排她出嫁,美其名曰“冲喜”,实则在父母去世前出嫁,属于婆家人,就不用遵循“守孝”三年禁止婚嫁的规矩。而且古代的女儿未婚“母丧”也会被嫌弃。 《大戴礼记》有“五不娶”之丧妇长子不娶,就是指母亲去世的长女不娶,被认为影响家教。有些女儿出嫁前的私房话,也必须由母亲告诉传授。 薛宝琴在母亲病重后出嫁也正是基于此。她母亲“痰症”基本被判死刑,薛家以“冲喜”之说急忙将薛宝琴嫁出去。才有薛蝌弃母送妹进京出嫁之事。 当然,薛蝌、薛宝琴进京也是另有原因。一,薛蝌宝琴兄妹相依为命,薛宝琴的婆家梅家是翰林,不能再失去。 二,薛蝌嫁妹要对应薛蟠嫁妹看。两家人都是失去父亲,只剩母亲,又都是一儿一女,可以看作是曹雪芹的分笔之法。互为印证。薛蝌嫁宝琴,取门当户对的梅翰林家。宝琴日后尚可。反观薛宝钗高攀贾家,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 三,薛宝琴算起薛宝钗的伏线。从贾母赐给宝琴“凫靥裘”影射薛家女儿出身等同野丫头也能看出。薛宝琴算是薛宝钗的另一个影子。就像妙玉、香菱之于林黛玉,又或者袭为钗副,晴为黛影。史湘云是贾母的“传声筒”…… 四,薛蝌进京,算是薛家势力整体北移。薛家整合薛蟠、薛蝌两房势力,才能更胜一筹更有价值。 五,薛宝琴“冲喜”出嫁,影射薛宝钗最终也是以“冲喜”为目的嫁入荣国府。不过对象不是薛姨妈,而是给贾母冲喜。不想成亲当天贾母去世,反倒让薛宝钗失去与贾宝玉圆房的机会。这在刘姥姥“雪下抽柴”故事中,影射很清楚。[ 此帖被zhdf在2021-05-02 15:52重新编辑 ]